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938358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问题情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问题情景科学设置论文摘要:“问题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解决问题,获取成功的体验。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原那么,耐心仔细倾听学生的见解,给予鼓励性评价。科学课程的总目的是进步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理论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开展是当前科学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有研究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不擅长提问,特别是农村学生更是如此。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教学里,营造恰当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消费生疑问,解决疑问,又走向

2、新的疑问,在不断的答疑解惑中理解科学的本质。“问题情景,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如何创设问题情景,笔者认为从两方面去做,一是教师创造学生提问的情景,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寻找“最近开展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经过考虑,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笔者结合新教材的教学体会,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介于“、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使学生的兴奋点到达最高阈值,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1实物媒体设置问题情景,激

3、发探究兴趣。生物部分教学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挂图一挂,教师讲、学生听,考试成绩不错,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创新理论努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新教材中我们要仔细观察生物,让学生在“做中学得到进步。例如?观察生物?一节,学生提出“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蜗牛有视觉、听觉、嗅觉吗?,笔者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展观察。在校园内寻找蜗牛,并且饲养蜗牛,在饲养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得出结论,是教师课堂讲授所不可比拟的,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在“做中学。细胞和天体这类肉眼不易观察的对象,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例如?宇宙?一章,利用多媒体学生的空间思维得以提升,能很好解决诸如“地球

4、是宇宙的中心吗?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吗?宇宙的中心在哪里?等问题。例如?地球的自转?地球的绕日运动?中,因为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对这颗行星的自转和公转颇难理解,利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景,学生对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意义就一目了然,相关概念理解深化,思维得到拓展。2找准学生“最近开展区设置问题情景,拓宽学生的思维。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开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开展有两种程度:一种是学生的现有程度,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开展程度。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开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开展区,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开展区内,使学消费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潜能,超越其最近开

5、展区而到达较高的程度,然后在此根底上进展下一个开展区的开展。复习?气体的性质和制确,学生已经对2和2的性质和制取有所理解,在此根底上总结出根据反响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发生装置,气体的物理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搜集方法。例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有以下装置:实验室制娶枯燥、搜集氨气的装置应分别选用填序号-3把集满氨气的试管倒扣在滴有酚酞指示剂的水槽中,可以看到哪些现象?为什么?从2和2的性质和制取出发,学生能很好地利用它进展迁移,对氨气、甲烷、一氧化碳

6、等气体的性质和制取容易理解。通过类似问题情景的训练,学生的迁移才能、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到进步。复习?功和功率?,探究“学生上楼的功率时,学生对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是楼高还是楼梯长非常困惑,怎么解决呢?笔者是这样组织的;对人受力分析,强调重力的方向。复习作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作图:见以下列图应用;测爬山功率。3、联络消费、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景。科学源于消费、生活,新教材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现实中提炼一个课题,作为问题情景。学生只有把知识应用于理论,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时,可联络实际,设置问题情景。结合新农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GB3农

7、村垃圾有哪些类型?=2*GB3为什么烂橘子不能随处乱倒?=3*GB3你认为进步农村的环境质量应该怎么做?结合08年奥运会的主题绿色奥运,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GB3北京为什么要大力开展地铁、电车交通,推广汽车使用液化气和无铅汽油?=2*GB3为什么不允许市民驾驶私人小汽车到奥运场馆观看比赛,改乘公共交通工具?=3*GB3首钢搬迁有什么意义?=4*GB3如何解决由于沙尘暴带来的灰霾天气?通过以上几问,学生很容易认识到环境状况的严峻性,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假设你是环保局长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但进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

8、位。例如:学习?电能?时,可以联络节约型社会进展情感教育。节电从我做起,家庭节电措施之我见,讨论交流后可结合例题计算用电器待机耗电,切身体会节约的意义,同时也稳固了知识点。附例题:2022年湖州市张宇同学家有一台34英寸的彩电,在正常播放节目时的功率为500瓦特,而待机(没有切断电源)时的功率为5瓦特,平均每天有1/4时间在插放节目,另3/4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那么该彩电平均每天消耗焦耳的电能,其中焦耳是可以通过切断电源的方法节省的。4抓住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比拟、分析,激活学生的思维,进步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例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一节,教材在阐述全球变

9、暖将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时,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并认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会想:气候变暖是一件坏事吗?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学生也能进展一些合理的想象:如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泼等,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产生新的火花。二、设置问题情景的原那么1、问题要有考虑价值,有启发性。问题情景创设和设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少问“对不对、“是不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这类问题思维要求低,难以激发创新性思

10、维。多问“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还有哪些可能性一类的问题,使学生的想法、解法、见解得到充分的表达,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展。多提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考虑,对学生的想象,甚至是异想天开要倍加呵护。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缺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用什么物质?“能否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响来制取?“能否用碳酸钠等物质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响装置可选用前面学过的哪种装置?“二氧化碳只能用什么方法搜集?为什么?在教师的设问下学消费生了疑惑和好奇,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然后师生共同进展实验探究得出二氧化碳的制龋当然“是不是类的问题也

11、并不是说不能设置,对于根底不太好的学生还是很适宜的,能给他们以成就感,提升兴趣。2设置问题要难度适中。提问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程度。教师应在深化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最近开展区理论,让学生经过考虑、努力、合作交流根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要“让学生跳起来要可以摘到苹果。对根底不好的同学,更应该提问一些比拟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3鼓励性原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回容许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答复,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答复给予表扬,尤其对那些有进步的学生,胆小害羞的学生,予以鼓励,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2、知识。三、鼓励学生质疑,积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在公开课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师,我学会了,“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开展,笔者认为要转变观念,教学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假设能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带着“?走出课堂,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教师要下功夫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才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去做:1养成阅读的习惯,再阅读中考虑。笔者在几年的初三教学中,体会到学生的科学阅读才能有待进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或课外资料为情景,让学生阅读、考虑、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给学生留足考虑的时空。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

13、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经常阅读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阅读中学生科学报,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自学中遇到问题,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化考虑而寻求答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2、进展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才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养兴趣的根底上,让学生学会学习。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发问。教学中要让学生发问,教师就不能限制学生发问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提问要给予肯定。要改变过去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进展发问,学生的发问是源于他对学习内容的深化考虑后,不懂或感到迷惑的地方,或是自己想进一步深化讨论的问题。从学生提出问题的层次,教师可以是一种被动性的问,学生的问是一种主动性的问。实现了这个根本转变,学生就由被动的地位,变成的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开发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当然,面对学生的发问,教师要不断学习,使这条小溪的水源源不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景,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人的可持续开展。参考文献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教与学-科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