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94501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验采样和实验室检验是事故调查的重要工作内容。实验室检验结果有助于确认致病因子、查找污染来源和途径、及时救治病人。(一)采样原则:采样应本着及时性、针对性、适量性和不污染的原则进行,以尽可能采集到含有致病因子或其特异性检验指标的样本。1.及时性原则:考虑到事故发生后现场有意义的样本有可能不被保留或被人为处理,应尽早采样,提高实验室检出致病因子的机会。2.针对性原则: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结果,采集最可能检出致病因子的样本。3.适量性原则:样本采集的份数应尽可能满足事故调查的需要;采样量应尽可能满足实验室检验和留样需求。当可疑食品及致病因子范

2、围无法判断时,应尽可能多地采集样本。4.不污染原则:样本的采集和保存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化学毒物或其他干扰检验物质的污染,防止样本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也要防止样本污染环境。(二)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1.样本的采集、登记和管理应符合有关采样程序的规定,采样时应填写采样记录,记录采样时间、地点、数量等,由采样人和被采样单位或被采样人签字。采样表参见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记录表(附表3-7),采样、保存和运送的相关技术内容见附录4、附录5。2.所有样本必须有牢固的标签,标明样本的名称和编号;每批样本应按批次制作目录,详细注明该批样本的清单、状态和注意事项等。样本的包装、保存和运输,必须符合生物

3、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三)确定检验项目和送检:为提高实验室检验效率,调查组在对已有调查信息认真研究分析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初步判断提出检验项目。在缺乏相关信息支持、难以确定检验项目时,应妥善保存样本,待相关调查提供初步判断信息后再确定检验项目和送检。调查机构应组织有能力的实验室开展检验工作,如有困难,应及时联系其他实验室或报请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解决。(四)实验室检验1.实验室应依照相关检验工作规范的规定,及时完成检验任务,出具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负责。2.当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对最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子进行检验。3.开始检验前可使用快速检验方法筛选致病因子。4.对致病因子的确

4、认和报告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在没有国家标准方法时,可参考行业标准方法、国际通用方法。如需采用非标准检测方法,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实施检验。5.承担检验任务的实验室应当妥善保存样本,并按相关规定期限留存样本和分离到的菌毒株。(六)致病因子检验结果的解释:致病因子检验结果不仅与实验室的条件和技术能力有关,还可能受到样本的采集、保存、送样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致病因子的判断应结合致病因子检验结果与事故病因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1.检出致病因子阳性或者多个致病因子阳性时,需判断检出的致病因子与本次事故的关系。事故病因的致病因子应与大多数病人的临床特征、潜伏期相符,调查组应注意排查剔除偶合病

5、例、混杂因素以及与大多数病人的临床特征、潜伏期不符的阳性致病因子。2.可疑食品、环境样品与病人生物标本中检验到相同的致病因子,是确认事故食品或污染原因较为可靠的实验室证据。3.未检出致病因子阳性结果,亦可能为假阴性,需排除以下原因:(1)没能采集到含有致病因子的样本或采集到的样本量不足,无法完成有关检验;(2)采样时病人已用药治疗,原有环境已被处理;(3)因样本包装和保存条件不当导致致病微生物失活、化学毒物分解等;(4)实验室检验过程存在干扰因素;(5)现有的技术、设备和方法不能检出;(6)存在尚未被认知的新致病因子等。4.不同样本或多个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完全一致时,应分析样本种类、来源、采样条件、样本保存条件、不同实验室采用检验方法、试剂等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