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87182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常用进制数名称表示付号基本代码符号进位规律十进制D0,1,2,3,4,5,6,7,8,9逢十进一二进制B0,1逢二进一八进制O0,1,2,3,4,5,6,7逢八进一十八进制H0,1,2,3,4,5,6,7,8,9,A,B,C,D,E,F逢十六进一十进制数与R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任何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把该数按位权展开,直接求和计算即可。反之,十进制数要转换成任何R进制数,对整数部分采用“除R取余”法,对小数部分采用“乘R取整”法。温馨提示:十进制整数部分转换为R进制时,先得到的余数是低位,后得到的是高位;十进制小数转换为R进制时,按照取出的整数部分

2、的先后顺序依次作为R进制小数点的第一位、第二位十进制数存在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R进制中也同样存在,在进位转换时,精确到所要求的位数即可。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部分从右至左,每三位一组,最高位不足三位时,左边补0;小数部分从左至右,每三位一组,不足三位时,右边补0;每组对应一位八进制数。反之,八进制转换为二进制也成立。同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部分从右至左,每四位一组,最高位不足四位时,左边补0;小数部分从左至右,每四位一组,不足四位时,右边补0,每组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十六进制

3、转换为二进制也成立。转换规律:一个十进制整数N(N1),如果它等于2的i(i0)次方,那么数N转换为二进制数W的代码结构为“1”加上i个“0”。一个十进制整数M(M0),如果它等于2的j(jv0)次方,那么数M转换为二进制数X的代码结构为小数点后|j|-1个“0”加上“1”。信息的存储单位信息的存储容量单位常表示为b、BKBMBGBTB等。b(位)内存中的最小单位。B(字节)计算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储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二、非数值信息的表示1、ASCIIASCII码包括09共10个数字、52个大小写英文字母、32个标点符号和运算符,以及34种控制字

4、符(如回车、换行等)。一个字符的ASCII码通常占一个字节,由七位二进制数编码组成,所以ASCII码最多可表示128个不同的符号。一般将ASCII码的最高位置“0”凑成一个字节。2、汉字编码国标码共对6763个汉字和682个图形字符进行了编码,其编码原则为: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机内码:为了避免ASCII码和国标码同时使用时产生二义性,大部分汉字系统都采用将国标码每个字节的高位设置“1”作为汉字机内码。三、计算机的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计算机的基本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

5、逻辑判断能力强3、计算机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按规模分类电子计算机从规模上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最早)信息处理(最广泛)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CAI辅助教学、CAD1助设计、CAT辅助测试、CAM辅助制造)人工智能四、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冯诺依曼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可概括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从主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2、计算机指令与指令系统指令是指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是程序执行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称为这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不同种类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的指令数目与格式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