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90099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天选打工人).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突发应急预案环境突发应急预案编 制:审 核:批 准:发布时间:目 录1、总则41.1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41.4事件分级4(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5(2)重大环境事件(级)5(3)较大环境事件(级)6(4)一般环境事件(级)61.5工作原则6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62、组织机构和职责72.1组织机构图72.2职责说明73预防与预警113.1危险源监控113.2预防与应急准备113.3监测与预警124应急响应134.1响应流程134.2分级响应134.3启动条件144.4信息报告与处置154.5应急准备154.6应急监测164.7现场处置175安全防护246次生灾害防

2、范257应急状态解除257.1应急终止的条件:257.2应急终止的程序:257.3当应急状态终止后268善后处置278.1善后处置:278.2保险:278.3奖励与责任追究279应急保障289.1资金保障289.2通信与信息保障289.3应急队伍保障289.4装备保障2810宣传、培训与演习2910.1公众宣传教育2910.2培训和演习2910.3预案修订2910.4预案备案2911附则3011.1预案的签署和解释3011.2预案的实施3012附件31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对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作出迅速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公司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司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

3、公司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环保总局处置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省(区、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1.4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

4、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存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2)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发

5、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市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3)较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4)一般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发生3人以

6、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1.5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充分准备,快速反应;调查取证,监测先行;依靠科学,高效处置。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明确应急预案与内部企业应急预案和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并辅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2、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监测小组紧急物品供应联络组安全防护救护小组人员疏散引导小组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2.2职责说明2.2.1设立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职能小组。突发环

7、境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组成2.2.2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排险、减害工作。(2)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置具体排险减害(救助)方案、措施以及决定其他重要事项。(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5)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2.2.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组成和职责如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经理担任应急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1)负责承办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2)

8、接受环境事件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3)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指示,迅速派出事件调查取证和监测先行队伍,根据反馈的信息确定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4)负责事件调查处理的信息传递、组织协调、督查督办和相关保障工作;(5)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拟定不同类型事件的具体处理措施,指导实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2.2.4应急办公室下设各职能小组:2.2.5应急监测小组应急监测小组由化验室和实验室人员组成,技术部经理担任组长。主要职责落实并执行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指示、要求;起草各类、各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方案;组织培训突发环境事

9、件的应急监测人员;负责起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名录、规格型号;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2.2.6污染源处理抢修小组:组长:生产技术部经理成员:工艺主管、机修工、水电工、铲车工职责:1) 听到报告报,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2) 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3) 根据泄漏源的性质,利用相应的器材和物资进行扑救,控制污染源,救出被困人员,防止事故扩大。2.2.7人员疏散引导小组:组长:郭顺华成员:所有司炉工、所有操作工职责:1) 协助抢修小组成员搞好人员疏散、隔离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2) 人员疏散后,再检查一次,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10、。3) 及时主出被困物资,防止污染源扩大。2.2.8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成员:粉碎工、销售部人员职责:1) 配合抢修组人员进行现场灭火;2) 做好警戒;3) 对抢救出的伤员立即进行简单有效的救治;4) 迅速与医院联系进行抢救;5) 对抢救出来的物品看管;6) 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2.9紧急物品供应联络组组长:成员:仓库保管员、财务部员工、行政部人员职责:1) 事故发生后,立即与区环保局、安监局、消防队联系;2) 根据事故大小向周围单位请求援助;3) 准确报告事故类型、事故大小、有无人员伤亡、发生时间、地点、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损失;4) 报告报警人、报警单位等有关内容;5

11、) 到主要路口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主动回答和汇报消防队提出的问题。3预防与预警3.1危险源监控3.1.1本公司危险源主要存在于生产技术部下属各基层单位,因此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3.1.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按照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3.1.3生产技术部管理人员应当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

12、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3.1.4在主要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主要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3.1.5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主要危险源,相关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3.2预防与应急准备3.2.1思想方面的准备,公司各级各部门应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使全体员工能够随时做好应急准备;3.2.2组织方面的准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保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3.2.3制度方面的准备,建立与应急预案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防范于未然;3.

13、2.4技术方面的准备,为保证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公司在应急预案各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3.2.5物资方面的准备,为保证应急措施的顺利实施,公司各部门对相应的物资应做好储备和保管工作。3.3监测与预警3.3.1公司环境监测小组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每天进行例行监测,如实做监测记录,监测结果每周向区环保局报送。3.3.2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4应急响应4.1响应流程状况发生董事长总经理值班人员发现者厂内实施紧急应变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门卫应急办公室事故处理完毕应急监测小组119、110、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抢修小组清除善

14、后处理人员疏散引导小组120急救中心安全防护救护小组据查事故原因召开原因分析会奖罚结果区委、区政府供电、供水部门联防单位紧急物品供应联络小组其他救灾单位4.2分级响应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接到发生环境事件报告时,应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人员伤害、联系人及电话等情况。并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或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件通报后,立即判别事件类型(主要类型为一般性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和事件的预警级别;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或其他有关领导,并提出处理建议。根据事件的污染与破坏程度,公司应急办公室在报经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后,向区政府相关部门报告。4.3启动条件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启动不同的响应程序。级(一般事件)响应程序: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件通报后,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并报告区环保局和安监局、消防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指导处理。级(较大事件)响应程序: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件通报后,及时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并将信息通报区环保局、安监局、消防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第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