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924413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一、 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是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早饱、以及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等症候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在全社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30,占消化科门诊量的40。近年来该病已成为临床诊治研究的热点。根据FD的症状特点,一般将其归属为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纳呆”、“胃缓”等范畴。病因多由情志不遂,或饮食劳倦,或邪犯脾胃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

2、是发病的中心环节。二、西医诊断根据罗马标准必须包括(一)以下1条或多条: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烧灼感。并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二)功能性消化不良又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1、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包括以下1条或2条:(1)进食正常食量后的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感,每周至少发生数次; (2)早饱感,抑制了正常进食,每周至少发生数次。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支持诊断的标准: (1)上腹部胀气或餐后恶心或过度打嗝; (2)可能同时存在上腹疼痛综合征。2、上腹疼痛综合征必须包括以下

3、所有条件:(1)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1次;(2)间断性疼痛;(3)不是全腹痛,不位于腹部其他部位或胸部;(4)排便或排气后不能缓解;(5)不符合胆囊或Oddis括约肌疾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支持诊断的标准: (1)疼痛可能为烧灼样但不包括胸骨后疼痛; (2)疼痛通常由进食诱发或缓解,但也可能在禁食时发生; (3)可能同时存在餐后不适综合征。三、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近年来所提出的较新概念。根据临床特点,基本应归属于“胃脘痛”及“痞证”范畴。临床辨证以虚证和虚实相兼最常见,但多认为肝郁气滞与脾胃虚弱为其基本特征。目前较为通行的分

4、型为:(一)肝胃不和证胁肋疼痛,胸膈不快,脘腹胀满,食纳减少,常喜太息,苔白脉弦。 (二)肝胃郁热证嘈杂吞酸,胃脘灼痛,胸闷脘胀,胁痛口苦,口燥咽干,烦燥易怒,舌苔薄黄、脉弦细。 (三)脾胃虚弱证 胃脘隐痛,饥饿时加重,纳差,口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四)胃阴不足证 胃脘隐痛,嘈杂善饥,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中有裂纹或光剥无苔,脉细数。四、治疗方案(一)一般治疗1、保持良好的情绪。2、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多食高纤维质的食物,少吃有生冷、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同时少吃产气的食品。 (二)西医治

5、疗 1、促动力药物:(1)胃复安:为中枢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并丛肠肌丛释放乙酰胆碱,能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2)吗叮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约50的胃排空迟缓症状能得到缓解。(3)莫沙比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肠肌丛神经,并且症状越重,持续时间越长,治疗效果愈好。 2、胃酸抑制治疗:主要为H2受体拮抗剂和PPI制剂,如雷尼替丁和洛赛克等。 3、抗HP治疗:虽然HP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不确定,但对年龄超过45岁的FD患者,有慢性活动性胃炎、肠化、糜烂等均可考虑抗HP方案治疗。 4、抗焦虑及抗抑郁治疗:安定、多虑平对有心理障碍、抑郁的P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应用SSRI制剂对该类患者疗效较佳。(

6、三)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陈皮 柴胡 香附 枳壳 芍药 甘草等2、肝胃郁热证 治法:清泻肝火,降逆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牡丹皮 炒栀子 黄连 吴茱萸 炙甘草等3、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白术 陈皮 柴胡 党参 黄芪 茯苓 升麻 炙甘草等 4、胃阴不足证 治法:益胃养阴方药:益胃汤加减玉竹 生地 黄精 石斛 白芍 炙甘草等5、单方验方 (1)香姜散:姜黄18g,香附(炒)15g,研细末,每服2-3g,有理气止痛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上腹疼痛。(2)鸡香散:鸡内金10g,香橼

7、皮10g,研细末,每服1-2g,治食积所致胃脘作胀。(3)大枣、红糖、白芍各15g,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胃脘作胀。 (4)荔枝核、木香各20g,共瑚:细末,分3次清汤送下。(5)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穴,每日一次,针刺后用电针治疗仪刺20分钟。五、应用策略 本科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大样本研究表明,FD患者胃动力方面均有所异常,表现在胃实时排空时间延长。B超检查提示FD患者有近777的患者都存在有胃半排空时间的延长。而胃肠电生理研究表明FD患者中有54的病人表现体表胃电节律紊乱,表现为胃电节律呈慢波或表现为胃电节律过速,提示胃电节律紊乱以及与其相关的胃动力障碍可能是导致FD的

8、主要病理机制。在胃动素的研究中显示大部分FD患者均存在有胃动素的降低。(一)通过对FD患者和正常人进行HAMD、HAMA、SCL-90评分:提示FD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焦虑较抑郁更突出。同时通过用黛安神进行治疗,有很好改善症状的效果。(二)本科在治疗FD患者中运用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发现有明显改善FD患者临床各项症状的明显效果。同时改善FD患者胃动力障碍有较明显的疗效,主要表现在改善胃电图的各项指标及改善胃B超胃半排空时间上。但对胃电幅度影响不大;而且针刺三穴也能明显升高胃动素的含量。(三)本科运用舒胃合剂治疗FD患者,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能明显提高胃动素含量和改善胃肠电生理

9、各项指标。六、疗效评判目前无统一FD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广州中医院杨氏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拟症状积分评判如下:症状0分1分2分3分胃脘痛无疼痛轻,持续时间短,不需服药。疼痛时间较长,每日超过4h,尚能忍受。疼痛较重持续,需服药才能缓解。嗳气无时有发作经常发作,引及两胁。频繁发作,引起两胁疼痛。嘈杂反酸无偶有吐酸,时觉嘈杂饮食不慎即吐酸,嘈杂。频频反酸,整日嘈杂。腹胀无腹胀短时间内较甚腹胀较甚,较长时间不能缓解。整日腹胀纳呆食少无食欲较差,饭量减少1/2以内。食欲差,饭量减少1/2-2/3。无食欲,饭量减少2/3以上。七、参考文献1孙菁.袁耀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标准的浅识.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1):764-765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