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93077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检专检验技能考学生复习提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操作复习提纲【血检】叙述POX染色的临床应用答:主要的临床应用1.各类白血病细胞特征急粒:(+),颗粒多、粗、局灶分布急单:弱+,颗粒少、小、弥散分布急淋:(-),阳性率3%2.鉴别诊断(1)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小原粒(+),原淋(-)(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前者强(+),后者弱(+)(3)急单与组织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前者弱(+)阳性,后者为阴性。【生检】1.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吸管,应该注意的方面有哪些?(10分)答:1.使用前先看量程,选择最接近移取液体量的量程。2.用被移取液体润洗刻度吸管内壁,保证润洗完全。3.吸液。左手握洗耳球,右手持刻度吸

2、管,吸取所需液体至最上刻度以上。吸样后用洁净纱布或纸巾擦去管尖外面多余的液体。4.调整。调整液面至最上面刻度,读数时视线应与吸管内液体凹面的最低点相切。5.移取。将吸管紧贴容器内壁(容器与水平约成45度角倾斜),把液体从最上面的刻度处开始徐徐转移到容器内,直到到所需要的量时在容器壁上提留15秒左右(如果所需液体量正好是吸管的量程且吸管上标有吹字,则要将吸管内余液吹出)。手指不得接触吸管下端。6.多余的液体弃去。7.清洗刻度吸管。2.有一肝区疼痛的病人,其胆红素测定的结果如下:TBil:25.1 umolL,DBil:20.5umol/L,请对其进行黄疸分类并提供进一步的诊断指标。答:1.直接胆

3、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正常。2.属于梗阻性黄疸。3.测定ALT、ALP。3.血气分析时血液标本采集、贮存的注意事项答:1.血气分析以动脉血为主,一般选用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班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决定选择其一。2.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保护措施。3.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休息15-30分钟,避免因患者紧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4.严格无菌操作。5.选择桡动脉应保证侧支血运好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它动脉。股动脉穿刺因动脉位置靠的近,外侧有股神经,斜刺易深入静脉或神经

4、,在膀胱充盈时斜刺入过深(如儿童),易损伤膀胱造成感染出血。6.必须用稀释后的肝素液湿润注射器,且采血前必将肝素及空气排空,否则易引起酸碱失衡及氧浓度的判断的误差。7.采血完毕后立即排出针管内空气,针头套橡皮塞。并用无菌纱布或棉球重压穿刺部位10-15min,无揉。如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无出血方可松手离开。8.采血完毕后血标本立即送检。4.使用容量瓶应注意什么答:1.不允许将容量瓶放在烘箱或者冰箱中,也不能用任何形式加热的方法促使瓶中的物质溶解。2.容量瓶仅做定容之用,不能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3.容量瓶长期不用,应该洗净,将玻璃瓶塞隔上一层干净纸再塞,

5、以防长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免检】1.简述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答:基本原理:抗原或抗体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即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一定比例。经洗涤除去反应液中其它物质,加入底物进行显色,最后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方法类型及应用:1.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抗原,适用于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抗原决定基的多价抗原。2.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3.竞争法: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对抗体进行测

6、定。4.捕获法: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的测定。2.简述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潜伏期长,抗体产量低潜伏期短,抗体产量高抗体水平维持时间短抗体水平维持时间长以IgM为主以IgG为主抗体亲和力弱抗体亲和力强【微检】简述三区画线法接种细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答:操作:1.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准备好菌种、酒精灯、灭菌平板、接种针(或接种环)、记号笔等。2.坐到超净工作台前,接通电源。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作火焰灭菌,待冷。3.接种环取标本先涂布于平板1区内并作数次画线,再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接着在2区划线,使1、2两区有划线相接触。最后作第3区划线,不应与1或者

