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9151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 2017年度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报告编制部门:质管部 2017年3月30日目 录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2.概述2.1公司基本经营情况简介2.2评估原则2.3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2.4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3.内容3.1风险的评价3.2风险的控制3.3风险的分析评价结果4. 做好整改、控制风险5.风险回顾6.评估总结与建议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质量风险管理评估小组成员职务#职 责组长#X组织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参与风险的识别、分析、制定控制措施与确认执行,负责对风险评估报告的进行审核批准.执行组长#X起草风险评估方案,协助组长组织小组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提出风险控制实施方案,报组长批准后,推

2、动控制方案的执行,落实风险的沟通、回顾管理.组员#X按风险评估方案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沟通并提出风险控制实施方案,报风险管理负责人批准后,推动控制方案的执行,并进行监督落实.#X#X#X2、概述:2.1公司基本经营情况简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医疗器械与保健品等6870个品种,2014年销售总额12098万元.公司秉承质量缔造品牌 品牌提升效益的质量方针,依据质量方针,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并按部门按岗位逐级展开,实行季度考核与年度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将质量目标层层落实到各基层岗位.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本科

3、学历,从事药品经营管理工作24年;公司质量负责人本科学历,从事药品经营管理工作12年,熟悉药品经营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保证质量管理部门有效履行职责;具备丰富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独立履行质量管理职责.公司设置人力资源部、采供部、质管部、财务部、营销部、信息部、仓储部、运输部,质量管理部负责从事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现在员工12人,其中执业药师5人.公司成立专项小组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评审、质量风险评估以与供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购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等活动.风险无处不在,在药品流通过程中,以下环节可能存在风险点:人员、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文件、采购、收货、验收、储存、销售、配送、退货

4、、计算机系统、设施与设备.依据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和回顾,我公司成立了以公司质量负责人为组长的质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并对质量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管控.2.2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或数理统计方法,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与其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与时地发现以与造成的后果等,参照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价.在评估中应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真实、全面,保障评估的有效性.2.3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建立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与时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药品质量风险、经营质量风险,减少质量风险带来的损失,以最小的成本和风险,

5、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安全保障,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经营的持续、稳定、安全运行.2.4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是对公司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各要素的质量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覆盖药品采购、收货、验收、储存、销售、出库、运输配送、退货、售后各个环节.3.内容3.1、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一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对支持风险决策的资料进行组织的系统过程.它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两个部分.风险分析就是对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判段.严重性S就是对风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衡量,可能性P就是有害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它们分别分三级,分级标准如下危害因

6、素分级严重性发生率高3质量影响很大,对患者造成危害;公司经济有损失.经常发生中2质量影响小,对患者无危害;公司经济有损失.偶尔会发生低1质量影响小,对患者无危害;公司经济无损失.很少发生风险评估是使用下图,以确定风险的严重性.根据风险严重程度,确定风险可接受性,低风险是可接受风险,可不必主动采取风险干预措施;中等风险是合理风险,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得以降低,效益超过风险,达到接近可接受水平;高风险是不可接受风险,指风险可能导致的伤害严重,必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规避风险.可能性高33中6高9高中22低4中6高低11低2低3中低1中2高3对风险识别的各风险点进行逐一分析,经过质量风险评估小

7、组评估、审定,最终确定本次评估后需要重点关注的质量风险有:岗位或过程风险因素产生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评估首营资料审核和销售人员资质审核.审核不到位购入假药或劣药13中首营资料审核和销售人员资质审核.资质过期购入假药或劣药23高采购计划审核未审核超经营范围采购13中采购合同未签订供需双方产生纠纷无书面依据,同时无法控制供货渠道,购入假劣药品.13中签订不全面供需双方产生纠纷缺乏依据.22中供应商、 供应产 品 、销售人员资质审核未审核、资质过期或审核不到位.购入假药或劣药13中双方账目的核对、做到票、货、清单相符账目不清、税票未核对.供需双方产生纠纷,购进产品为无票品种,购入假药、劣药.1

8、3中收货检查检查不到位接收非我企业购进商品;接收假药受污染或劣药;接收药品质量明显缺陷外观质量问题、包装破损、短少等产品.23高检查验收验收延误造成药品质量缺陷内在质量、药品失效22中来货验收检查验收不到位质量缺陷外观质量问题、包装破损、短少等药品入库.22中验收延误造成药品丢失、药品失效.22中未按要求对待验药品进行逐批核对验收.接收非我企业购进商品;接收假药受污染或劣药;接收药品质量明显缺陷外观质量问题、包装破损、短少等产品.23高储存管理、养护检查抽样不到位储存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外观质量问题、破损、短少等药品不能与时被发现,造成不合格药品销售出去.22中养护检查对于温湿度达到临界值或超出范

