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88738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浇地遥控器推广筹备及实施方案 一、组织架构 组 长 孙仕龙 负责与项目村的协调,实施过程关系氛围营造、迁移、工程改造及建 设等。 李美辰 负责整体推广工作的策划、管控、推进、执行等。组员 董英 负责现场所需物料备齐及监督到位情况,设备软硬件、宣传材料,安 装、调试及运行保障等。 马丙杰 负责现场讲解智慧三农未来服务,主题:摒弃传统的田间作业方式, 天一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远程遥控灌溉功能,未来即将实现测土配肥及产业链托管式的集约化经营,测土配肥的好处及生物有机菌肥的优势。毕海超 负责实验设备的现场调测运行正常张玉萍 保证现场宣传片的循环播放孙文月 二、核心主题 “用科技改变农民生活,用智慧造

2、福三农”、“智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 三:产品名称及介绍 1、产品名称 智能浇地“遥控器”(分类:老年型、智能型) 2、介绍(统一话术): 来自唐山天一合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属于海森的集团分公司,海森做设备,天一合延伸做现代农业服务。使用的智慧三农专属套餐,由电信统一收费。智能遥控浇地遥控器在灌溉过程中给农民带来的便捷:省钱、省时、省力、可查询、一键报修、无距离限制、电费不丢失、集团网“0”话费。 智慧三农的未来服务。测土配肥、产业链托管式的集约化经营、农民真正受益。 重点词语:服务站、专家指导、肥料配方、物流配送 测土配肥的好处及生物有机菌肥的优势。精准施肥,肥料利用率高,省钱;生物有机菌肥

3、能疏松土壤,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 四、具体实施步骤细项 1、物料准备:实验设备(集中器一套、箱体2套)、智能机2部、功能机2部、音响麦克充电器、音频u盘、dvd带光盘、宣传页、宣传榜、条幅(带钳子、铁丝等工具) 2、现场布置。村委会悬挂条幅,张贴宣传榜,音响放在村委会门口播放(烘托气氛、造势、谨防丢失、破坏),借用村委会电视机播放dvd光盘宣传片,实验设备及手机软件调试正常运行。 3、人员分工: 咨询处:董英、马丙杰(宣传页在此处发放,向农民做详细介绍) 样机展示处:毕海超、孙文月(引导农民自己尝试开关井) 宣传视频及音频的播放:张玉萍(保持循环播放,避免丢失损坏,现场拍照或视频作为以后的素材

4、) 第二篇: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实施方案全国基础教育“名师、名校、名校长”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推进思路 “办名校、塑名师、出名校长”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发展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具有基础性、示范性、激励性的特殊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一20XX)关于建设高素质队伍、办优质学校的战略任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亟需在战略层面进行战略谋划,对区域教育的总体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优质教育发展路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更需要明晰学校发展目标、了解影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确定学校发展的措施和

5、实施阶段,最终达到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实现优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为帮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优质教育战略规划、各级学校实现优质教育发展目标,巜全国基础教育“名师、名校、名校长”之成长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立足自我与放眼世界的统一。理论层面,凭借课题专家组和中央教科所的教育及科研专家,定位高远、视野开阔、融合中西,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证层面,课题组汇聚了国内一线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名校校长、教育专家,立足一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保证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权威性;操作层面,课题组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和创新现代教育管理思想,

6、搭建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转化,实现课题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课题组采用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研究中实践,实践中总结提炼,使研究主体率先受益提升,产生示范效应。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开展课题研究,诊断研究主体存在的问题,提取课题研究的价值点。通过总课题对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研究,在调查、梳理、总结和吸取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特征、标准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加速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区域、学校发展的因素,提取课题研究的价值点,进行深度研究,提供解决方

7、案,促进区域、学校的快速发展。 1/8 2.设立课题组秘书处,协调课题组与区域、学校的有效互动。 负责落实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和任务,负责与子课题承担机构、课题实验基地、课题成员校的联络、沟通、组织工作,并协调各部门机构的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和推广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专家指导组、理论研究组、实证研究组、课题实验基地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同步协调。 3.设立子课题,建立课题实验基地,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针对区域特征和当地教育战略规划,设立子课题,选择区域内一些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小学,作为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的实验基地,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施名校、名校长、

