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85855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荔枝图序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荔枝图序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图序 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荔枝图序【教学目的】1、学习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3、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教学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通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试着串译课文.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介绍水果的资料。【相关资料】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副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

2、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设计方案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画图)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荔枝的妙,在杨朔的荔枝蜜也曾有过,苏东坡的惠州一绝也有此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

3、杜牧的过华清宫中就是讽刺这一现象,但我们能从中可看出荔枝保鲜不易的特点。而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 本文是作者为荔枝图作序,其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有答案吗? “盖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最后一段) 齐读最后一段,并请一名同学串译成现代汉语。2. 检查预习 通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帷wi 枇杷 p pa 缯 zng 绡 xio 瓤 rng 醴 l酪 lo 四人一小组,试译课文,将不明白的字词句举手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老师巡视辅导。华:hu 花叶如桂,冬青:叶子好象桂树的叶子,冬天也绿。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

4、过了那些东西。3. 齐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讨论出说明顺序。(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顺序:由外到内,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由整体到句,从树的形状。4.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5.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语言生动形象,这是为什么呢?举例说说。(明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6. 小结课文。三. 拓展训练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

5、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2交流作品。3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板书设计 外形:产地、形状、叶、花(略) 果实:朵、核、壳、膜(详) 由外到内 保鲜:(详)设计方案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 播放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片断,导入课文。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投影有关文字材料及图像。 三、整体感知 1、 听朗读:听清字音,借助工具书查清生字。(投影仪显示) 2、 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扫清词语障碍,帮助理解大意,便于展开讨论,启迪个性化思维。(投影仪显示)【以上学法指导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四、探究学习,研讨内容 1、 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荔枝

6、?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第二段: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以上问题用投影打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问题分析依次用投影打出。 五、师生互动 看图片,品语言,用文中最恰当的句子来概括图片内容。用投影打出图片。 树形团团如帷盖 朵如葡萄 实如丹,壳如红缯 核如枇杷 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荔枝图序,这篇文章说明了荔枝的知识,着重描述了荔枝的形态,用了很多比喻,说明语言简洁而又形象生动,使人如睹其物。 七、作业 1、明代徐渤咏荔枝膜诗中写道: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你能说说这两句诗是写什么场景的吗?

7、2、根据你的观察,写一篇说明一种水果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相关链接作品简析。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 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文章先交代荔枝的生长环境,再对荔枝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具体地描述说明。开篇以“荔枝”二字领起、点题,统领全文。然后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

8、方面由大到小,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对其独特的外形、特别的颜色、别致的香味的介绍是洋,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及作画的时间,作画者,主持作画人及作序的目的的介绍则是略。 文章介绍荔枝的特质颇具特色。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他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种物体作比,由树形到树叶、花朵、果实;再具体详尽地重点介绍果实的内核、外壳,果实壳内的薄膜,果熟的肉质,果实的浆液等。读者完全可以借助帷盖、桂、橘、丹、葡萄、楷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10种熟悉可感的东西,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象,对比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害、如见其形、如

9、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荔枝图序上课实录执教:张国生师(打开课件,显示课题页,背景音乐:古筝曲禅院钟声)上课之前先讲个故事。拿破仑去下属的一个团视察,检阅时,团长把高大威武的士兵都排在前面,把老弱病残排在后边,以显示是威武之师。拿破仑检阅完了问:“团长先生,为什么我看到的都是高大威武的啊?”“报告元帅,我是卖苹果出身。”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理论,叫“卖苹果理论”。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卖苹果理论”是怎么回事?生就是卖苹果时把好的、又大又红的摆在上面,又小又涩的藏在下面。师把这一理论用于做人,该怎么办?生扬长避短。师对。生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长处。师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那么缺点、短

