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案 .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91010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场之国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牧场之国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牧场之国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牧场之国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牧场之国教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场之国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场之国教案 .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牧场之国教案 一、 教材解读 荷兰,是“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而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奶牛仍是“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语”,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

2、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 二、 教学目标 (一) 能正确读出8个生字以及“模样”多音字。 (二) 能体会比喻、拟人手法运用的美妙,感受牧场风光的美丽,能用朗读表现对荷兰牧场的赞美。 (三) 能模仿其中一个段式写一段“荷兰是花之国”素材的小练笔。要求能用上比喻句、拟人句。 (四) 激发对荷兰异国风情的欣赏之情,激起他们主动去搜集异国风情资料图片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 (一) 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感

3、受乡村风光的美丽。 (二) 体会作者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感悟语言的生动,读出赞叹之情。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以及文章为什么四次反复出现这句话。 五、 教学过程 (一) 初知荷兰,导入课题 1、 导语:【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大家想去旅游吗?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飞越重洋,来做一次跨国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是欧洲西部的荷兰。你们,了解荷兰吗?你们知道有关荷兰的哪些资料】(生交流,师引导: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 2、 师引导:正如大家所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板书课题、牧场之国,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荷兰牧场的美丽风景。 (二

4、)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可以请教课本中一位小老师,你们找到它了吗?没错,就是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请学生读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那里的田园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阅读中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 师:课堂中最美的就是大家朗朗的读书声了,请大家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自由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 音,读通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你都欣赏到了荷兰牧场的哪些风景?这些风景都有什么特点?3、作者为什么四次讲

5、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 检查认读生字词,多音字 4、读了课文,你都欣赏到了荷兰牧场的哪些风景?这些风景都有什么特点?生自由交流,老师要给予肯定。 师:细心的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在写每一处风景时都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是哪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那么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聚焦写法,体验牧场之国的魅力。 1、过渡:那么“真正”的荷兰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先到成群的花牛(板书:花牛成群)中间去看看,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写写批注,说说

6、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1、生读句子: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生回答。读。 点拨1:读了这三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生回答 (是呀,牛儿们真是神态各异) 点拨2:牛群都有哪些不同的神态? 点拨3,: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牛儿的神态各异的呢?生回答(是呀,作者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将牛儿的神态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体会拟人、比喻的表达效果。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视线能看到的地方,就全都是黑白花牛,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在没有人的低地上,老牛像一个威严的家长似的,管理着草地上

7、的牛群。整个低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点拨4: 好一幅牛儿吃草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生说理由,师:对呀,刚才是仿佛,像,好似,这里作者用了般,又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句。生读。 点拨1: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补充资料(出示)“荷兰国土面积只有41000多平方公里,有三分之一是牧场,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共饲养奶牛450万头。” 读了资料,你了解到了什么? 点拨2: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远一些?更多一些吗? 你的视线还不够远呢?请你读得再远一点! 100米了,1000米了,我感受到一碧千

8、里的草原和成群结队的牛了。 3、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这里的牛真多啊,色彩真丰富啊! 我们来叫叫牛的名字 读一读 4、如此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朗读把它定格在脑海中。齐读 5、相信,美丽的画卷在深深地印在你们脑子里了,对吗?再来试试。 5、引读:好一个牧场之国!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1、总结学法:作者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牛群当做人,把牛犊比作贵夫人,把老牛比作牛群的家长,让我们体会到了牛群的神态各异。文中其他段落里是不是还有这样的句子呢?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 “除了深深的野

9、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点拨:你感受到什么?抓“自由”体会马的自由自在。生读 师小结:在这样一个动物王国里,它们是主人,是公爵,是何等的尊贵啊,它们无拘无束,任意的驰骋在这无边的草原上。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骏马飞驰(板书)的英姿 难怪作者又一次发出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 出示:第四自然段,读。交流都写了哪些动物,引导:这是一群怎么样的绵羊等 应该怎么读。 同学们,让我们把文字化作富有韵律美的诗行,再来美美地读读。 白色的绵羊, 悠然自得。 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噜着, 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成千上

10、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 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以诗行的形式展示,多悠闲的绵羊,多欢乐的猪群,多安闲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动物安闲(板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赞叹赞叹这个美丽的动物王国(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 随机教学第五自然段 引导:当热闹了一天的牧场渐渐恢复平静,当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的时候,我们的牧场又是什么样的呢?读 请问,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什么?(静)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指句读。 重点读: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随着牲畜的归圈,整个原野,整个牧场之国更安静了。 在这一段中除了

11、感受到了牧场的宁静,你还感受到了什么?(重点体会荷兰人畜和-谐共处的美好) 重点品读: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多么和-谐,多么美好,多么宁静的一幕呀,寂静牧场,万物沉睡(板书)。难怪又一次赞叹道:(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五)、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引导:出示四幅图引读:在碧绿草原花牛成群,在无垠原野骏马飞驰,在动物王国动物安闲,在寂静牧场万物沉睡。在同学们,作者把自己对牧场之国荷兰的这份喜爱与赞叹(板书),全都融在了这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中了。让我们代表作者,用发自肺腑的语言,告诉全世界的人们 “这就是真

12、正的荷兰”。 (六) 、拓展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相信大家早已被荷兰这个美丽的国度深深吸引,恨不得能亲自去荷兰游赏一番,请大家看(配乐) 播放荷兰的风光图片 同学们,当品种达二百多个的郁金香铺天盖地地向我们呈现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时,你会怎么表现色彩缤纷,姿态各异芳香迷人呢?怎么样由衷地发出感叹:“荷兰真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请学习课文比喻拟人的句式,来写写荷兰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 荷兰真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 _。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六、 板书设计 花牛成群 牧场之国 骏马飞驰 动物安闲 万物沉睡 22* 牧场之国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

13、、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这种“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只有通过深入地阅读体验才能获得。本课教学设计力求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积累语言。通过有感情地、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荷兰的资料图片和数据,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通过询问、上网、阅读等方式搜集荷兰的相关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14、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就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引导下,一同领略荷兰牧场独特的田园风光。(板书课题) 2荷兰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谈话来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进入阅读的角色。 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的读音。 2学生谈对牧场之国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相机板书。) 是啊,如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娇艳欲滴的郁金香,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工人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 3齐读第1自然段,探究学习。 (1)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一自然段是采取什么结构方式进行描写的? 设计意图: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