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85263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阅读附答案论语杨伯峻在线阅读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2、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说明它们的意思。 (1)_ (2)_ (3)_ 2、第(3)则说明孔子认为能当别人的老师的条件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温故”和“知新”之间的关系? _ 3、谈谈第(4)则对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启示? _ 4、第(8)则中“士不行以不弘毅”的句式是_(A、疑问句B、祈使句C、双重否定句),把它改成确定句式:_。后面两个问句是_ _(A、一般疑问句B、反问句C、设问句),请你把它们改成确定句式:

3、_ _。比较一下它们的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 _ 5、第(9)句仅仅是写自然现象吗?谈谈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_ 参考答案: 1、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比方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觉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厌烦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意思对即可) 2、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学问是不能当别人老师的,肯定要将学问融会贯穿,能在温习旧学问中有所发觉,才“可以为师”。“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即需要独立思索。(意思对即可) 3、“学”与“思”者不行偏废,“学”是基础,“思”是学习进步的途径。(意思对即可) 4、C 士可以弘毅B 仁以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更强,而且发人深思。 5、不是。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方_现象,危难之际方能见真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