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1KB
约36页
文档ID:547875228
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_第1页
1/36

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五年六月八日前 言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地处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保定下团洲,东北距芜湖市中心约23Km,东距芜铜铁路和公路分别约为12.5km和8km,距电厂铁路专用线接轨站——芜铜铁路峨桥站约13.8Km,西北距长江大堤约0.05Km,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公司规划容量2×660MW+2×1000MW,原定分两期实施现有一期工程2×660MW机组以煤为燃料,采用一次循环供水方式,两台机组分别于2008年6月和2008年12月建成投产,现有员工约340人为缓解华东和安徽省电力的紧张局面,减轻华东地区煤炭运输压力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繁重的电源建设任务,加强一次能源煤炭向二次能源电力转化,充分发挥安徽能源基地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拟扩建二期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在场地上留有继续扩建的可能性2005年8月20日,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原拟建二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6年4月,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出《华电芜湖电厂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6年10月3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华电芜湖电厂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环审[2006]538号)对原拟建二期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因至今尚未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原拟建二期2×1000MW扩建工程并未开工建设2014年12月29日,国家能源局以国能电力【2014】573号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安徽省2014年火电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复函》将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纳入安徽省2014年度火电建设规划,并同意二期工程开展可研、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前期工作虽然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建设性质、地点及生产工艺未发生改变,但因环审[2006]538号文件(2006年10月31日发布)已满5年,且项目建设规模由以前的2×1000MW调整为1×1000MW,为满足目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污染及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也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需重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015年1月16日,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正式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目前,《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有关规定,现特向社会公布《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二期1×1000MW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众参与公告1.现有一期工程概况及污染源分析1.1现有一期工程厂址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厂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保定下团洲,三华山干灰场位于厂址东南面约8公里处,公司厂址及三华山干灰场地理位置见图3.1-1根据原一期工程可研方案,一期工程建设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2004年12月3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4】504号文《关于华电芜湖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兆瓦)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对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05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05]2856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华电芜湖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对该工程进行了核准。

后来在初步设计阶段,业主从进一步节能降耗角度考虑,将一期工程建设规模由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调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2006年1月17~19日,《华电芜湖电厂一期(2×660MW)工程初步设计》通过国家电规院组织的专家审查会2012年2月9日,安徽省能源局以皖能源电力【2012】17号文《关于公布10万千瓦以上现役公用燃煤火电机组铭牌功率的通知》对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现有一期工程规模予以确认公司一期工程2×2060t/h燃煤锅炉配2×660MW发电机组,每台锅炉配两台除尘效率不小于99.9%的两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一、二电场配置高频电源配),并采用脱硫效率不低于95%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有GGH,取消烟气旁路),2台锅炉共用一座高240m钢筋混凝土烟囱排放烟气一期工程2台660MW机组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分别于2008年6月和12月建成投产,分别于2008年9月8日和2009年1月21日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2008年1月,公司煤码头开工建设,2009年5月煤码头投入试运行,2009年11月19日通过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2013年3月~2013年9月,公司一期工程1#机组及2#机组脱硝、除尘及脱硫技改工程先后开工建设。

2013年11月4日,1#机组脱硝、除尘及脱硫技改工程投入试运行; 2013年12月2日, 1#机组技改工程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2014年4月4日,2#机组脱硝、除尘及脱硫技改工程投入试运行;2014年5月5日,2#机组技改工程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1.2一期工程灰概况一期工程三华山干灰场位于厂址东南侧约8公里处,是由三华山、老山等山头所围成的一处山谷灰场,出口朝西北方向灰场内最低处标高约为13.7米,山顶高程在66.3~138.2米之间,灰场周围植被良好,主要为灌木及杂树三华山干灰场是由三华山、老山等山头围成的山谷灰场,区域表层土层为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粘土层,渗透系数大于1.0×10-7cm/s,不满足标准要求,需采取人工防渗措施三华山干灰场包括灰场、管理站、喷洒泵房、蓄水池以及厂外运灰道路等,总占地面积26.5hm2(约397.98亩),其中灰场占地约22.64hm2(约339.58亩)1.3工程与设备概况1.3.1生产工艺一期工程煤场中的煤通过输煤栈桥至碎煤机室,再由磨煤机磨细后喷入锅炉炉膛燃烧,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送往汽轮机作功,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电能由输电线路送往用户汽轮机排汽经凝汽器冷凝后,凝结水再返回锅炉循环使用,凝汽器的冷却水(温排水)通过排水沟排至长江锅炉烟气经静电除尘、脱硫及脱硝处理后通过高烟囱排往大气出渣采用水力出渣,渣水混合物经脱水仓脱水后综合利用,清水回用除尘器的灰用仓泵送至干灰库,供综合利用或汽车输送至三华山干灰场1.3.2主要设备概况公司现有一期工程主要设备概况参见表1表1 公司现有一期工程主要设备概况项 目单 位现 有 一 期 工 程1#机组2#机组出力及开始运行时间出力MW660660时间年2008年6月2008年12月锅炉种类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蒸发量t/h2×2060汽轮机种类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型号:TC4F-40)额定功率MW2×660发电机种类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汽轮发电机额定功率MW2×660烟气治理烟气烟气量1029.5Nm3/s空气过剩系数1.42(除尘器出口)烟气温度78oC(烟囱出口)脱硫措施种类/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有GGH,取消烟气旁路)脱除效率%≥95烟气除尘装置种类两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一、二电场配置高频电源)效率%99.9%NOX控制措施方式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安装低氮燃烧器、采用分级配风方式)的基础上进行SCR烟气脱硝,脱硝还原剂为液氨,脱硝效率为80% 。