7、2区的划线接触。4.接种完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在培养基底上做好标记,置孵育箱培养。注意事项:1.应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污染。2.不能全部打开培养基盖进行接种。应将装有培养基的平皿置于手掌内,皿盖侧向上,用手指固定平皿盖边缘,以减少污染机会。3.应在酒精灯火焰上侧5-6cm处画线 。4.划线的粗细、间隔、相交与否等应该得当,不可重复划线。【临检】1.请详细叙述瑞氏染色的染料组成、原理(体内物质的受色情况)、操作、注意事项答:染料组成:瑞特染料是由带负电的酸性染料伊红和带正电的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复合染料。染色原理: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

8、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本染料液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例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操作:1、采血:无菌操作,第一滴血弃去,取末梢血一滴于已编号的洁净载玻片的一侧。左手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使血滴沿推片边缘散开。然后使推片与载片的夹角保持3045度,平稳地向前移动,推成一张头体尾分明的薄层血膜。2.待干。用蜡笔在血膜两端画线,

9、然后将血膜平方在染色架上。3.加瑞特染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1分钟。4.滴加等量的缓冲液,轻轻晃动载玻片,使之与燃料自然混匀,染色数分钟。5.用流水冲去染色,待干,油镜镜检。注意事项:1.待血膜干透后方可固定染色。2.注意保持缓冲液的正确PH值。3.染色时间与染液和缓冲液的比例、室温高低、有核细胞的多少有关。室温低、有核细胞多、要适当增加染色时间,反之减少。4.所加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干燥。5.流水冲掉染液,不可先倒调染液,以免染料渣沉着于玻片上影响镜检。2.手工进行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最常用和经典的方法是什么?该试验需要什么材料?原理、操作(假设所需试剂已配好)、注意事项是什么,怎

10、样进行结果判断和报告?答:方法是加热醋酸法。材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和5醋酸。原理: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酸可使尿液PH值下降接近蛋白质等电点,促使蛋白质沉淀更完全。此外,加酸还可以溶解因加热析出的磷酸盐结晶所致的混浊。操作:1.取大试管一只,用滴管加入被检尿液至试管的1/3处2.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斜置试管于酒精灯上加热尿上断1/3处,至沸腾。3.滴加5%醋酸2-3滴,再煮沸后,在黑色背景下对光立即观察结果。注意事项:1.煮沸加酸后立即判断结果。2.尿内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加酸后才显混浊,必须坚持加热、加酸、再加热的程序。保证微量蛋白的检出。3.加酸过多远离蛋白质等电点,

11、可使阳性减弱或呈假阴性。4.取离心后上清尿做试验,可排除尿中有形成分的干扰。5.无盐或低盐饮食的病人,可先加1-2滴饱和氯化钠于尿液中,再操作。6.加热时勿使尿液底部受热,以便上下对照。同时防止尿液贱出,以免在试管壁上留下痕迹,影响接过判断。7.加热时管口勿对人,防止尿液贱出烫伤。结果判断:清晰透明 阴性 (-)黑色背景下轻微混浊 微量 ()明显白色雾状,无颗粒 弱阳性 (+)混浊,有明显颗粒 阳性 (+)大量絮片状沉淀 强阳性 (+)出现凝块并有大量絮片状沉淀 最强阳性(+)【病例分析】患者男,21岁,广东韶关人,因畏寒、发热腹泻9天,全身黄染、尿色变深3天入院。体温39.5度,3天前渐出现

12、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乏力加重,双侧腰部胀痛,无白陶土样大便,无鼻衄及牙龈出血。实验室结果:Hb 62g/L,WBC 3.2*109/L,PLT 116*109/L,RET 3.8%。尿常规: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隐血+,尿蛋白。ALT 121U/L,TBIL 69.9umol/L,IBIL 57.6umol/L。大便常规正常。无肝炎表面标志物。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有哪些?为明确诊断还需加做什么进一步的检查?答: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溶血性贫血。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下面的检查: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2.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3.酸溶血试验4.蔗糖溶血试验5.抗人球蛋白试验6.冷溶血试验7.血红蛋白电泳检测8.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9.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10.红细胞寿命测定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