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93919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必修3复习提纲.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备考指要】1儒家“仁”的思想、诸子百家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可以无限延伸,对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2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思想界的变动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社会思想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在董仲舒的积极推动下,汉代儒学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加强君权的需要,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但是我们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学习传统文化时,要抛弃其中的封建部分,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4诸子“百家”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

2、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是?。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百家争鸣”是指?局面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时代背景: 经济: 政治: 阶级关系: 教育学术: 启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3.宗旨:AB4.代表人物:道家:AB 儒家:ABC 墨家:A 法家:AB5.特点:AB6.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是中国A、B发展史上的重要

3、阶段。奠定了中国A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历史地位:孔子名丘,字仲尼,何时人,代表?利益。?家、?家和?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AB。孔子整理“?”,他的言论载于?一书。2、孔子的主张(1)思想:核心是“?”,就是AB。(2)政治:强调?,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3)教育:首创?,主张“?”。(4) 伦理:?3、孟子: 孟子历史地位:何时人?被后世尊称为“?”孟子的主张:(1)实行?(2)民本思想:“?” (3)伦理:?4、荀子:荀子历史地位:儒家思想?者荀子的主张:(1)主张施政用“?”和“?”,以德服人(2)提出“?”论断(3)伦理:? 三、老子的哲学思想

4、和政治主张1、老子历史地位:?时期,?学派创始人。2、老子的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万物的本源是? 朴素?思想(2)政治主张:“?” “?”3、思想评价(1)哲学思想:A;B(2)政治主张:A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才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人民。四、庄子:1、庄子历史地位:战国道家学派2、庄子的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辩证思想)(2)放弃?(3)消极思想?六、韩非子(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的思想)1、韩非子历史地位:?2、思想主张:ABC七、墨子:代表?利益;主张:ABCD参考答案一、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

5、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绝对的权威,思想比较自由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教育学术:私学兴办,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5.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鲁国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孔子整理“六经”,论语一书。2、孔子的主张(1)思想:核心是“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

6、,勿施于人”。(2)政治: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3、孟子: (1)孟子历史地位:战国、“亚圣” (3)孟子的主张“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性善论4、荀子:历史地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 主张:仁义、王道(相对于霸道而言)、“君舟民水”、性恶论三、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1、老子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2、老子的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 道是万物的本源 朴素辨证法思想(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3、思想评价(1)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四、庄子:1、庄子历史地位:战国道家学派2、庄子的

7、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万物是相对的;(辩证)(2)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自由(3)乐天安命六、韩非子(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1、韩非子历史地位:战国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以法治国(2)权、术、势相结合(3)加强君主集权七、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主张:兼爱、非攻、节约、尚贤课本第6页“学思之窗”答案: 都没有真正提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说,是随着人生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理解:1、关于“仁”“仁”的含义: 即“爱人”,指伦理道德观念实现仁的方式(仁的表现):(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对自己)“克己复礼”(对国家)“为政以德”评价: “仁”体现了人文思想,主要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现社会和谐、“天下为公”的伦理道德途径。但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有阶级差别的爱。2、先秦儒家思想特点:(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3)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3、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提出的背景1

9、、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经济?。汉初吸取?思想,采取?政策2、“有为”政治:(1)原因:无为而治使西汉经济发展,但潜伏着社会危机,如ABC(2)目的:AB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作:? 主要贡献:建立了?2、新儒学体系(1)特点:糅合ABC到儒学中(2)内容:“?”,“?” 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的伦理道德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3)实质:?3、对董仲舒的新儒学的评价(1)积极:加强了?,巩固了?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对?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发扬了?(2)消

10、极: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 扼制?的自由发展。 带有?色彩、?成份三、儒学成为正统1、原因:(1)懂仲舒建立新儒学体系(2)汉武帝的措施 政治: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教育:?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打破了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建立?系统,儒学开始在民间处于?的地位。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掌握:1、自秦至汉武帝治国思想的演变:秦?汉初?汉武帝?2、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先秦儒学只是?,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2)先秦儒学谈论?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化、?化(3)先秦儒学是对“?”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11、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4)先秦儒学处于?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3、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成为?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受到?,三教合一;宋明得到新发展,?形成;明清批判?,?思想产生。4、“三纲五常”是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5、太学: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官办最高学府参考答案:二、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汉代儒家代表人物,关键人物。著作:春秋繁露。主要贡献: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新儒学体系(2)内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伦理道

12、德(3)实质:外儒内法, 剂之以道3、对董仲舒的新儒学的评价(1)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消极: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唯心主义成份理解掌握:1、:秦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汉初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百家之一,独尊。(2)现实问题,神学化、宗教化(3) “真理”, “政治敲门砖”(4)充实发展, “圣经”3、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西汉时期,成为正统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受到挑战,三教合一;宋明得到新发展,理学和心学形成

13、;明清批判宋明理学,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附会”新意;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抨击;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冷遇和打击;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重现价值详解: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代表,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旨在宣传维新变法。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现实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减少改革阻力。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统治思想的统治地位,

14、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无可挑战地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和马克思主义意见不一的儒学继续逐渐遭遇厄运,受到更为猛烈、更有组织的批判。“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对儒学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性地破坏,也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顶点,儒学思想在我国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儒学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第3课 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夏呈现?景象。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又“?”。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主张以?为主,调和并吸收?、?的理论。4、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即?、?、?。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含义: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