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91355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语文读本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语文读本读后感新语文读本读后感篇一:小学生作文-读后感读铁匠有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金辰浩星期天下午,闲着没事,我在书房里读了铁匠这篇文章。掩卷沉思,我知道了人要懂得知足,不能得寸进尺。文章里写了“我”失去了喜怒哀乐,失去了理想,想找一个可以恢复思想的工作。正在这时,“我”看见了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铁匠铺,心中充满希望地得到这份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铁匠的身材高大,在他的方脸上,乱而密的头发下,有一双孩子般的眼睛,又大又亮。铁匠有一把锤子竟然叫“小姐”。他一天打铁达14个钟头,但从不叫苦。每天,“我”和铁匠都坐在一辆翻倒的车屁股上一起喝白葡萄酒。铁匠的生活虽苦,但他一直面带微笑

2、。从不诉说生活之苦,相反,他看上去每天都乐滋滋的。铁匠的生活方式让我明白了:做人就要知足,不能持有得寸进尺的心态。铁匠因为对生活很满意,所以他开心地笑着,笑着面对每一天。人们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世界还有令人满意的吗?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对世界满意起来吧!(指导老师甘网英)最后一片藤叶读后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孙晶这学期,我读了不少文章,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最后一片藤叶。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在纽约一角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可怜的是,珍妮现在已经病倒了,她得了肺炎。已经有好几天不能起床,高烧,喘咳得厉害,珍妮的身心已经极度衰竭。一天,珍妮看

3、见外头常春藤的叶子一片一片地下落,嘴里低声地嘟囔着:“那叶子就是我的生命,当叶子全部落光的时候,我也要去天国啦。”一天晚上,天气恶劣,不但大雨滂沱,而且风雨交加,雷轰电闪。珍妮想,也许明天我就要去天国了,明天,最后一片藤叶将从树上落下。谁知,第二天,当珍妮妈妈拉开窗帘时,一片翠绿的藤叶赫然出现在窗外,原来是贝尔曼先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为珍妮画了一片假藤叶。这使得珍妮鼓起勇气,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我们平常都很讨厌诺言,对说谎的人不屑一顾。但在这物尽其用文章中,所写的诺言却与众不同。贝尔曼先生用一片画上去的假叶子代替真实的绿叶,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救了一个失去生活信心的小姑娘。对我们来说,这片藤叶微

4、不足道,但对贝尔曼先生来说,唯有这片常藤的叶子,才是穷其一生的杰作。(指导老师甘网英)读最后一片藤叶有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纪佳婷我可喜爱看书了,这几天我又看了一篇文章,我对这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最后一片藤叶。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在纽约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同住一所公寓的贝尔曼先生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画家。他和珍妮感情很好,可是珍妮现在得了肺炎。一天,珍妮对母亲和贝尔曼先生说:“常春藤的叶子就是我的生命,当叶子落光时,我也快去天国了!”那天夜里大雨滂沱,而且风雪交加。珍妮和妈妈伤心绝望,这么大的风雨,常春藤上还会有叶子留下吗?没有了叶子,珍妮将永

5、远离开了。母亲想风雪一定把叶子刮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推开窗户,窗外一片常春藤叶子赫然出现在珍妮眼前。原来那天夜里是贝尔曼先生在暴风雨中登上窗台画上去的,为了让珍妮重获生的希望,他从窗台上摔下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读了这篇文章,我被深深感动了。“诺言”是丑的,是我们所排斥的,但对于画家贝尔曼来说,唯有这片叶子才是穷其一生的杰作。无论是哪一位伟大画家的作品,也比不上这片叶子的赤诚。贝尔曼先生用一片画上去的叶子代替真叶,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救了一个失去生活信心的女孩。贝尔曼先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指导老师甘网英)读最后一片藤叶有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许可轩在这学期里,我偶然从

6、新语文读本上读到了一篇文章最后一片藤叶,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文章刚开始讲在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孩和她的妈妈,女孩得了肺炎。接下来文章向我们讲述了贝尔曼先生,贝尔曼先生虽然是一个画家,但他却很少绘画。贝尔曼先生每天都以酒消愁,似乎忧愁不断,但他却很关心珍妮,简直就把珍妮看作他的孙女。文章最后向我们讲述了一天夜里,天气恶劣,不但大雨滂沱,而且风雨交加,雷轰电闪,珍妮以为自己就要去天国,因为她说过,窗户外常青藤上最后一片树叶落光时,就是她去天国的日子。但第二天早晨,眼前的一幕让珍妮难以置信。当珍妮妈妈拉开窗帘时,窗外赫然飘动着一片绿绿的藤叶,珍妮活下来了。过了不久,珍妮得到一个坏消息

7、,贝尔曼先生逝世了。这时珍妮才知道让她重新获得生命的那片叶子是贝尔曼先生画上去的。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贝尔曼先生为了让珍妮重新获得生的希望,不顾一切的在大雨滂沱的恶劣天气下在墙上画了一片藤叶,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贝尔曼先生用一片画上去的假叶子代替真实的绿叶,救了一个失去生活信心的小姑娘,我很佩服贝尔曼先生,他的无私奉献,让珍妮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珍妮的命是贝尔曼先生给的,贝尔曼先生,你太伟大了。(指导老师甘网英)读二首小诗有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郭世杰今年学校发的新语文读本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很多让我明白人生哲理的故事,其中最让我铭记在心的是二首小诗。二首小诗里写了两个同学

