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90099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16北 京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指标体系构成2第三章 技术经济指标4第四章 技术经济指标调整17第五章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20第六章 附 则21附表:附表A 人工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22附表B 飞播造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44附表C 封山(沙)育林模式技术经济指标表.47附表D 造林辅助措施技术经济指标表.52本指标规范用词说明.62附加说明.63附录: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条文说明.64造林区域范围县名单.72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案列.86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合理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指标适用可行,确保各类防

2、护林造林质量和成效,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依据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部署2014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规建函201434号),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项目合同,修订本标准。第二条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的造林费用投资指标,以及沙障、围栏、整地、浇水、地膜、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泡苗池、假植、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费用投资指标。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造林工程建设中造林和管护期间的投资估算。第四条 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的投资估算。第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工

3、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投资估算。第六条 本标准术语和定义在条文说明中释义。第七条 退化林修复、迹地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更新改造等造林部分的投资估算可参照本标准。21第二章 指标体系构成第八条 投资估算指标体系由造林区域、造林方式、防护林二级林种和造林模式构成。一、造林区域分区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的规定,划分为寒温带区、中温带区、暖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极干旱区、高寒区9个区。二、造林方式按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沙)育林划分。三、防护林林种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

4、沿海防护林和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划分。四、投资估算指标体系以造林模式为基本单元,其主要构成要素和因子是控制造价的主导因素。1.人工造林模式主要因子为:树种、初植密度、造林方式、整地方式、整地规格、浇水、苗木(种子)栽植(播种)、未成林抚育、管护等。2.飞播造林模式主要因子为:种子处理、地面处理(植被处理、简易整地)、飞行作业、播后管护和施工现场管理等。3.封山(沙)育林模式主要因子为:封育类型、主要封育树种、封禁设施(机械围栏、封育碑、标语牌)、育林措施(补植、补播、平茬复壮和人工促进整地)、管护和施工现场管理等。第九条 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费用由造林工程建设投资费用和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投资费用构

5、成。一、造林工程建设投资由营造林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构成。1.营造林工程费用由人工造林工程费用、飞播造林工程费用和封山(沙)育林工程费用构成。 (1)人工造林工程费用包括林地清理、整地、苗木(种子)、栽植(播种)、未成林抚育、管护等费用。 (2)飞播造林工程费用包括种子处理、地面处理、飞行作业、播后管护、施工现场管理等费用。(3)封山(沙)育林工程费用包括封禁设施、育林措施、管护和施工现场管理等费用。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调查设计费、工程监理费和招投标费。3.不可预见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二、特殊地区造林辅助措施投资包括沙障、围栏、浇水、地膜覆盖、

6、施肥、保水剂、生长调节剂、树干涂白、假植、泡苗池、客土、脱碱降盐改土等费用。第三章 技术经济指标第十条 表3.1.1表3.6.12为技术经济指标表,估算防护林工程建设造林投资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取值。一、人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表1.苗木技术指标表造林工程所用苗木应符合本标准表3.1.1的规定。表3.1.1 苗木技术指标表项目内容苗木类别苗龄质量等级备注针叶树播种苗实生苗1-0I、II级容器苗百日苗实生苗0.5-0I、II级容器苗插条苗无性系苗1-0I、II级移植苗实生苗1-1I、II级容器苗移植裸根苗实生苗2-1I、II级2-2I、II级带土坨苗实生苗3-2I、II级阔叶树插条苗插条

7、苗1(1)-0I、II级1(2)-0I、II级播种苗播种苗1-0I、II级容器苗2-0I、II级裸根苗1-1I、II级杨树插条苗插条苗1(2)-1I、II级经济苗木实生苗1-0I、II级嫁接苗1-0I、II级竹苗地下茎I、II级母竹1-2年生竹鞭3-6龄的壮龄鞭灌木实生苗1-0、2-0I、II级容器苗2.初植密度技术指标表造林初植密度应符合本标准表3.1.2的规定。表3.1.2 初植密度技术指标表项目内容单位初植密度备注主要树种林种松类、杉类、马尾松、国外松、云杉、柏木、阔叶类(桤木、桦木、栎类、元宝枫、楠木、臭椿、刺槐、木荷、旱柳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株/hm26003330适用一般山区樟

8、子松、油松、木麻黄、杨、榆、山杏、柠条、沙枣、柽柳、梭梭等防风固沙林株/hm22101110乔木林42010000乔灌混交、灌木造林杨、柳、白蜡、竹类、松类、栎类、桤木、檫木、刺槐、柏树、灌木等水土保持林株/hm23003600适用石漠化地区有效造林面积杨、榆、松类、水杉、池杉、冬樱花、樟树、滇朴等农田牧场防护林株/hm28102500杨、柳、枫杨、乌桕、桉树、樟树、柏类等护路林、护岸林株/hm25101665漆树、花椒、竹类、杜仲、板栗、油茶、长柄扁桃、核桃、文冠果、茶叶、枣等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株/hm24201665适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建木麻黄、桉树、湿地松、相思、海桑、红海榄、秋茄等海

9、岸防护林株/hm29002500含平地、台地、山地、丘陵和滩涂造林其中:红树林株/hm21350150003.树种混交与比例技术指标表防护林造林提倡混交林,树种混交可采用本标准表3.1.3的技术指标。表3.1.3 树种混交与比例技术指标表树种混交比例林分类型针叶树阔叶树灌木乔木(针或阔)备注针针混交45:653:3:4针阔混交6446乔灌混交4664阔阔混交65:453:3:4灌灌混交45:654.林地清理技术经济指标表防护林造林林地清理,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3.1.4的规定。表3.1.4 林地清理技术经济指标表类型植被盖度清理方式清理规格工程量备注机械设备清理(台班/hm2)人工清理(

10、工日/hm2)杂灌为主30%带状清理带宽1.5m0.30.51.53.31.除特殊地区个别地块,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全面清理。2.本标准工程量按2500株/hm2计算。团块状清理1.0m1.0m0.20.31.01.7全面清理0.31.13.85.63050%带状清理带宽1.5m0.50.75.211.6团块状清理1.0m1.0m0.30.53.44.8全面清理1.11.913.419.75080%带状清理带宽1.5m0.71.011.224.9团块状清理1.0m1.0m0.50.87.39.9全面清理1.93.028.842.280%带状清理带宽1.5m1.01.418.741.5团块状清理1

11、.0m1.0m0.71.112.214.3草本为主30%带状清理带宽1.5m0.20.41.21.8团块状清理1.0m1.0m0.71.1全面清理0.20.83.14.73050%带状清理带宽1.5m0.40.64.26.3团块状清理1.0m1.0m2.53.3全面清理0.81.410.116.65080%带状清理带宽1.5m0.60.99.013.5团块状清理1.0m1.0m5.37.2全面清理1.42.023.135.780%带状清理带宽1.5m0.91.315.022.6团块状清理1.0m1.0m8.910.45.整地技术经济指标表防护林造林整地,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3.1.5的规定。表3.1.5 造林整地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规格单位人工整地机械整地砂土壤土粘土石质土盐渍土带状窄带(1m)工日.台班/hm211191421163019331421中带(1.5m)193420362545305620361.11.9宽带(2m)234326503463376826501.42.6穴状303030(cm)工日/hm2122415301937274915300.30.6404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