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92406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跳竹竿黎族语叫“卡洛”。跳竹竿运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参与活动的男女青年,轮换着击竿和跳竿,击竿者,四人一排,相向跪立,其间八根长竹竿平行放成四行,每人双手各握一根竹竿的顶端,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按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将手中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在八根竹竿的两端,各放一根枕竿,竹竿在枕竿上滑动分合,分合时均击打枕竿,发出“呱哒”“、呱哒”的节奏声响。跳竿者四至八名,随着竹竿的分合、高低,机灵地跳跃其间,并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如磨刀、筛米、交叉、小憩、穿门、鹿跳等等,动作优美、舒展,十分耐看。按传统,击竿者分跪、蹲、站三种打法,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打越大。跳竿者反映灵活,动作灵敏利落。

2、如谁的脚踝、腰肢或脖颈被竹竿夹住,就要被人用竹竿抬着扔出场外,被人嬉笑。对巧过“三关”者,则用竹竿将其高高抬起,表达祝贺。参与跳竹竿的人,不仅规定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1 打竿 打竿一般由8人组成,在表演时提成两排,面对面相距4 m左右,或蹲或坐于两根粗竹竿的外边,双手各持一根细竹竿,由队长(或打竿队员之一)用口令或哨子指挥,集体统一按一定的节拍敲击粗竹竿,发出铿锵清脆的响声。 (1)节拍 打竿的节拍可分为二拍、三拍、四拍、七拍等。(2) 打竿方法 双手各拿一根细竹竿,同时向下敲击粗竹竿,可根据节奏一开一合敲击。A 平碰法 双手

3、各拿一根细竹竿,与肩同宽,根据节拍,两竹竿在前胸处敲击一次或两次。B 提敲法 双手各拿一根细竹竿,在相合或分开之后,一手向下敲击粗竹竿,提、敲的次数根据节奏而定。 (三) 打竿方式 打竿方式是充足运用各种打法,发出各种不同节奏的声音。 1 2拍节奏 双手拿竿合敲一拍,分开后下敲一拍,周而复始。 (1) 双手合敲可以是两根细竿互碰。 (2) 双手合敲可以是两根细竿向下敲击粗竹竿。 (3) 分开下敲击一拍后,左手再下敲击一拍,同时右手抓竿上提0.50 m。 2 3拍节奏 (1) 分开敲2拍,合敲1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2) 分开敲1拍,合敲2拍,周而复始。 (3) 分开敲1拍,上提碰击2拍,

4、周而复始。 (4) 合击2拍,分开上提1拍,周而复始。 3 4拍节奏 (1) 分开敲2拍,合击2拍,周而复始。 (2) 分开敲3拍,合击1拍,周而复始。 (3) 合击1拍,间或上提1.5 m左右碰击1拍,翻身携竿转体2拍,周而复始。 4 7拍节奏 (1) 第1、3、5、6拍分开敲,第2、4、7拍合敲,周而复始。 (2) 第1拍分开下打,第2拍上提0.50 m合击,第3拍在同等状态下分开,第4拍站起上提1.5 m合击,第5、6拍翻身转体,第7拍在等高处合击,周而复始。 (四) 打竿姿势 1 坐打:两脚盘腿坐下。 2 蹲打:单膝跪蹲。3 站打:左脚(同伴用右脚)为轴转体360,使两根细竹竿逆时针(

5、同伴为顺时针)在空中转动。二 跳竹竿 跳竹竿动作有单腿跳、双腿并跳、转体单腿跳、分腿跳及翻跟斗等,再结合手上舞姿,按不同的节奏在细竹竿空隙中左跨右跳,既不能踩着竿,也不能被竹竿夹着,否则表演失败。若要跳动轻松欢快应以前脚掌着地。 (一) 2拍跳法 1 单腿跳进:左脚前跳1拍,右脚越竿前跳1拍。 2 单腿进退:左脚前跳1拍,右脚越竿前跳1拍;左脚越竿前跳1拍,右脚越竿后跳1拍。 3 转体180跳进: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同时左转180;右脚跳进1拍,左脚越竿跳进同时左转180。 (二) 3拍跳法 1 互换腿跳(二合一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原地跳1拍。左脚越竿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

6、左脚原地跳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 2 单脚连跳(一合二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右脚原地再跳1拍。 3 单双脚连跳(一合二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双脚越竿原地跳进1拍,双脚越竿原地跳1拍。 4 分腿跳(二合一开为例):双脚跳进1拍,双腿分腿原地跳起1拍,左脚越竿跳进1拍。 (三) 4拍跳法 1 踢腿跳:双脚跳进1拍,原地右踢腿跳1拍。越竿跳进1拍,原地左踢腿跳1拍。 2 脚跟点地跳:双脚跳进1拍;右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跟右前点地,上身右倾;双脚越竿跳进1拍;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左脚跟左前点地,上身左倾。 (四) 7拍跳法 (开合合开开合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左

7、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后跳1拍,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尖越竿点地收回;继续反复上一动作(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尖越竿点地收回),右脚原地跳1拍。 跳竹竿的动作不止上述几种,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还可设计多种动作。 (五) 集体跳法集体跳法是在个人动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动作上规定队员整齐划一。下面介绍几种集体跳的形式。 1 纵向排列式 纵向排列式是各队员一路纵队排好,然后队员从后台方向向前台方向一个接一个整齐跳出,出竿亮相后转身在竿外回队尾(如图2141)。2 并排式 并排式以两人、三人、四人等形式手牵着手同时跳进,跳的过程中牵着的手向前摆,也可举于头上左右摆动,跳进的方向(如图2142)。3 双人变

