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4422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浪县城总体规划文本(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国家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措施,为庄浪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为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庄浪县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与目前庄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已不相适应。为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与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城镇合理、健康发展,特进行庄浪县城城市总体规

2、划修编。第2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7城市绿化专项规划编制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9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0.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11.平凉市城乡规划技术规程12.庄浪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年)13.庄浪县志14.庄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5.庄浪县综合年鉴1991-200016.庄浪年鉴 200517.其它相关资料第3条 规划原则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原则城市-区域是一个完整的城乡

3、系统,应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原则,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城乡统筹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方针之一。2. 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结合庄浪县人文及自然环境,规划应创造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生态县城。3. 重点突破,完善服务功能原则要把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按照城市标准加快建设,提高县城社会经济承载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4.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4、走新型城市发展之路。5.均衡发展、紧凑布局原则为实现城市功能完善的目标,就要均衡地规划布置城市的各类功能区,以求全面均衡的发展建设。为节约城市用地、强化城市功能,规划应采用紧凑布局的原则,实现集约式的城市发展。6.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城市公益设施实现政府的有效调控,保证县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7.以人为本、社会平衡原则在规划中要时刻牢记和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平衡的原则。第4条 指导思想1.依照全县“十二五”规划,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城市,做到科学性、超前性、可操作性的结合。2.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

5、强为现代农业和城市工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乡村城镇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重视生态环境的约束条件,合理确定城市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科学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创造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5条 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东至苏坪村,东北至杨王村:西至上王村,陈杨柳村:南至南山根,北至北山根。总面积35平方

6、公里。规划用地范围为:东北至杨王小学、西距文家沟小学1446米,北河交汇处以西约2800米,北起山根,南以秦隆公路为界。总面积30.02平方公里。第6条 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30年第二章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第7条 战略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二五”规划为依据,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实现总体小康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抢抓机遇保增长、改善民生促和谐、突出项目抓发展,重点实施“一二三四”战略,深度挖掘梯田资源、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三大优势,大力发展果

7、品主导产业和洋芋、草畜、蔬菜区域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规模化、商贸物流现代化“三化”进程,着力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镇化和新农村“四项建设”,大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文化品牌打造、全国文明县创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五大工程”,集中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城镇规划建设、改善民计民生六项重点工作,促进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转变,加快富裕和谐庄浪建设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8条 战略目标通过努力,使庄浪县在规划期内达到以下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实现强县富民,以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为目标,大力弘扬庄浪精神,把庄浪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庄浪。第9条 城市发展定位1.生态文化名城2.循环经济示范城市3.休闲旅游城市第10条 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附表1)第11条 产业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工业化发展;确立以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煤电业的支柱产业结构;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向前、向后、侧向的关联产业,同时提高高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提高产业园的竞争力,积极参加区域产业的横向合作,转换区域产业分工中的角色,提高对市场要素的吸引力。

9、第12条 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全市“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结合庄浪县实际,围绕水洛河、葫芦河两大流域的区位优势,依托百万亩梯田、矿产、旅游等资源,提出全县经济功能布局及建设重点。1.水洛河川经济带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沿水洛河自西向东,依次布局现代农业示范区、民营经济集中区、马铃薯良种繁育区和云崖寺旅游经济区四个功能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该区域西起万泉徐城,东至南坪寺门,覆盖万泉、朱店、水洛、南坪、良邑5乡镇。建成以果品、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优质果品生产基地,高效畜牧养殖基地。民营经济集中区。该区域由县城工业集中区、朱店民营

10、经济区、韩店能源开发区三个区块组成。覆盖范围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韩店、通化、良邑、南坪、朱店5乡镇。建成全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商贸物流中心、民营经济核心区。建设重点:一是县城工业集中区。在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施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5000吨全膜生产线、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生产线、畜禽产品加工厂、纸箱厂、480万米铝塑复合管材及塑料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项目。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及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加快商贸流通网点和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形成辐射全县,带动城乡生产、生活消费的商贸流通网络。二是朱店民营经济区。以宏达、银海两个精淀粉民营企业为龙头,培育壮大朱店民营经济区,积极发

