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卫气营血证研究进展中医杂志2001年8月第42卷第8期综述温病卫气营血证研究进展王秀莲’主题词温病/中医病机卫气营血证候/病理生理学卫气营血证候/中药疗法清代着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对温病学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后世对此的研究从未同斯过近年来,在传统理论为基础进行阐释发掘的同时,广泛开展临床研究,扩大应用范围,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证的实质和治法的研究,以揭示卫气营血证的本质.现将近10年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l卫气营血证候研究理论研究:谢路认为,卫气营血证候,是温邪所在部位的层次分布,而邪气的浅深,与卫气营血分布的浅探,所涉及的脏腑,器官相一致.卫气营血证的本质是邪热伤阴浅探不同的层次分类,传变以邪热伤阴程度为依据].孟澍江明确指出温病卫分证是肌表脏腑同病,只不过是表证显着,而脏腑病变的症状较隐蔽而已J,对卫分证的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乔富槊提出卫前证概念.认为卫前证系外感热病在典型卫分证出现之前,诸如疲乏无力,全身违和肌肉关节疼痛,食欲减退等各系统的一些相关症状D]马健认为,有必要在卫气营血理论基础上提出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先兆证的概念,为先期用药.截斯病情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出辨别先兆证要立足宏观,参照微观指标,注意其他因素.张文选提出将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解到四分”的程度是不够的.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辨疾病病机由浅入深或由深出浅的动态变化.在辨疾病浅深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思路,即辨”在气在血,在经在络,在络在奇札.实验研究:陈扬荣等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并从治疗学上做了验证,揭示气分证病理变化的实质是邪热炽盛,阴液耗伤.血液癖滞].藏春福对家兔气分证动物实验组与正常组进行了比较,发热净增值(△T),25h体温效应指数(TR1),血小板数(BPC),血小板凝聚率等多项观测指标均具有显着意义;脏器病理形态学出现癖血,出血,微血栓及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的病理改变表明血瘀是气分证的一个病理变化].杨进的研究发现,实验家兔出现营血分证病变后,血液成分及其功能发生显着变化.心肝脾肾脑等脏器在光镜电镜下均发生显着的实质损害.提示营血分汪阴伤的实质远非仅是营阴血液在量方面的减少.而是各种阴液功能严重失常及伴随出现的全身脏腑组织功能障碍及实质损害J马健认为,气营*天津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天津市南开区玉泉路明号(300193)收稿日期:20O0ll15}修回日期:2OO012—2O?501?传变的实质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组织,脏器由功能性障碍向实质损害演变,免疫功能由强转弱,并出现徽循环障碍,血液粘度增高,凝血功能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严重障碍或损害的病理过程一.叶望云等用内毒索诱发家兔全身性施瓦菠曼反应制成温病营血分证模型.认为温病营血分证的实质是感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微循环障碍,多种细胞器损伤和氧自由基的毒害[1o32卫气营血治法研究理论研究:陈宝国认为,在卫汗之可也”是针对卫分证之邪浅势轻,正气有抗邪外出之机.提出因势利导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及卫分证形成的机理,在治疗上必须宣透与清解并用,而清解是祛除卫分证病因的关键.马登尚认为,卫分病变内涉脏腑,运用辛凉解表药同时加用清热解毒之品有利于恢复脏腑功能..张鸿彩,陈建萍等认为,辛凉解表法的实质就含有解表泄热解毒的意义口】4l周永学认为,”到气才可清气”并非单纯重用寒琼,要视病位病情而定.清肺要宣,清胃要散,清肠要通,清胆要疏,清而不闭.凉而不遏,既折其热,叉给邪以出路.龚捷宁等提出,温病气分阶段的肺热证存在血瘀现象是使用清肺活血的立法依据ll樊海等认为,卫气分邪热津伤等因素所致的血牯度增高等不必从血癌论治,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及苦参,生地黄,麦冬也有明显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能对凝血学指标及血流变等指标的异常变化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王乐平也认为,在此阶段.清热透卫的同时宜早施滋阴通癖:.对于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张样幅认为,”透与“转”之意是在清营养阴中兼以宣畅气机,兼以疏解宣达.