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教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92175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等待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等待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等待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等待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等待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等待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等待人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等待人教案第二课平等待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四、教学难点: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五、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自主探究法、材料分析法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时事报道导入新课:河南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设问:如果你是河南人心理有何感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自发表见解。老师点拔: 在社会中仍有不平等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平等待人,不应该有歧视。那么什么是平等待人,为什么要

2、平等待人,平等待人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如何平等待人?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0-42页,找出与学习要求相关的内容。 学生:略教师:下面,我们初步来探讨我们今天的学习要求。首先我们看看一则名人小故事总统林肯和乞丐的故事。设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略老师点评: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总统惑是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每个人天生应具有同等的权利: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等,那么平等又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略教师归纳:我们平等的表现在于法律和人格上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

3、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教师:每个人人格都是平等的,那么平等的人格应该受到怎样的待遇?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材料屠格涅夫和乞丐,设问:屠格涅夫并没有把钱给乞丐,乞丐为什么笑了?体现了屠格涅夫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学生:略教师归纳:屠格涅夫与乞丐真诚地握手,体现了他的坦诚,表达了他对乞丐人格尊严的尊重。他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了他人, 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所以乞丐笑了。体现了他平等待人、文明交往的高贵品质。教师活动:从上面的材料分析中,我们懂得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那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学生:略教师书中明确: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4、是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0-41“材料透视当社会失去了平等” 思考并讨论:如果我们现在也是这样的不平等,那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会怎么样?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发生过残酷的迫害甚至是杀戮。那么为实现和维护平等,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略教师:好!我们先来看看马丁路德金的诗我有一个梦想,设问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学生:略教师总结:追求平等,反对歧视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之一,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那么不平等又表现为什么?学生: 分享、补充、拓展。 小组讨

5、论后展示、发言。 师生互动点评,书中明确: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体现了落后和愚昧,给人类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为争取平等进行长期的不懈努力。可见,社会不能没有平等,实现社会平等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师活动:展示“历史重现”和“放眼今天”,设问:从黑人奴隶到登顶白宫,说明了什么?师生互评,在书中明确:C、平等待人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社会的进步中实现了平等。教师活动:人类追求平等的理想和努力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而我国的社会制度保障着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展示我国公民享有的平等权。课堂小结

6、 练习选做题:辨析: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平等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你赞同以上观点吗?说明原因 八、板书设计: 平等待人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1.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3.平等对待他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第2课时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努力消除歧视,培养认识社会、全看问题的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和正确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

7、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论人的品质。 二、 教学重点现实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 三、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四、 教法学法计划法、教材批注法、 五、 教具常规教学 六、 教学过程回顾知识,导入新课教师: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学生:略教师:好!大家对我们上节课所学内容都有了很深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平等待人的最后两个知识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消除歧视,平等待人。讲授新课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有的同学出身富贵,有的同学却生活拮据;有的体力超群,有的人却体弱多病;有的人出生在大都市,有的人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

8、。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老师还会说,人与生俱来是平等的呢?老师帮助:这是现实中存在的差异和不平等,但是金钱、地位等差异和不平等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上的平等。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教师: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思想和不平等现象! 大家能举例说说我们身边存在的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重男轻女、招工歧视、男尊女卑、农民工受歧视、种族歧视、风俗习惯的歧视、性别歧视、户口歧视、年龄歧视、嫌贫爱富、职业歧视、容貌上的歧视大家说的这些不平等和差异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个人天赋上 :如容貌、智力、体力、性别、年龄等; 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程度;机会、

9、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不能完全平均: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此外,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如种族民族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差异对于这样的差异,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现实中,对于这样的不平等现象和差异,主要的态度无非就有三种:一是抹煞差别,追求结果的均等;二是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等级;三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的平等。这三种态度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对,第三种才是正确的!第一种态度其实是不现实的绝对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吃大锅饭就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形象说法!第二种是歧视他人的不平等的态度。第三种才是正确的:必然会在对待他人时尊重平

10、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这样的人也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那么,要做到平等待人,应该怎么做呢?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3页,找到平等待人的表现。提问平等待人的表现是什么? 生:师:说得很好,我们齐读一下!平等待人一二起! 生:师:好!理解平等待人的表现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在什么前提下,有什么条件,态度是什么。师:要做到平等待人,就有三个层次的问题要解决。平等待人是一个内而外,从内心到外在表现的过程。首先,发自内心的,要怎样? 生:师:好,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一个企业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卖铅笔的小贩,顿生怜悯之情。于是就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的人怀中就走了。后来觉得不妥,返回身从卖笔人那儿取出一支铅笔,

11、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拿笔了,并且说:“你我都是商人,你是卖家,我是买家。”一年之后,一位衣着考究的商人在商务洽谈会上认出了这位企业家,自我介绍地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您就是那位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卖铅笔的小贩,是您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现在我真的成了小有成就的商人。”第二课平等待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四、教学难点: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五、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自主探究法、材料分析法

12、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时事报道导入新课:河南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设问:如果你是河南人心理有何感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自发表见解。老师点拔: 在社会中仍有不平等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平等待人,不应该有歧视。那么什么是平等待人,为什么要平等待人,平等待人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如何平等待人?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教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0-42页,找出与学习要求相关的内容。 学生:略教师:下面,我们初步来探讨我们今天的学习要求。首先我们看看一则名人小故事总统林肯和乞丐的故事。设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略老师点评:人格没

13、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总统惑是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每个人天生应具有同等的权利: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等,那么平等又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略教师归纳:我们平等的表现在于法律和人格上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教师:每个人人格都是平等的,那么平等的人格应该受到怎样的待遇?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材料屠格涅夫和乞丐,设问:屠格涅夫并没有把钱给乞丐,乞丐为什么笑了?体现了屠格涅夫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学生:略教师归纳:屠格涅夫与乞丐真诚地握手,体现了他的坦诚,表达了他对乞丐人格尊严的尊重。他平等

14、待人的态度,尊重了他人, 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所以乞丐笑了。体现了他平等待人、文明交往的高贵品质。教师活动:从上面的材料分析中,我们懂得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那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学生:略教师书中明确: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是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0-41“材料透视当社会失去了平等” 思考并讨论:如果我们现在也是这样的不平等,那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会怎么样?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教师总结:人类社会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发生过残酷的迫害甚至是杀戮。那

15、么为实现和维护平等,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略教师:好!我们先来看看马丁路德金的诗我有一个梦想,设问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学生:略教师总结:追求平等,反对歧视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之一,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那么不平等又表现为什么?学生: 分享、补充、拓展。 小组讨论后展示、发言。 师生互动点评,书中明确: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体现了落后和愚昧,给人类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为争取平等进行长期的不懈努力。可见,社会不能没有平等,实现社会平等的意义非常重大。教师活动:展示“历史重现”和“放眼今天”,设问:从黑人奴隶到登顶白宫,说明了什么?师生互评,在书中明确:C、平等待人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社会的进步中实现了平等。教师活动:人类追求平等的理想和努力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