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91482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s版《从行》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军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边塞诗。2.学会本诗两个生字。3.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和人物所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感情。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课文师:中国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来看看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学生:看影视。师: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生2: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师:这

2、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师:从军行是古代乐府诗集的一个题目,一般是用来描写古代军旅生活的,同学们来齐读课题。生:从军行师: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学生:王昌龄师:(板书作者)通过收集质料你们对作者了解多少?学生: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人称“七绝圣手”,其七绝与李白齐名。作品有边塞诗出塞,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等。(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也在边塞生活过好几

3、年,他与战士们情同兄弟,所以他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看来收集质料对我们学习课文了解类容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先把诗读通顺。(注意文中的两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生:自由读2分钟。师:哪位同学来读读?学生1:读诗师:普通话很标准。学生2:读诗。师:读得很投入,文中的多音字也读得很准。四)再读诗歌:画节奏,读韵味。师:来,同学们再来读读诗,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请5-6个同学读)学生:齐读2分钟。师:好,请这位同学来读读。生1:读诗。师:你读得很投入。这位同学来读读看。生2:读诗师:你读出了自己的节奏,还有谁想读的?生3:读诗师:多有古人吟诗的

4、味道啊。(四)读诗歌:解诗意,悟诗情。师: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通过我们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和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小组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生:读诗并交流。(3分钟)师:你来说说。学生1: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师:理解很到位。师:这位同学来说说。生:我觉得他说的第二句有点不对,不是城池望着玉门关,而是人望着玉门关。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问题,很好。师:同学们能结合注释了解诗意,这也是应该学习的好方法啊。师:同学们请看诗的前两行,作者写到了哪几个地方?生1

5、:作者写到了青海湖,玉门关。师:还有没有?生2:还有雪山。师:你们了解这几个地方吗?师:出示图片讲解。这就是边塞地区,看了后你们想到了边塞是怎么样的?(板书:边塞)生1:我想到了别人要来侵略我们。生2:我想到了茫茫戈壁。生3:我想到了危险。生4:我想到了守卫边塞的军人。师:好,同学们来读一读前两句,把这里的条件艰苦,人们生活环境恶劣的词圈出来。(板书:边塞:荒凉艰苦)学生1:我圈出了“长云”这表示天气恶劣。学生2:我圈出了“暗”,这个字体现了当时的雪山都被遮住了。师:你能读出来吗?生:读得真好。生3:我圈出了“孤城”,他们在这肯定没有吃的。(学生记住“孤”字)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假如是你处

6、在那样的环境中会怎么想呢?生:会想家。师:好,你来读读这种情感。生:读。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师:虽然生活艰苦,思乡心切,但当战斗的号角吹响,他们会忘记一切地冲向敌人。全班男同学齐读后两句。男生:齐读。师:从第三句诗里你读到了什么?生1:我读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生2:我读到了读到了这场战争的惨烈。师:好,你读一读吧。生:读诗。生3:我觉得他们打了很多仗。师:读一读。生3:读诗。师:好几个同学都说到了打了很多仗,你还能从诗中哪个词看出这一点?生:百战。师:好,一起来读一读。(单读,男女读,全读)(板书:战争:持久惨烈)师: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令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可是这些战士们却发出了壮烈的誓言。齐读诗的最后一句。生:齐读。师:“不还”是什么意思?生:不回家师:他们为什么不还呢?生:因为他们要保卫国家。师:是啊 ,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呢。师:你来读(请3-4个 同学读)生:读师:你真正走进了将士们的内心。将士们就是这样豪迈。师:一起来读。(板书:战士:誓死灭敌)生:齐读师:这不仅是一份庄严地誓言,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啊。正是有了这千里黄沙下的累累忠骨,才有了人们幸福安定的生活。五)四读诗歌:背诵默写。师:同学们一起来齐读。生:齐读全诗。(配乐齐读)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六)板书边塞:荒凉艰苦战争:持久惨烈将士:誓死灭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