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标要求】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事实;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分析一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一、 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1917年4月)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富翁增加了一万七千人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材料三:由于英国的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猛跌,几至于无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出口增长了4倍(8.24亿美元到32.14亿美元),协约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务国。
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在一起,再也不能隔岸观火,而是伺机而动 材料四: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材料五:1917年1月17日当时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加密的电报,2月23日,密电内容揭开了: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一战初期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一战双方形势不明朗化,参战不利于国家利益美国借中立大发战争财问题探究一:根据材料归纳美国为什么选择一战后期参战?其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原因: 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因协约国实力削弱(美担心俄退出一战)而受到损失。
根本目的: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问题探究二:美国参战产生什么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①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美国对德宣战后,先手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失败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③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2)中国参战(1917年8月) 府院之争: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是否参加一战的争斗,实质是美日在中国利益的争夺 (北洋政府参加一战并不是自主决策而是受到列强影响)“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法国福煦元帅---参战方式:14万劳工参战,挖战壕,运弹药,修路架桥,埋尸体中国参战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3)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俄国退出一战俄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材料一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1/3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骤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俄)帕莱奥洛格《一位大使的回忆录》材料二 :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气,我们只有胸膛材料三 :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胜过子弹…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退出一战的原因?①俄国的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没有经济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
②落后的沙俄,国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③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一起了革命 ④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退出一战有力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二、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的垂死挣扎------西线战斗(苏俄退出一战提供契机,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损失70万人,元气丧尽,再也无力进攻 2、协约国的反攻-----同盟国瓦解1918年7月,战争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将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带…9月底,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德军节节败退,西线崩溃…随后,协约国在巴尔干开始反攻,保加利亚投降……10月土耳其士兵自动放弃阵地,土耳其投降……奥匈帝国瓦解,11月投降…..同盟国土崩瓦解… 3、德帝国的崩溃1918年11月3日基尔水兵起义11月9日,爆发总罢工;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共和国成立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大战结束探究问题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力量的对比2、战略失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重重: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外交由国家利益决定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在美国带领下,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