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91273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本课就是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什么是自尊、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自尊等问题,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尊心的培养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几个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才能学会自信,做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人。二、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自尊自强”部

2、分中的: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四、教学重点

3、、难点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教学难点:对人格概念的理解。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媒体展示法、现场活动法等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等七、教学课时:三课时八、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课时:一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新课引入】(播放多媒体:“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相关情景)师:同学们观看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情景后,有什么感想或感受?生回答:我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高兴、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了无比的尊严和快乐。师: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同学在听到这一消息时的骄傲与自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快乐,这充分说明受到尊重会使人感到无

4、比快乐,而快乐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板书: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一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快乐的自尊活动一:我自尊、我快乐在公众场合,我会约束自己的坏习惯,是因为 ;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当众受到表扬时,我会 ;父母、老师当众训斥我时,我会 ;有人给我取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我时,我会 。生回答:(略)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感到特别高兴,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活动二:回忆那美好的时光活动过程:(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经历:1.你觉得你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2.你被人尊重的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二)通过小组交流,选择几名同学发言。(三)教

5、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自尊?生:(略)师小结: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可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自己尊重自己,就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是自尊,还是赢得别人的尊重,都是快乐的。板书:知耻与自尊活动三:我知耻、我自尊实例分析:有位同学因为学习成绩总也不好,别人又老笑话自己笨,于是开始逃学,以躲避这个环境。结果自然是学习比以前更差,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师问:你怎么看待这位同学的做法?生回答:略师小结: 知耻,并且做到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唯有自重知耻,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否则永远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活动四:追求“自尊”的烦恼 师问:她是自尊的表现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表现?生回答 :不是。互相比吃、比穿。常常吹嘘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职位等。师小结: 她走进的自尊的误区虚荣。虚荣心强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是极其不利的。【课堂总结】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愿我们知耻辱、不虚荣,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