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84893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论文常用写作格式1.三大三小式所谓“三大三小式”是就议论文的篇章结构而言。其中的“三大”,是说全文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论部分、本论部分、结论部分;其中的“三小”,是说本论部分一般又由三小层组成,即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全文就形成了匀称的五段式布局。如:邹韬奋的呆气就是很典型的“三大三小式”布局。要真正用好“三大三小式”还涉及到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段头观点句的使用、观点句怎样确立和段内四层式等三个问题.(1)三小层要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议论文是向人讲道理的。怎样才能使论点最鲜明呢?在结构上最好的办法是段头段尾采用观点句。所谓观点句,就是能将这一段,这一层或这一篇文章要

2、说的观点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它要具有提领性、凝炼性和明了性的特点叫人看了这一句就知道这一段的中心。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的作者巴甫洛夫对青年的三点期望,就用了三个段头观点句:“首先,要循序渐进”、“第二,要虚心”、“第三,要有热情。”每一层都是围绕着这个段头观点句展开论述的。观点显而易见,一目了然,读来干脆痛快.段头观点句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巴甫洛夫的三个段头观点句是凭文中论题“希望”二字联系到一起的。使用观点句也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内部联系,注意到它们排列的先后次序。段头观点句主要是用在“三小段”的开头。段尾观点句则是段头句的升华.段尾观点句不仅要和段头观点句在观点上具有一致性,不仅对全段要具有总结

3、性,而且不能是段头句的简单重复,至少要变换一下语言形式,或是换一个新的角度去总结前文的论说。这就如同一束长长的竹竿子,只有头上捆一下,尾上捆一下,才搬运方便。而段头段尾观点句就像这束竹子两头的捆结,将全段提领收束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所谓的结构紧密。就包括了这一层意思。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是名家常用之法,是论文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它不仅适用于平时应用性论文,更适用于各类考试论文。(2)用分解法和分位法确立段头观点句。所谓分解,就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既互相联系,是中心论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互排斥,各说一个侧面。如“说勤”这个题目,就可以分解出:勤能成才,勤能补拙,勤

4、能致富等。再如“谈贡献”这个题目,可以分解出:贡献是社会存在的需要,贡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贡献不在大小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分解法是把中心论点拆开来看,它关联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从哪些方面确定分论点。所谓分位,就是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来看同一个问题。如说勤,用分位法确定分论点,就可以把它分成“勤”,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丰收”,“勤,对工人来说就意味着丰产”。“勤,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成业”,“勤,对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兴盛.”这四个分论点的思想内容不变,而这个思想内容起作用的几个方面变了。不论分解还是分位,都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当然确立分论点的方法有多种,如:还可以正反论证

5、。只不过这两种方法比较容易为人忽视,所以才提出一谈。在使用时,还可二者兼用。如“贵在自知”一题,就可两法兼用地分析成:“自知可贵在能使人不卑不亢”,“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自知才能长立于不败之地”。其中的“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就采用了分位法确定,其余两个是采用分解法确定的。(3)用段内四层式保证三小层的充实性。一篇习作有了全文的三大层和本论的三小层,这只是搭起了全文的架子,充实这个架子主要是在“三小层”上下功夫,即采用段内四层式。“三小层”的段头段尾已各有一个观点句了,这已是两层了。这两层是全段的“骨”,其余两层,才是这一段的“肉”。其余两层或举实例或打比方,或引用一句名言等

6、等。例如谈毅力一文的第二小层这样写道:“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你也许听过帕尔曼那优美的演奏而为之赞叹不已,拍手叫绝.然而你可曾知道,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是从小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没有像许多同命运的不幸人一样,在残疾人福利院度过一生,而是走上了铺满鲜花的舞台,成为举世闻名的小提琴王子。他靠的是什么?毅力,毅力,还是毅力。M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打击。在不幸的重压下,天才、信徒和能人心中都有着一股顽强的毅力,促使他们不屈不挠地奋斗,直到成功和胜利,从而获得幸福.而弱者缺乏这种毅力,以至于被压

7、下苦难的万丈深渊而无法抽身。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用你的毅力去战胜它。当困难向你认输时,你定会感叹道:我飘越苦海的神舟正是顽强不屈的毅力.”(中学生作文文库).这是一段很成功的论说。作者除了运用丰富的知识、灵巧的语言之外,他也成功地使用了段内四层式:第一层是全段观点句,是个纲.第二层是个例证.举帕尔曼那凭毅力来取得成功的实例证明“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这个中心。第三层是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并对它加以阐发说明,从而证明面对不幸,毅力是十分重要的。第四层是照应段头观点句,总结全段。如果这段文字的第三层不采用引用名言论证,还使用实例,不仅行文灵巧度显得稍逊一筹,就连论说的力量也差了不少。

8、因此这四小层中或者举一个例子,引一句名言;或者举一个例子,打一个比方;或者引一句名言,打一个比方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只是上述方法容易掌握,使用率也比较高而已.总之,学会“三大三小式”就可以应付一般的议论文写作了。可以说,它是议论文的通用式.2、(六步成文法)“弓|、析、提、联、深、结”是写好供料议论文的六字诀。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就是引用材料.高考中供材料作文,尤其是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即使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

9、就难以直接联系起来,会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特别要注意的是,材料的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材料的引用不可过长,三五句话,50字即可。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引述时应注意: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

10、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比如: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也不能长,100字左右即可,不能举例。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

11、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注意,论点一定要明确,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最好用判断句,或祈使句.文字要简炼,一两句话即可。表述观点的角度: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4联:“弓I”“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文章水平的高低关键看联的功夫。有的同学思

12、维打不开,只知道就事论事,围绕材料讲了许多废话,结果得不到高分.这里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三四百字,或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5深:深即深入分析,这是使论证深刻有力的最好手段。怎样深入?析原因,说危害,找症结.这是整篇议论文写作的亮点,也是最难点,关键还不在写作技巧上,而是在同学们认识事物的思想高度上,所以平时要多加强学习和训练。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这点,这部分也可以省去,在联的部分多写一点。6结:收尾,总结全文。结尾应该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发出号召强调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当然,运用这种结构时,弓

13、I、议、提、联、深的顺序也可以适当调整。3、议证类的比喻论证三层式。套路特点通篇比喻三层分析本式要求开篇使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喻社会哲理,确立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正面实例来证明阐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各是什么意思.再针对社会现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鉴;进而联系实际,正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套路模式立一一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释列举实例,正面证明中心,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析反面举例,分析弊端。联一一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结一一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套路口诀找准喻体才顺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释二析三联系,深化做结见真谛。4、阐释类的三元归一式。套路特点三元归一假

14、设说理“三元归一”是指文题是由三个概念构成,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又必然能统一起来。如立志工作成功三个概念间凭着互相作用这一点统一起来,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套路模式总一-分析概念,阐释关系,提出论点.分一一逐条证明前文阐释出的关系.总一归结到一点上做结论.解一一解决问题,发出号召。套路口诀开篇分析抓总提,分条证明抓统一。归一作结要严密,号召一定扣主题。5、评析类的开篇见旨条分缕析式。套路特点开篇见义条分缕析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套路模式述一-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评一-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结一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6、批驳类的摆辩商榷式。套路特

15、点对友商榷互相切磋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套路模式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联一一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引一一引名言格言作理论根据。归一一通过归纳推理提出与对方相异的观点即全文中心观点。演一一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把自己的观点发散开去。结一一经过反复论证作出结论,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7、启感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读后感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作文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引用材料要简,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点明每则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第二步是概括出材料的共同之理;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应审思慎导.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这一式是极富实用性的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