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88320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1单元综合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含地图)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9甘肃5月)如右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该纬线圈的切点。完成13题。1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6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则北京时间为 ()A0时B4时C12时D16时【解析】由题干知,A点所在纬线为70,因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则70N以北有极昼现象发生。故A点所在经线为0时,可求出北京时间为4时。【答案】B2若A点位于南半球,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0时,则 ()A正是南极考察的好时机B正是北极考察的好时机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解

2、析】若A点位于南半球且地方时为0时,则南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好时机。【答案】A3若当天测得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则A点的地理纬度可能为 ()A60N B80N C70S D70N【解析】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则2090纬度差,而A点纬度值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和为90,可求出A点纬度为80。【答案】B(2009浙江5月)下图表示6月22日三个不同地点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且这一天两地同时日出。读图,完成46题。4与两地相比,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最少,原因可能是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经度因素 D天气状况【解析】地日出时刻为2时,其理论日照时数应为(122) 2

3、20(小时),但实际日照时数只有8小时,结合选项可知其原因只能是天气状况,如多阴雨天气。【答案】D5地位于地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解析】图示为6月22日三地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关系图,此时由北极地区向南极地区白昼变短,故在的北方,又知这一天两地同时日出且地地方时为2时,地地方时为4时,故地在地的西方,故地位于地的西北方。【答案】C63月21日,当地日落时,地的地方时为 ()A16时 B17时 C19时 D20时【解析】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故当地日落时(地方时为18时),地的地方时为16时。【答案】A(2009吉林5月)读下图,图中表示北半球三地黑夜长度随时间变化,其中甲、

4、丙两日期分别达到极值24小时和0小时。完成79题。 ()A甲时期长江口的盐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B乙时期澳大利亚小麦正值收获时期C丙时期经曼德海峡开往上海的般只正逆风逆水D三地纬度依次为6634N、30N、40N【解析】甲时期北半球昼短夜长,应是北半球冬季,长江处于枯水期,长江口盐度较大;乙时期北半球昼夜平分,且昼越来越长,应是3月21日前后,此时澳大利亚正处在秋季;丙时期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途经北印度洋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答案】A8若黄赤交角变为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纬度值在甲日期将变小B的昼夜更替周期可能变小C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将变小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5、【解析】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将变小。【答案】C9图示时间内长春地区正午旗杆影长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甲地影长最长,丙地影长最短。【答案】B(2010山东日照2月)下图中弧PQ为晨昏线的一段,且与P点所在的纬线圈相切于P。读图,回答1011题。10某游客到达图中Q点时,当地地方时为16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游客刚好看到日出北京的白天可能正逐日变长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季节A B C D11关于Q、K两地的说法,可信的是 ()这天日出时间Q地比K地晚Q地到K地的最短距离要大于3000千米任何时候K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约大于Q地K地与Q地的日影朝向刚

6、好相反A B C D【解析】第10题,已知PQ为晨昏线的一段,且与P点所在的纬线圈相切于P。当游客到达图中Q点时,当地地方时为16时,即为昏线。图示为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南纬20。此时,游客刚好看到日落,北京的白天可能正逐日变长,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但此时不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季节,因为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第11题,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日出愈晚,故这天日出时间Q地比K地晚。Q地到K地的最短距离要小于3000千米。任何时候K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Q地。K地与Q地的日影朝向相同。【答案】(2009湖南5月)下图是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215

7、题。12此刻,北京时间是 ()A3:20 B9:20 C15:20 D21:20【解析】读图可知,此时110W上的太阳高度最大,即该线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应比该经线早15小时20分,即此时北京时间为次日的3时20分。【答案】A13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 B5N C15N D2326N【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纬线圈此日正好发生了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为30,75N及其以北地区发生了极昼,由此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5N纬线上。【答案】C14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A634 B826 C2126 D2134【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上的最

8、小太阳高度为0,该纬线位于北极圈以北826,因此其最小太阳高度是826。【答案】B15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解析】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分析判断出,甲、乙两点的球面最短距离约跨15230,则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3300千米。【答案】B(2009南昌3月)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1619题。16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解析】EF方向地势逐渐降低,而MN方向显示中间高、两侧低,说明该地是山脊,且EF分别

9、是山脊的顶部和底部。【答案】B17地比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解析】从乙图可看出OE段坡度小于OF段。【答案】B18地位于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地位于OF段,地位于ON段,则段位于地的东北方向。【答案】A19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解析】水体流动方向是沿垂直等高线方向,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上面分析,EF是山脊且E为顶部,则等高线数值由E向F方向降低,即由西向东降低,则位于ON段的地垂直等高线的方向为西北向东南。【

10、答案】D(2009黄冈5月)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2023题。MN20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BM、N位于同一纬线上CM与N的纬度值相等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解析】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则MN经度差为180;新年伊始时M点是太阳直射点,则N点为北半球与M点纬度数值相等、经度差为180的一点,故选C项。【答案】C21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时,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时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小时【解析】MN线位于

11、晨昏线上,M点地方时为8时,N点地方时为20点且位于昏线上,则N点日出地方时为4点。M点位于晨线上且地方时为8点,则昼长小于N点;C、D两项无法确定。【答案】B22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且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26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CM点处于极昼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解析】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M点与晨昏线距离最近,M点太阳高度为326,处于极昼期,N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答案】D23若MN线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线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 ()

12、A北京时间为8日8时 BM点的经度为180C伦敦夕阳西下 D悉尼港灯火通明【解析】根据题中所给信息,通过N点的经线为180经线,通过M点的经线为0经线(0时经线),则北京时间为8日8时。【答案】A(2009岳阳3月)如下图为地球公转情况,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EFG为晨昏线,据此回答2426题。24图示所反映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3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解析】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则图中中心点为北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则太阳由公转轨道一焦点向外照射地球,图中EFG为晨昏线,即图中昼部分为G向东至E部分,则北极圈内为极夜。【答案】D25若此时我国某地物体的影子长恰好为一天中最短,则该地位于上海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解析】此时我国某地物体的影子长恰好为一天中最短,即该地正是正午;图中显示105W为0时,则75E为12时,正是正午;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上海西北。【答案】A26一年中当甲、乙两地昼长的差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则下列现象一定不存在的是 ()A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开始减小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异逐渐减小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解析】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长差为0,达最小值;此后,无论太阳直射点向南或向北半球移动,甲乙两地昼长差都将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