10、处呢?生藏起来。师藏得久了,缺点就生没有了。师就只剩下优点和长处了。大家看,舞台下边那么多人,其中许多是语文教学专家,都是来买咱们的苹果的。(大笑)下面上课。2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你们见过我吗?生没有。师那么我作个自我介绍:(幻灯片)张国生,一个致力于“大语文教育”的人。(指会标)咱们这个会就叫“大语文与新课程研讨会”。什么叫“大语文教育”?上了这一课就知道了。先提一个问题:什么叫“学问”?生就是知识。才华本领我听说肚子大的人有学问。(笑)师有个词叫“满腹经纶”,但肚子里装的是啤酒不能叫有学问,得装“经纶”。生学问就是勤学好问。师我非常欣赏你这四个字:勤学好问。生字典上说是各种

11、系统知识。师我非常赞赏你的学习方法查字典,独立获取知识。字典,是我们的好老师,不见面的老师,有人说,是“装在口袋里的老师”。老师的意见,(幻灯片)学问:(1)各种系统知识新华词典如是说;(2)学会问。这是谁说的?生老师说的。师不,我是趸来的。说这话的是李政道博士。知道他是什么人物吗?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师中国人的骄傲!就是这位先生(图片)。李政道博士认为,要想有学问,首先要学会问;不会问,就是没学问。我们今天这一课,就是要让你学会问。3下面学习荔枝图序。(图片)见过荔枝没有?生见过。师见过荔枝树没有?生没有。师(图片)这是荔枝的果、肉、核;这是荔枝的“朵”“朵”如葡萄;这是荔枝树树形团团如帷盖;

12、这是荔枝的果肉莹白如冰雪;从这里可以看出荔枝的“个头”。(幻灯片)这是苏东坡写荔枝的诗惠州一绝,请大家齐读一遍。生(读)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师谁能告诉我,“啖”是什么意思?生吃。师“不辞”呢?生不推辞。师也就是“情愿”。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情愿长作岭南人。那可是他被贬的地方啊!荔枝是大受欢迎的佳果。唐玄宗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用驿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于是杜牧写了过华清宫讽刺这件事(幻灯片),请大家读一遍。生(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师老师很高兴你们读成“一j红尘妃子笑”。“骑”是什么意思?生骑兵,骑马

13、的人。师对,一骑快马飞速跑上山来,山上行宫的层层大门一个接一个打开,大家以为是紧急军事情报,结果是什么?生送荔枝的。师荔枝图序的作者是谁?生白居易。师字生乐天。师号生香山居士。师唐代著名诗人。这是白居易的画像(图片)。荔枝图序写于他做四川忠州刺史时。在这里老师告诉大家:荔枝图序文章虽短,只有128个字,却隐含难解迷团。本课学习方法师生换位法。就是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我觉得这方法特有趣,因为前一段看了一个小品,郭冬林演的,叫父与子。谁看过,举手。(许多同学举手)主要特点是什么?生父子换位。师讽刺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家庭教育。不去开家长会。酗酒师总之,是讽刺一

14、个不合格的父亲。我采用“师生换位”,就是想示范一下该怎样做学生,特别是该怎样“问”。今天咱们换位换得合格不合格,得看下面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老师”了:大学生,小老师。请“老师”们开始“备课”(笑)。“备”什么?就是准备应付“学生”的提问。我这个大学生可是有点傻傻的,笨笨的,还有点刁刁的。(笑)我问的问题:1.字词;2.翻译;3.理解。准备三到五分钟。(巡视、指导)(有学生问可不可以商量)不但可以商量,而且提倡商量,这会儿不必受课堂纪律的约束。(有学生在看教辅资料)你真聪明!你会自己获取学问。4(几分钟后)看来“老师”们准备得差不多了,下面“学生”先请教“老师”浅层次的问题,也就是“有疑之疑”。“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鞠一躬,大家笑)请问这位“老师”,“帷盖”是什么东西?生就是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师用在什么地方?见过没有?生我见过,用在车子上面,像伞一样。师哦。“叶如桂,冬青”,叶子如桂树?如桂花?生如桂树的叶子。师你的语言真准确!“华如橘”,就是说它十分华丽,像菊花一样?生不对,“华”是花,花像橘子树的花。师“春荣”,春天很繁荣?生不是,“荣”是开花。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服装配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