效果mg/m3<90烟囱型式二炉合用1座钢筋混凝土烟囱(1#)高度m240出口内径m9冷却水方式及流量冷却方式直流冷却m3/s44.29废水处理经常性废水酸碱中和,处理能力100m3/h非经常性废水絮凝、澄清、调整pH,处理能力100m3/h输煤冲洗水沉淀、过滤,澄清水回用脱硫废水一期脱硫岛内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含油废水油水分离,油回收,水去输煤系统生活污水生化处理,2×10m3/h(1用1备)固废处理处置脱硫石膏经脱水后由密闭汽车运至综合利用地方;不能综合利用时,脱硫石膏由汽车送至三华山干灰场分区贮存一期工程灰渣产生量63.2×104t/a,脱硫石膏产生量10.6×104t/a,目前全部作为水泥及建材生产原料外售废脱硝催化剂产生量约12t/a,将交由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妥善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卫生处置噪声治理针对主要噪声源采取相应的隔声、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1.4燃料及其储运情况一期工程所需燃煤主要从省内的国投新集、淮南矿业、淮北矿业及皖北矿业等四大煤矿集团公司采购,而国投新集和淮南矿业煤炭占来煤量的80%以上,淮北矿业和皖北矿业仅占来煤量的10%,其余通过市场采购,燃煤硫份(Std)约0.5%左右。

目前,公司一期工程建有运煤铁路专用线及卸煤码头电厂现有一期铁路专用线自厂址东南侧的芜铜铁路峨桥站引接,从厂区的西南角进入厂区,正线全长13.8km,设计煤运输能力为30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如下:专用线等级 工业企业Ⅰ级正线数目 单线牵引种类 DF7D限制坡度 6‰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600m,困难350m一期工程投运之后,因水路运煤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2009年5月公司建设了一座可停泊两艘5000t货轮的卸煤码头该卸煤码头平台长254m,宽18.5m,码头上卸船机轨距14m,有3台800t/h桥式抓斗卸船机,年卸煤能力180万吨水平运输为2条1.4m皮带机,带速3.15m/s该码头通过输煤栈桥与现有一期贮煤场相连输煤系统一、二期共用一套卸煤系统,其中贮煤场部分分期建设输煤栈桥一期从主厂房固定端进入煤仓间,二期从主厂房扩建端进入煤仓间现有贮煤场容量按一期二台炉18天耗煤量设计,煤场总长220m,总宽110m,煤堆高14m,分1#、2#二个煤场,纵向并列布置2#煤场上设一座跨度112m、长度60m的干煤棚,其有效容积能满足2×660MW机组燃用3天的耗煤量约3.5万吨。

根据近年统计结果,公司现有一期工程燃煤量为约291.71万吨/年,其中180万吨/年江边卸煤码头运输进厂,其余通过铁路专用线运输进厂1.5水源及用水量公司位于长江南岸岸边,长江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现有一期工程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冷却用水均取自长江一期工程布置有两个钢结构蘑菇状取水头,一个梯形断面八字形明渠排水口,排水口位于取水口下游约450m处一期取水头部末端距离长江大堤340m,排水末端距离大堤为310m左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