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三字经》.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786056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三字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下《三字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下《三字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下《三字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下《三字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下《三字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三字经》.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一)经典国学再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我是小助手1.初:人生之初。2.性:品德,道德。3.本:本来,原来。4.性:天性。5.习:性格。6.苟:如果,假使。7.迁:改变。8.道:方法。我是小翻译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格也相差不多,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所受的教育有差别,人的性格习惯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孩子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天性就会改变。教育有许多种方法,可是最重要的要专心致志,能够坚持长久。考考你的智慧1.请你用直线在选文中画出一组反义词。2.“性乃迁”的意思是( )A.天性就会改变。B.性格就会迁移。C

2、.天性会迁移。3.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请你在下面说法合适的后面的括号中打“”。(1)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致志,一刻也不能放松。( )弘扬传统文化田子退金孩子如果不能好好教育,天性就会发生改变。教育孩子,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宰相叫田子。他做了三年的宰相,他不做宰相之后将他当宰相的三年间得到的两千两黄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田子:“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黄金的?”田子说:“这是我当官所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吗?你这个样子做官,不是我所期望的。孝顺的儿

3、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作家的大臣,不忠诚,那么也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你把这些金子拿走吧。”田子惭愧地走出家门,接着,他去齐王那里退还了黄金,还请求让自己进监狱。齐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惠,有大义,就免了田子的罪,再次任命他当宰相,还把黄金赏给了他的母亲。从此,田子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喜爱。这个故事就教育我们因为后天的环境,我们的天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二)经典国学再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我是小助手1.孟母:孟子的母亲。2.邻:邻舍。3.处:居所。4.机:特指织布机。5.杼:织布机上牵引线

4、的梭子。6.义方:好的方法,家教。7.名:姓名后名声。我是小翻译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快要织好的布来教育孟子,告诉他做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就不能做成功。五代时,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美名远扬。考考你的智慧1.文中讲述了哪两个人教育孩子的故事呢?选一选。( )A.孟子和窦燕山 B.孟子的母亲和窦禹钧 C.孟子的母亲和窦燕山 D.孟子和窦禹钧2. 选文中最后一行的“子”指的是( )。A.孔子B.孟子。C.窦燕山的孩子。3.根据选文,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孟子的母亲做事

5、情不能坚持到底。( )(2)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能够好好学习,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3)窦燕山有三个孩子。( )(4)文中的“窦”是窦禹钧。( )知识链接我国古代十分讲究礼制,家庭有礼,官府有礼,堂上更有礼,所以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孟子小时候在学堂里,除了识字外,还要学习揖让揖退,这些都是朝堂上的规矩,比作,姿势都有规定,不合礼制轻者斥责,重者处刑。弘扬传统文化孟母三迁在老师和家长严格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理解,因为这是为我们好,让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孟子小时候和母亲住在一块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想:“不行

6、!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搬到集市,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想:“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次他们家的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子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子送去上学。有一天,孟子逃学了,母亲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子玩够了回来,母亲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

7、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她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快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孟子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子心里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严格要求,这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三)经典国学再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是小助手1.教:指家庭教育。2.过:过错。3.教:老师的教育。4.严:教育的方法。5.师:教书先生。6.惰:懒

8、惰,懈怠。7.宜:应该,适当。8.幼:幼年,小时候。我是小翻译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却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如果对学生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对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考考你的智慧1.“非所宜”中的“非”是什么意思?( )A.不 B.错误 C.是非2.请你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幼( ) 松( )3.关于选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需要家庭和老师的教育。B.教师教育孩子要严格。C.我们小孩子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这样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神童变庸人“幼不学,老何为?

9、”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北宋的时候,有个人叫方仲永。他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一首诗,写得非常好。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当地的人们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出钱请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出席各种宴会,不让他学习。渐渐地,他的学业荒废了。方仲永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了;又过了七年,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才华已经完全消失了,他的学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光凭

10、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后天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每位小朋友都要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着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好好学习。(四)经典国学再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是小助手1.玉:指美玉。2.琢:指雕刻玉石。3.义:指忠孝礼仪之道。4.子:指人的后代。5.方:正当,正值。6.师友:良师益友。7.礼仪:礼节。我是小翻译美玉如果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努力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和知识,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好的师和有贤德的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道德。考考你的智慧1.“一只狗

11、,四个口。”这个字谜说的是哪个字呢?请你在文中用直线画出这个字。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玉石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美好的玉器。( )(2)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懂得道理和知识。( )(3)我们要好好做父母的儿女。( )3.这个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你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魏照学师亲师友,习礼仪。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东汉末年,有个书生,叫魏照。他从小就立下大志,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当时的郭泰学问高深,为人处世很有分寸,许多人都争着拜他为师。魏照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拜了郭泰为师,还把行李都搬到郭泰家里,整天和魏照形影不离。郭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搬过来住。魏

12、照说:“我不仅想向您学习知识,还想向你学习礼仪规范。经常和您在一起,我就可以观察和模仿您的言行,学习您为人处世的品德。这样一来,我就知道如何待人接物了。”郭泰听了很感动,就更加尽心地教授他知识。后来,魏照果然成了一位博学高尚的大学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亲近良师益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可以让我们学得知识和道理。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五)经典国学再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是小助手1.香:黄香,字文强,东汉时江夏人。2.龄:年岁。3.温:温暖。4.执:做,遵守。5.融:孔融,汉时鲁国(今山东)人。6.弟:

13、同“悌”,指弟弟敬爱兄长。7.长:兄长。8.知:知道,明白。我是小翻译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亲,冬天给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驱赶蚊虫。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考考你的智慧1.根据选文,连线。让梨给哥哥吃 黄香给父亲温席 孔融2.你觉得黄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下面说法最合适的是( )A.孝顺 B.聪明 C.惹人怜爱3.你觉得孔融让梨给哥哥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呢? 弘扬传统文化黄香温席东汉的黄香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懂事也非常孝顺父亲

14、。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他给父母搭好蚊帐,把枕头和席子用扇子扇的凉了,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了,才请父亲睡觉。冬天的时候,天气非常寒冷,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使父亲的被窝变得温暖,让父亲睡得温暖。渐渐地,黄香的故事就流传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六)经典国学再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我是小助手1.悌:尊敬兄长。2.次:指次一等。3.见:眼睛看见。4.闻:耳朵听到。5.数:数目。6.文:文字,文理。我是小翻译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考考你的智慧1.“首”的意思是( )A.首先 B.重要 C.头2.根据文中的说法,“孝悌”和“见闻”哪个更重要?( )A.孝悌 B.见闻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十个一百是一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