8、换式 这里我们以4拍节奏(开开合合)为例。两人面对面双手相牵侧对竿做好准备。 (1) 内侧腿跳进的同时举起牵着的双手,此时外侧腿向前小踢,头转向观众为1拍。 (2) 外侧腿落地跳的同时双手牵着下压,内侧腿后抛,头低下。 (3) 内侧腿越竿跳进的同时双手牵着上举,原方向不变。 (4) 外侧腿落地跳,转体的队员继续右(左)转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成面对背的位置关系。 (5) 内侧腿越竿跳进的同时转体队员左(右)转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 (6) 外侧腿落地跳的同时转体队员继续左(右)转体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7)(12)跳法同(1)(6)。【跳竹竿的教学方法】一、 熟悉打竿法

9、 熟悉打竿法是跳竹竿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初学者必经的阶段。其重要目的是让初学者充足了解打竹竿的开合规律,明确踩脚位置。先从简朴的2拍节奏打起,掌握规律后再逐渐加大难度。二、 练习跳竿动作 以2拍节奏的单腿互换跳为基础。 1 老师完整示范和讲解(先以2拍节奏的单腿互换跳为基础,逐渐增长难度)。 2 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原地)。 3 学生徒手前进练习。 4 学生在摆竿(竿不动)上练习。 5 学生上竿练习。 (1) 听清敲击声,判断敲击竹竿的动作节奏。 (2) 看准竹竿开合的时机。 (3) 准确落脚。 (4) 跳动周期准确,并与竹竿的敲击节奏一致。三、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 夹踝现象 因素

10、:练习者的跳动节奏与敲击节奏不一致。 纠正方法:加强对竹竿节奏的判断,然后徒手练习跳竿动作,纯熟上竿可避免夹踝现象。 (二) 踩竿现象 因素:对不断敲击的竹竿的开合规律不熟悉。 纠正方法:先判断竹竿的节奏,再分析这一节奏的开合规律,最后以相应动作上竿练习,则可避免出现踩竿的错误动作。 (三) 跨跳现象 因素:动作不纯熟,从而对不断开合的竹竿产生畏惧心理。 对动作进行徒手强化练习,纯熟后再上竿练习,便可避免这一现象。 (四) 打竿不一致 因素:打竿者不默契或对不同节奏的打法不纯熟。 纠正方法:前者的纠正方法是选出打竿队长,队长发出同一口令,这样节奏快慢便可一致;后者则是有针对性地训练打竿者,使之

11、纯熟地打出不同节奏。四、 教法注意事项 1 跳竿时,规定练习者踝关节缓冲不要过大,稍紧张些,前脚掌触地时间要短。 2 要重视和加强基本步伐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才干学好跳竹竿。 3 跳竹竿的基本动作简朴易学,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可加大各种步伐的难度,增长动作的变化,从而提高跳竹竿的教学效果。【跳竹竿成套动作的编排原则】 跳竹竿成套动作的练习是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成套动作的练习,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单个基本动作技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韵律感、节奏感、耐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编排能力,为表演、比赛打下良好基础。 成套动作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套跳竿的效果

12、。一套成功的编排可以使练习者百练不厌,使观众赏心悦目。在表演比赛中,在难度相等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就是成套动作的组织编排了。 在编排跳竹竿成套动作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 编排要从实际出发 编排成套动作必须从跳竹竿队员的技术水平、性别出发。对初学者而言,应以简朴的基本动作为主,待练习者掌握了基本动作以后,再增长队形的变化和动作的多样性。作为教学,应以巩固基本动作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作为表演比赛,应以如何获得优异成绩为出发点。2 动作结构要新奇 成套动作要抓住观众、裁判的心,套路开始时动作要新奇,姿态要优美,队形要协调,一展开就能吸引住人,中间应以大跳、大抛、小转起伏交错,使动

13、作有急有缓,层次清楚,突出高潮,最后以快速热烈的气氛及新奇的队形变化结束。这样优美、紧凑、扣人心弦的编排必能获得好的竞赛效果。 3 动作要与音乐协调一致 跳竹竿是有节奏,合乎韵律的,而音乐对人的感情、情绪有直接影响,因此跳竿时应充足发挥音乐的作用,以增长跳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跳竹竿有铿锵快脆的特点,故选用音乐时应用明快、欢乐、韵律较强的音乐。总之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浑然一体。跳竹竿的表演规则与场地、器材 一、 跳竹竿的表演规则 1 在表演时队员可穿民族服装。 2 每队表演涉及单人、双人及多人表演,但每队表演时间限制在56 min之内。 3 表演道具可用木板鞋、扇子、花伞、彩带、彩球、花帽等

14、各类民族配饰。 4 竹竿必须在表演时和表演完毕才干搬进和搬出,以免影响其他队的表演。 5 跳竹竿的裁判法可借鉴艺术体操、健美操的评判方法,根据编排和完毕情况进行打分。 6 动作的规定。 (1) 跳竹竿的动作涉及大跳、转体、绕摆、民间舞、现代舞等动作。 (2) 整套动作要有3种以上不同的打竿节奏。 (3) 动作编排要符合音乐并与打竿的节奏一致。 (4) 要体现出集体动作的典型特点,即动作统一、配合默契。 7 每队表演时间规定在56 min之间,另加20 s作为入场时间。 8 套路时间从第一个动作开始计时,裁判员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停止计时。 二、 跳竹竿的场地与器材娱乐时对跳竹竿的器材没有严格规定,但教学、表演和比赛时对器材有严格的规定。(一) 场地长12 m、宽6 m的平坦水泥地、沙地、草地均可。(二) 器材 1 粗竹竿:需要2根粗竹竿,直径为1012 cm,长为6 m。 2 细竹竿:810根细竹竿,直径为46 cm,长为5 m。 3 摆放方式:如图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