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90341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年宁波中考作文题目解读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了,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在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要求

2、: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七心作文专家李永清解读: 详读材料,通观题目,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写作指向更加明确。比较三个题目,从第一印象上看,第一个题目偏向于记叙;第二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又可以写议论文,权重相当;第三个题目偏向于议论,这就给同学们有了一个文体上的选择余地,擅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就可以选择第一二个题目作文,擅长于写议论性文章的同学就可以选择第三个题目。尤其是仔细品读第一二两个题目,给予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更易于发挥。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如果不看写作

3、要求,让大家发挥想象来写此文,这个题目完全可以写成一篇生动而富有哲理意味的童话故事,以“我就是种子”为主人公,写我在成长路上的故事,一方面可以写形形色色人的说辞,一方面感恩于小男孩的默默坚持,为了给我的小主人一个坚持之后的希望,在“我”弱小的心灵里然燃起花儿再小也要怒放、是种子也要发芽的信念。大家要注意,这里说的是“要怒放”、“要发芽”,而不是“会怒放”、“会发芽”。前者是“我”内心强大的表现,有动力,有激情,有希望。而后者只是一种可能,没有了小男孩这样的坚持,没有必要的条件,就不一定怒放和发芽。但是,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童话故事的写作形式,就得放弃。根据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

4、生活体验写作。这里的自己很明确就指的是正在参加中考的一位初三学生。那么题目中的“我”就必须是现实中的“自我”。阅读材料,我们看到了小男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坚持,面对那么多人的说辞,他永不放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始终如一地小心呵护着种子,最后“坚持有了希望”,“坚持有了成果”。很好的印证了“坚持就是成功”的生活道理。那么结合同学们的实际,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也经历类似于材料中小男孩这样的事情,我们正在经历小男孩的经历,我们即将经历小男孩的经历。因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分别来做文章。一、 可以写过去自己曾经“坚持”的一件事情,面对风言风语,面对冷嘲热讽,面对种种的困难,我始终有一个

5、不灭的信念,支撑这自己走了过来,这正如种子和花儿所想:“是花儿一定要要怒放”、“是种子一定要发芽”。二、 可以写自己当下所面临的选择。对每一位同学来说,中考是人生路生的第一个选择点,面对这样一次人生的选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会给我们提出很多建议和意见,我们是言听计从呢,还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做出自己的选择呢?无论是上普高或者是上职高,将来考大学的机会都有很多。不管怎么选择,始终要坚持这样一个信念:是金子总会发光。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6月10日在宁波各媒体刊发一则新闻宁波一专科生被国家级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新闻报道的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胡涛涛如何被轻合金紧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聘

6、为研究员的事,这个连博士生甚至博士后都望而却步的职位,一个高职学院的专科毕业生能经过层层考核,没有真本事能行吗?同样,从他的学习经历,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人睿智,聪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走向下一个人生的阶段。从现在开始,就要种下“坚持”的种子,要像材料中的小男孩一样,给自己做个合理的规划,剥去过去一切稚嫩想法,在人生的新阶段,走好每一步,走实每一步,迎接人生路上的另一个新起点和转折点。展望未来,心中要充满着希望和期待,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就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正因为有了种子发芽之前的种种言论,才有了种子真发芽之后的种种说法。本题目就是要同学们结合

7、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作文。一方面可以写故事,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经历,巧妙地将材料故事和现实生活故事对接,对人物形象进行巧妙的加工处理,让人物在故事中承载一定主题任务。在审题思考时,同学们可以将此题目稍作放大,就不难看出此题明显是“.以后”补提作文的变题。这样一来,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类似的题目:考试以后、成功以后、获奖以后、失败以后等等。不论写什么事情,怎样写,都必须把握好一个正能量的主题:坚持就是胜利。 当然可以结合材料,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种子发芽之后的反思。一方面要谈坚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批驳那些只说不做,或者没恒心、没毅力的行为和思想。凡事都有一个从质变到量变

8、的过程,就像种子发芽一样,你不能指望今天种明天就让它发芽,它有个能力蓄积的过程,只有孕育到一定程度,它自然就会发芽,一切急于求成的思想都要摒弃。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当然,我们更要批评那些光说不做的假把式。有些人事情总是挂在嘴上,说东道西,行动不来。不亲自去种,怎么会知道种子会不会发芽?不浇水除草,种子怎么能发芽?总之,要想让种子发芽就两步,一是要果断地种下种子,不能怕不发芽而不种;二是要精心地呵护,及时浇水、除草,也不能因为怕不发芽而扔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做人一样,做事亦如此!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这是一个非常常规的议论性题目,本题目就是由“由 想到的”补

9、提而得,减少了一个补提环节,更加方便同学们的写作和发挥。材料中有这样几个人物形象:妈妈、爸爸、哥哥、小男孩。在小男孩种胡萝卜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哥哥没有帮到一点忙,从材料内容看,似乎是在不断打消小男孩子的决心。从材料中不难发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言语并没有对小男孩产生任何影响,对于他们的话,小男孩根本就没有理会,只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些人的负面言论反而会激起正面的效果,从材料的表象来看,并没有这样的激发效果,而是小男孩自从种下这颗种子之后,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断定一定会成功,正如材料中所说“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是信念成就了他的成功,是坚持成就了他的梦想。同时,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小男孩处事的心态非常沉稳,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反过来想想,爸爸、妈妈和哥哥应该站在正面的立场上,给予小男孩鼓励和支持。从做人做事的角度而言,对爸爸、妈妈和哥哥尽一言,在别人成长的路上,不妨能做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许这样会更好!因此,就本题目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思,一是从爸爸、妈妈、哥哥做法出发谈想法;二是从小男孩的角度出发谈想法,就事谈观点,事不同,对待的方式就不同,在有些事情上,要能听得别人的建议。只要能全面把握正能量的主题思想,文章一定会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