8、打架、骂人,被学校的陶校长看见了,陶校长第二天讲话时,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还写出了一首小诗:“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骂自己。”有个既大胆又聪明的学生也编了一个:“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从此以后,只要有学生发生了矛盾,动肝火了,旁边就有人朗诵或背诵骂人和打人的诗句。每次发生矛盾,都不可能打或骂了。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终生受用。骂人的人是粗野的人,打人的人更是蛮横的人,有些人不仅粗野、蛮横,而且十分愚蠢。因为他们骂了别人,别人也会骂他;他们打了别人,别人也会打他。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我想,如果以后我身边有人骂人或吵架,我会把骂人、打人这两首诗送给他。二首小

9、诗里的陶校长的教育方法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很特别,他用简短的小诗,让人明白并获得了受益终生的道理。(指导老师甘网英)蓝色的纽扣读后感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六(1)班翁妙颖这学期我读了新语文,里面有好多好多故事,我都比较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蓝色的纽扣。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叫小野的女孩儿,因为被同班同学取笑,她不愿意再去上学了,就在这时一个叫正雄的男孩儿帮助了她,正雄的帮助使大家不再欺负小野,从此以后小野和正雄成了好朋友。当小野要转学离开时,她把自己最珍爱、最宝贝的三颗漂亮纽扣蓝色纽扣给了正雄。后来,思念小野的正雄把纽扣分别给了到处走的乘务员和卖金鱼的叔叔,希望他们能发现小野,让自己

10、再次碰到小野。读了蓝色的纽扣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吃得好穿得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同学之间要有友谊,友谊才是最宝贵的。这样,不管你和你的朋友是否天各一方,哪怕你的朋友在天涯海角,只要心中还有友谊,那你们也一定会相遇的。我真心希望正雄和小野相遇。(指导老师甘网英)篇二:新语文与我们同行B类新语文与我们同行兴化市楚水小学唐俊兰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学语文光靠书本上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死守课堂只读课本。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课外阅读对学好语文尤为重要。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阶段,是个分水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光把书本上的知识

11、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比一二年级多了一些感悟能力的培养,而培养理解感悟能力只有读书。我们教材中的文章虽然语言文字精美,蕴含的情感丰富,但这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冰山一角。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这学期我们选读了阅读年选、必背必读,师生共读了新语文读本小学卷6。从一学期读的效果来看,学生对新语文的兴趣是比较大的。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有质有量,在平时的实践中我慢慢探索着:一、激发兴趣,小处做起我们这边的学生生活在城郊,大都家长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于是,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多了很多的时间。这些时间如果不好好利用起来,这些孩子

12、有可能会在校内出状况。我想,读书也许会让他们改变许多。在每一次的早读课前,我就拿着新语文到班上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当孩子们走进教室看到我手上拿着新语文时,他们交完每日的家作本之后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地盘上掏出新语文像模像样地捧起来看、读。也许有人是做样子,但时间长了,更多的孩子渐渐地深入到书里边去了。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在这种长期以往的氛围中接触阅读、喜欢阅读的。二、每日必读,坚持不懈我要求学生每天早读课读好语文书之外,还要读必背必读和新语文。有时早读课时间太紧了,孩子们读新语文的时间没了。我就鼓励孩子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看看新语文,这样的做法也避免了班上一些课间矛盾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课间的阅读时

13、间是远远不够的,我鼓励学生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在家里看两篇文章。在阅读时,我是有个小小建议的,用红色的圆珠笔画画文中的好词、好句,读完了在文后写一两句读后感受。写感受时,我的要求很简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一些孩子因为害怕写读后感受而厌倦读书。我的宗旨是让他们在愉快轻松零负担的氛围中读新语文,感受新语文中文字带来的快乐体验。三、认真指导,轻松交流每天读两篇文章,一周下来正好一个单元。我利用每周的阅读指导课和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课上,我总是让他们回顾一下自己一周看的内容,然后全班交流。阅读课上,他们可以在座位上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站在讲台前读读自己的喜欢的好句子

14、好段落。每一次的交流完毕,我们都会一起小结这一单元的内容。在交流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渐渐提高了,也越来越感觉新语文有意思了。四、读写结合,学会积累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写作文,其实就是写话。写话的素材就是学生从平时看书时积累来的。在读新语文时,我鼓励学生在每日读过的文章后面写一两句话。一个单元下来之后,自己选择一篇最感兴趣的文章写一篇读书笔记。格式很简单,我们的书海拾贝上有提示,好词,好句,好段,我的感悟。在这基础上,为了激发他们完成读书笔记的兴趣,我允许他们在作业的末尾画上喜欢的图画,但必须跟文章有关,这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就这样,学生在完成书海拾贝这个作业时积累了课外知识,还愉

15、悦了身心。五、平台展示,激励前行新语文上的知识很丰富。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读书成果。在学期的最后几个星期,我通过阅读课开展了语文主题活动。如:“我最喜欢的文章班级交流会”、“歇后语大发现”、“小小故事会”、“比比谁的读书笔记美”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感受了新语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学生的读书热情越来越高涨。对于我们来说,让所有学生真正地喜欢课外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喜欢阅读,我想说,先从我们身边最近的朋友新语文读起吧!它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课外读物。只要我们坚持与努力,学生一定会慢慢地喜欢阅读,学好语文的。篇三:双语阅读总结阜宁县羊寨初级中学2014年春学期双语阅读工作总结2014年春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现将一学年来我校双语阅读工作做简单总结。一、所做的工作1、在开学伊始,我校根据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成立了双语阅读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督导检查;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专门召开会议布置落实双语阅读的相关工作。制定了教师阅读制度、学生读书笔记检查制度、图书漂流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2、学校对照相关要求的阅读书目,配足配全必读的书籍,包括语文的名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