11、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粉条加工、薯渣饲草料加工、草编加工等民营企业。三是韩店能源开发区。依托平天高速公路过境庄浪的便利交通条件,利用竹林寺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和华亭煤炭资源的优势,在韩店建成庄浪电厂,将庄浪融入陇东国家能源化工基地。203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区。该区域覆盖通化、永宁、韩店、郑河、盘安5乡镇。着力打造陇东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重点:依靠高科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建成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建立马铃薯育种试验站和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配套组培原生产设施,选育新品种(系)5个,年生产脱毒苗3000万株,脱毒种薯5000万粒

12、,建立繁育基地6000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6万亩,年产马铃薯脱毒种薯9万吨。云崖寺旅游经济区。该区域东起云崖寺,西至紫荆山景区,范围包括韩店、郑河、永宁、通化、水洛5乡镇。建成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和休闲避暑胜地。建设重点:突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特色,以景区开发为中心,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创建云崖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加大关山天池朝那湫、葛家洞、北魏石窟陈家洞、紫荆山景区、吴王坟山等景区的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云崖寺朝那湫葛家洞陈家洞紫荆山吴王坟山精品旅游线路,该线路东连崆峒山,西接天水麦积山,把我县旅游开发纳入平凉、天水、兰州等省内及陕西、四川、宁夏等周边省市

13、黄金旅游圈,建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内涵,积极申报庄浪社火、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打造和推介庄浪旅游品牌。2015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亿元。2.葫芦河流域经济带依托百万亩梯田优势和葫芦河流域内充足的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全国梯田综合开发示范县,建成优质苹果标准示范基地,开发梯田旅游观光,加快绿色畜牧业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梯田综合开发示范区。深度开发百万亩水平梯田,拓展梯田效益空间,实现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转变,力争建成全国梯田综合开发示范县。梯

14、田旅游观光区。以“中国梯田化模范县”为载体,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梯田旅游观光和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梯田旅游品牌,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部梯田旅游观光景区。建设重点:以赵墩沟、榆林沟梯田生态景区建设为重点,在赵墩村、牡丹村、梨湾村、大庄村、张陈村、吊咀村、党家村、乱庄村8个村逐步建成梯田农艺园、水保科技园、游客采摘园、坝库生态园、多种养殖园、农家乐民俗园、水面垂钓园、休闲娱乐园、旅游管理中心、曲艺演出中心等“八园两中心”,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等景区基础设施,将该景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梯田旅游观光胜地。矿产资源开发区。该区域涉及阳川、南湖、赵墩、卧龙4乡镇的4个成矿区。建成矿产资源勘探、

15、开发及加工利用经济区域,打造我县工业经济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对阳川、南湖、赵墩、卧龙4乡镇的4个成矿区进行地质勘探详查,建成年产2000吨金属钙、30万吨铅锌矿、5万吨铜矿和20万吨磁铁矿生产线,扩大开采能力,延伸产业链,对矿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下游产品,发展循环经济。2020年开采加工各类矿石达到100万吨,综合经济效益达到3亿元。阳川优质苹果标准示范基地。该区域创建全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乡镇。建设重点:发挥苹果最佳适生区优势,扩规模、抓管理、建龙头、拓市场,打造“紫荆红”苹果品牌。规划在葫芦河川建成苹果良好农业示范基地1.5万亩,建成山区优质富士苹果示范基地2.5万亩。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川地果园高产高效化,山地果园节水灌溉化。进一步完善产供销体系,加强包装、仓储、配送、信息服务,实现阳川优质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向出口创汇基地转变。第13条 城乡统筹战略县城:应加强中心城市对周边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度,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度扩大中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片区人口和绿色产业向县城集中。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问题。协调建立居住新区等导致耕地和空地的减少与生态安全、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县域中心镇:应充分利用各级乡镇的资源特点和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