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89094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4诗经两首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1你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2氓这首诗歌是如何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3采薇诗中重章叠句的手法有何特点?在表达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4诗经是恰当完整地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特色。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这些特点。(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思维激活:诗句表明了女子决绝的态度。(3)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思维激活:分析对比手法及其所包含的情感成分。(4)昔我往

2、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思维激活: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理解诗句中所包含的情感。自主探究1氓是一首弃妇诗,通过记叙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深刻揭示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命运。请你思考,诗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终被遗弃呢?思维激活:可以从“士”“我”等方面来分析。2采薇一诗,作者写出征战士久留疆场,多次想回家,而归期一拖再拖,又无法向家里传递音信的内心的痛苦。同时,也写出了战士在回家路上内心的矛盾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战士的这种复杂的感情呢?文法导析氓1活用赋、比、兴手法氓诗中赋的手法被广泛运用。第1、2、5章叙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至被遗弃的经过。比、兴手法主要在诗

3、的第3、4章。第3章的前四句用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4章的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子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由“信誓旦旦”变为“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第3、4两章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想象,极具乡土气息。2利用回忆和对比叙事、抒情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女主人公自身的婚前婚后形成的对比。婚前的女主人公纯真、热情,婚后则是备受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恋爱、生活前后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采薇1重章叠句手法的使用采薇中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使得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突出了主题。如描写“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阳”的变化,虽为复沓,但是复沓中有变化,或易一字,或易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再到“忧心孔疚”,这种重章叠句

5、手法的运用,表现出层次的递进和感情的变化。2巧用叠音词叠音词能使语意鲜明突出,表达细致生动,语音和谐流畅。本诗采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字)。如“烈烈”形容忧心如焚;“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矫健,行列整齐;“依依”形容柳枝的柔软袅娜;“霏霏”形容雪花稠密纷扬;“迟迟”形容步履艰难缓慢。这些词语或抒发忧愤的感情,或摹写事物的状态,或描述自然景色的特点,都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诗句声韵铿锵,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技法导练导练目标请你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要求运用对比手法,以突出其特点。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氓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上演的故事:痴情女子和负心汉的故事

6、。通过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我们看到了她那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慰、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为感动。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等话题中。2采薇是一首戍边之歌。战争让他们离别了家乡,离别了亲人,长久的戍守、生活的凄苦使他们对入侵者怀有强烈的恨。他们南北转战,时刻警戒,不敢松懈。然而思归怀乡的感情却并没有因为战争的严酷而淡化。从古到今,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等话题中。佳作片段爱情、乡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曲关雎,唱出了多少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东风恶,

7、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曲钗头凤,又激起了多少离散爱侣别离时的感伤心情。而“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相思之苦以及“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切肤之痛又表现得如此深切缠绵,淋漓尽致。征人思乡,哀怨连连。“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横笛遍吹,声情哀怨,意涉离别,思乡之情暗含,达到了惊天动地、感物应心的境界。文本图解氓采薇答案: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1提示: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坚强的劳动妇女。她是热情、活泼的女性,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和“氓”自由恋爱,结为夫妻。她勤劳、纯朴、不畏贫苦,与“氓

8、”结婚后,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出的女主人公的怨恨更多于悲伤,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欺凌。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男主人公“氓”在求婚时,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及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

9、恩爱,无情地抛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纯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目的达到后,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可以说,他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2提示:(1)在叙事中呈现性格。本诗情节完整,层次分明:第一章写订婚,第二章写结婚,第三章写所得教训,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写受虐待,第六章写与男子决绝。全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2)在摹写人物性格层面完善形象。恋爱时,女主人公热情、温柔,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渴望;男子此时则是急不可待地主动地追求。结婚后,经过婚姻生活的考验,女子

10、更是勤劳,任劳任怨;而男子则好逸恶劳,不念旧情。婚变后,女子一反常态,决然分手,表现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敢,也更突出了男子背信弃义、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本性。故事完整,人物形象丰满。(3)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着眼,用赋、比、兴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深意浓;以桑叶枯黄陨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色衰之情状,也指男子变心感情枯竭。由桑叶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又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3提示:(1)章与章之间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前三章虽然采用重复的形式来表达同一

11、种情绪,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变化,从而表现出感情的进展。例如,第一章开头写道“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则写道“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2)在每章的后六句具体描写思归之情时,表达形式也有所变化。比如,第一章作者仅仅说,到了年底,还回不了家并抱怨,是顦狁害得他有家难归。而第二章则说他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的驻地不确定,连捎个家信也不

12、可能”。第三章,眼见已到十月小阳春了,回家还是没有指望,戍卒不禁发出痛苦的呻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显然,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这种反复吟诵,渐次深入的方式,让读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着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4(1)提示:诗句所表现的是处在热恋中的女子别后对男子的朝思暮想。女子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她焦灼不安地盼望着与自己心爱的男子见面,等待着婚期的到来。看不见氓,就伤心落泪;看见了,就笑逐颜开。在“不见”与“既见”中,女子的神情跃然纸上,她爱得那样热烈而痴迷。一悲一喜,真切感人,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女子纯朴热情的性格;也为以后的婚姻悲剧及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

13、化埋下了伏笔。(2)提示: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心,怨愤、留恋、痛苦等复杂心情一时涌上心头,但她看清了氓的本来的面目,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变得决绝而坚强,干脆明了。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了女子的清醒与坚强。(3)提示:诗句描写了将士们的战争生活。将帅们驾着车马上路了,戍卒也踏上艰难的征途。他们转战南北,一个月要转移多次,不敢安居。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当他们枕戈待旦的时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宁和平的生活呢!同时,诗句还用了对比手法。拉车的马儿“业业”,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不言而喻,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

14、集薇菜勉强果腹。尽管在这里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4)提示: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诗句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二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自主探究】1提示:观点一:我认为是“士”变心了。情节中“不见复关”对此有所暗示;“士贰其

15、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也显示了这一点。这一切告诉我们,“士”的变化是女主人公最终被遗弃的关键原因。观点二:我认为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情节表现为“抱布贸丝”到“以我贿迁”,“三岁食贫”“渐车帷裳”。“士”骗取了钱财,生活又由贫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钱关系。观点三:我认为女主人公年老色衰是造成她被遗弃的主要原因。最初女主人公年轻貌美,所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心生爱慕之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主人公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2提示: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狁的士兵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