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94377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2.9 复制与变换 浙江摄影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复制与变换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复制”、“粘贴”,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认识。学会选区域的变形,能清除选定的区域。2、过程和方法:通过将图形复制、粘贴和变形,初步掌握对图“对象”进行“处理”的一般方法。通过对选区的操作,学会解决一般错误操作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电脑绘画的神奇,感受电脑技术的应用,培养对信息技术创作的兴趣。2学情分析学生前几节课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工具,能够创作简单的图画,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强烈的欲望,我可以将技能、知识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让学生在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制”与“粘贴”的使用方法。教

2、学难点:感性理解“复制”与“粘贴”。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利用蜜蜂小公主导入新课(3分钟)师:大家好!我是精灵王国的淇淇小公主。过几天,是我母后的60岁大寿,我要精心来设计一只优美的舞蹈献给我母后,作为生日礼物。我先找我好朋友:红蜻蜓。师:但是红蜻蜓提出要求:要求更多的舞伴,红蜻蜓要四只。活动2【讲授】二、复制、粘贴四只红蜻蜓和四只蓝蜻蜓(10分钟)1.师:我们先打开画图软件:开始-程序-附件-画图软件。2.师:如何把画布扩大。(当箭头变成双箭头的时候,按住左键不放,拖到最大。)3.师:如何在画图软件中打开图片?方法一:在菜单栏中的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在选择2只可爱的小精灵这张图片,

3、单击打开。方法二:先找到2只可爱的小精灵这张图片,再右击,在弹出的菜单栏中选择打开方式)画图4.复制四只红蜻蜓师:我们已经打开2只可爱的小精灵这张图片,接着我们先复制四只红蜻蜓,聪明的你们,有谁知道?师:“好,有您来当小老师。”师:用同样的方法复制另外三只红蜻蜓。温馨提示:移动红蜻蜓的时候,位置按一定的顺序排好(或者自己喜欢的顺序,比如红蜻蜓按一定的方向飞翔,蓝蜻蜓按另一个方向飞翔)。活动3【活动】三、千姿百态的红蜻蜓(20分钟)1.旋转这只红蜻蜓师:在菜单栏中单击图像,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单击垂直旋转。在选中红蜻蜓的时候,如果出现错误的操作,单击撤销。2.千姿百态的红蜻蜓师:一模一样的

4、红蜻蜓不太美观,电脑还能帮我们画出有变化的红蜻蜓。师:在菜单栏中单击图像选择翻转、旋转,接着旋转水平翻转,最后单击确定。师:“温馨提示:你在做操作的时候可以求助同学、老师或者书本第25页。”3.千姿百态的蓝蜻蜓师:“利用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将原先一模一样的蓝蜻蜓变得千姿百态。活动4【练习】四、精益求精(3分钟)师:“如果操作失误,电脑还可以帮我们清楚画得不好的蜻蜓。”师:“在菜单栏中单击编辑中选择清除选定的内容或者按键盘上的DELETE键也能“编辑”,“清除选定内容”的功能。”师:“温馨提示:你在做操作的时候可以求助同学、老师或者书本第26页中的教你一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

5、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

6、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活动5【讲授】五、课堂总结(5分钟)1.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已经结束了,我们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什么?”预设:生1:“两种复制、粘贴的两种方法。”师:“你真棒,好一个上课认真学习的学生。”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7、。生2:“两种翻转、旋转的两种方法”。生3:“清楚选定内容的方法。” 师:“你上课非常认真在听,现在都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8、!”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师:“这只琪琪小公主真孝顺,我们也要做一个孝顺自己父母亲的孩子。师:“孝顺父母亲是一种中国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继承这种美德,而且要发扬光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