8、名师建设工程,积极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探索如何促进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及提升层次的战略和策略。 各申请子课题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及未来发展需要,可以从以下课题中选择适合的子课题进行申报,同时也欢迎自立子课题申报。(1)学校选修课课程规划与特色学校建设(2)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化研究 (3)学生综合素质目标质量等级标准、检测办法和数学计算的实验研究(4)高中生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研究(5)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究(6)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研究(7)多元智能与教师教学风格研究(8)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个性化教育研究(9)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10)信息时代下的课堂教学创新研究(11)学

9、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研究(12)学生学业规划研究 (13)新时代下学生学业管理的研究(14)教师绩效管理的研究(15)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16)教师队伍管理的研究 2/8 (17)名校长的人格魅力的研究(18)名校长领导能力的研究(19)名校办学特色的研究(20)名校校园文化的研究(21)名师特征的研究 (22)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23)名师教学特色的研究(24)名师精品课的研究(25)名师成长因素的研究 4.开展专题论坛和学术研讨,组织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 通过开设名校、名校长、名师论坛和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的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总结规律,提升认识,促进发展。组织校长、教师参

10、观、考察国内外办学特色鲜明的名校,亲身体验和感受名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策略、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及其成长和发展的历程、经验和教训,开拓视野,相互借鉴交流、取长补短。 5.开展研修培训,加速名校长、名师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举办北京大学基础教育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北京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高级研修班,不仅提升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素养,而且让名校长、名师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传播给更多校长和教师;通过专家引领,专题研究,团队互动,为更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发展和成功创造条件。 6.编辑出版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编辑出版书刊,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其影响力,通过编辑出版中国名校

11、录、中国名校长录、中国名师录和中国名校办学案例集、中国名校长成功案例集、中国名教师教育、教学案例集及中国名校丛书、中国名校长丛书、中国名教师丛书等“名”系列书刊,整合和优化名校、名校长、名师的教育资源,扩大影响力,为更多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子课题研究推进方案 3/8 课题组在坚持实效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下,结合课题组的专业力量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承担子课题研究的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通过专业方式和技术手段了解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因素,作为子课题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借助专家组的理论高度和经验优势,帮助区域进行教育服务设计,在充分遵循区域教育“多元、公平、均

12、衡、优质”的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各级“团队专业培训方案”、构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帮助落实“学校综合管理改进措施”。 帮助制定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 总体思路: 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战略思想和总体目标,以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和战略措施为基本指向,进行战略层面的决策谋划。在系统分析本区域教育外部环境、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把握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条件,确立本区域的区位优势;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超前性和可行性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1.课题组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教

13、育上一阶段发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区域教育未来进行展望,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教育进行总体发展规划布局。 2.课题组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和整合,激发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同时引进更多更好的教育项目和教育资源,充分弥补区域教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区域教育发展的亮点。 3.课题组通过科学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帮助区域教育各方面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帮助教育主管部门重新认识、了解区域教育的现状,明晰区域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帮助构建区域教育质量监管体系 课题组从区域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整体教育需求、现实办学条件出发,开展课题研究。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梳理该区域中影响

14、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的系统化机制,规范教育质量的评价与管理行为,最终实现保障教育质量和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 团队专业培训服务 课题组针对区域管理团队、教育团队及教辅团队现状与需求,提供专业的 4/8 教育培训服务。成立培训组织机构,建立培训激励机制,设计受训团队“五级”、“双通道”的专业发展模式。帮助设计岗位素质能力模型,研发培训课程,组织实施培训,进行课程反馈与评估。 三、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方案 课题基地校成员校综合改进 1.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发展为核心,课题组在对学校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校明确发展目标,了解影响学校发展的主

15、要问题,确定学校发展的措施和实施阶段,最终达到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最终搭建起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 第一,学校背景分析 外部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环境。学校现状及问题分析(swot法):优势、劣势、机遇与不足。第二,学校发展定位与阶段目标学校发展定位;学校办学目标; 学校阶段发展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三,学校文化体系: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 第四,学校特色设计。特色定位特色文化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第五,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和措施保障;第六,影响学校规划实施的因素分析。 2.构建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课题组以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的,以有利于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