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907412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华容县北景港镇中学 陈其勇 一、历史学科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 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例如讲秦末农民战争时,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秦末农民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又怎样推翻了秦的统治?它在历史上有 何重要意义? 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例如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些

2、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去分析、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 、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的不同,思维活动被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

3、于再生性思维。但是,中学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史学小论文中,充分表现出创造性思维。例如:阐述隋炀帝如何不容有才华学识的人,宠信专事阿谀奉承、弄奸藏刁的小人;唐太宗怎样思贤望才、爱护人才、善于用才,最后得出结论:“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有的能提出与教材的论断不同的见解,且不无道理。这些论述和见解,不是从教师和教材那里获得的,而是他们自己的创见。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

4、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 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中学生的兴趣容易激发起来,但却难于稳定。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学生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指导阅读:针对学生不善于读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的问题,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书,选择典型内容说明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活动。巧设疑难: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 的火花。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可

5、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张学良、杨虎城,在拘捕蒋介石以后打算如何处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展开争论,最后统一认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纵横联系: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本质就需注意纵横联系。一种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抗日 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沙俄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

6、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在联系中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思维广度。 分析与综合: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比较异同: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学生对历史现象 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比较的方法很多,如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 变法),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美国内战的南北双方)等都可以进行比较。课堂讨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讨论以至

7、辩论,可起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 、相互启发、集思广益等作用。写作实践:事实证明,开展学史作文及写小论文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某种新观点,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智慧。 三、重视传授思维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才算最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只有按照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历史思维的品格,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因此,传授思维方法,首先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例如在讲述法

8、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时介绍到:“当时法国正处于外国干涉之下,国内王党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用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击败外国干涉军,并防止王党的复辟。拿破仑了解到国内的形势后冒险回国。大资产阶级希望他能凭借武力改组腐败无能的督政府;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向拿破仑提供了上千万法郎的金钱;巴黎的一部分军队也归附他。拿破仑夺取了政权,从此开始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 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分析任何英雄人物能够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为什么获得成功或者遭到失败,都要从当时的形 势或物质条件来分析。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这样

9、,就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交给了学生,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正确地进行分析或解释。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历史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 、概括法、分类法等,结合有关知识的讲授教给学生。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加强其思维的科学性,使他们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其主动学习的水平。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需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的品格,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适时适度:培养思维能力的一

10、个重要方面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器官。启发思维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因人循序: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思维类型等是各不相同的,必须因人而异。另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反馈强化: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时,要注意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地作出调节。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和发问并作出评价,以强化学生思维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 尊重主体:教师应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给学生创设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机会。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在教学中有意压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