9、围的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记录.造成药品变质失效或出现劣药;影响药品质量.23高储存管理、养护检查药品催销月报表执行不到位.造成近效期药品不能与时处理;22高出库复核药品搬运人员贯彻药品搬运 管理制度不到位,搬运、堆码药品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标识的要求规范操作不到位.运输原因造成药品破损、污染、挤压等22中出库复核药品执行电子监管码系统指令执行不到位.1、出现质量问题药品无法有限跟踪;2、假劣药品套票流入药品流通环节.13中药品销后退回管理退货验收员未调取系统内原销售清单验收销售退货.造成假劣药品或非公司销售药品入库;23高药品销后退回管理抽样不到位销后退回假劣药品受污染、变质、失效或非公司销售品

10、种;23高药品销后退回管理销后退回检查验收不到位冷 链储存药品退货未判定储存、运输条件是否符合.销后退回质量缺陷外观质量问 题、包装破损、短少,严重不良 反应等药品;23高质量信息药监系统发布假药或劣药信息遗漏或反馈不与时或未与时启动应急预案;1.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造成致死致残个案;信息遗漏,造成使用假药、劣药;信息遗漏,造成使用假药、劣药;2. 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引发新的严重不良反应;3.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药品质量缺陷产品13中质量信息和质量投诉各类质量信息收集不全面,未做分析和汇总;1.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造成致死致残个案;信息遗漏,造成使用假药、劣药;2. 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

11、引发新的严重不良反应;3.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药品质量缺陷产品.13中质量信息反馈延误;1.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造成致死致残个案;2.信息遗漏,造成使用假药、劣药; 3.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引发新的严重不良反应;4.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药品质量缺陷产品.13中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药品召回、质量事故调查未与时启动应急预案药品召回、质量事故调查.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造成致死致残个案;信息遗漏,造成使用假药、劣药;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引发新的严重不良反应,信息遗漏或反馈延误,使用质量缺陷产品.13中3.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采取措施,其目的是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针对经营过程各环

12、节进行的质量风险评价,为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经营环节高风险,采取相应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岗位风险控制表过程控制措施风险接受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制度1、更新观念,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把全体员工都推到参与管理的主体地位.即人人都是质量管理者,在此前提下,公司制定了开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决定,专门下发文件,阐明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宗旨、内容、办法和要求.2、建立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畅通员工全方位参与质量管理的多种渠道.3、建立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其他形式和渠道:建立员工以 、书面和当面等形式直接向公司领导反映质量意见的快速通道;把全员参与管理落实到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上,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新

13、体系,强化内部管理.风险接受 风险减少、风险避免首营资料审核和销售人员资质审核1.确立企业进、储、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未经审核,系统不能确认企业为合格供应商;资质过期,系统自动报警;非授权人不能在系统内审批.2.药品信息未经审核,系统不能确认为药品信息非授权人不能在系统内审批.3.对审核人员加强药品购进管理制度、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与相关程序的培训.4.通过年度药品质量进货评审,对质量信誉不好的企业退出供应商或不购进其产品. 风险接受 风险减少、风险避免采购管理1.确立企业全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未经审核,系统不能确认企业为合格供应商;资质过期,系统自动报警;非授权人不能在系统内审

14、批.2.经营系统内没有药品与供应商信息,采购员无法下合同. 3.对采购员加强合同法和采购管理制度的培训.4. 对审核人员加强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与相关 程序的培训.5.通过年度药品质量进 货评审,对质量信誉不好的企业退出 供应商或不购进其产品.风险减少、风险避免收货检查1.确立企业进、储、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未经采购人员制定购进计划,系统无收货指令;收货需凭系统指令采购订单执行.2.对收货人员加强药品购进管理制度、收货程序的培训;3.严格执行药品收货四拒收原则.风险避免中药饮片质量状况1.先培训中药饮片收货、验收人员,使其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2.对每批购进的中药饮片,仔细核对随货同行单上的内容和同批号的质量检验报告书.购进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要检查核对批准文号.3.对贵重中药饮片、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实行双人验收制度.4.中药养护人员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中药饮片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加强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调控.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