万海同提出养阴生津具有”滋而能通”的作用,认为邪热入营血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形成热癣的主要阶段,而阴伤是热瘀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灌养阴液能达到消散瘀法,防治热瘀证D.焦一鸣等提出温病营血分证瘀血与出血共同存在是其病理特点,在治疗上除以凉血生津养阴外.祛赛药应选择具有化癖和致瘴双向调节的药物,如蒲黄,牛膝,大黄,三七,苏木,血竭,景天三七,藕节,血余炭花蕊石,茜草等.张文选认为,血分证仅强调热盛动血的基本病机及凉血散血的基本治法还不髂,部分重证温病邪入血分的病机还包括热瘀气脱,治疗应以凉血化瘀益气固脱为法0张学文认为,毒寄交接而血气败坏可见于卫气营血的不同病理阶段,因此清热解毒活血化癀为其治疗大法杜树明等临床研究认为,清热解毒,清气凉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多法联用,多途径投药是温病防传杜变的有效治疗原则和方]王灿辉认为,对截断疗法应掌握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治疗.切不可将截断疗法茼单归纳为在卫分即可清气,在气分即可清营,在营分即可凉血哺].502实验研究:治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用实验f段验证多洼联用的疗效.李勇等用宣肺通腑活血法治疗卫气分发热的研究表明,卫分证两组差异无显着性,气分汪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多数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n.马健通过建屯巴氏杆菌性家兔温病气营传变模型及小鼠模型验证解毒琼营护阴法在阻断温病气营传变中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广泛的药理恬性,通过解热,增强抗感免疫,改善血{寝流变性,阻止DIC发生,保护中枢神经细胞作用,在多个方面和环节上广泛影响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阻断气营传变]戴春福用清营益气液与清营沥对照观察其改善家免营分证症状和降低体温的情况,提示治疗营分证在传统清营养阴治法的基础上加入益气药.可提高疗效,其帆理可能与益气药提高机体免疫作用,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有关0.郭谦亨等建立了邪热壅晡动物病理模型,并观察了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效应,表明茸方有解热抗炎.解痉平喘,降低血钾,降低全血粘度,使血浆比粘度明显改善的效应一.万海同观察了养明生津法及其与化瘀法合用对热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比,对多项指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表明起消散热瘀作用的主要是养阴生津法,而化崭法则起辅助作用03卫气营血临床研究这方面研究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张文选认为,卫气营血辨证除广泛应用于指导外感热病的辨治外,还可用于指导杂病的辩治,且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作用.如清营法及清营汤用于尿毒症等以及久用激素不效的部分免疫性疾病,凉血散血法用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出现血热路磷,热赛互结病机时有显着的疗效-.李春光等将一些伴有全身症状严重的皮肤病分为卫气营血4个阶段进行辨证治疗【儿].陈宪民等将卫气营血辨证应用于角膜炎的治疗,采用卫气营血代表方加有针对性的药物,结果表明,对酥层型角膜炎临床有效率,疗程,视力比较.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口.俞东容,东红等从卫气营血辨治皮肤粘膜综合征,亦取得较好疗效_3”].谢兴文认为,热痹用卫气营血辨证更符合其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热痹的治疗和防止其传变n.此外,徐健众等通过对94例不同证型温病伤阴患者深部体温的临床研究,发现温病伤明患者随卫气营血的发展以及阴津耗伤的程度.探部体温呈逐步升高趋势,表明深部体温可作为温病伤阴研究的一个客观指标.4卫气营血证动物造模郭谦亨等采用接受温病病因条件的复合因素建成了符合临床表现,比较稳定的卫分证,气分阳明热盛证,阳明热结证,邪热童肺证,湿热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和气营血两燔等lo个中医卫气营血动物模型,取得了相关性较强的实验指标,并用相应方剂进行治疗性验证在揭示卫气营血病理机制的实质上.取得一定突破呻-.杨进等通过采用多种攻毒方法进行表证模型的研制,认为采用仙古病毒等接种方法复制的表证模型具有典型性,客观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与临床出现的主要表现相符,较符合表证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宋崇顺等根据TCM.Au.2001.Vo1.42,No.8气营血传变规律和证候特点.用伤寒三联疫苗模拟气分证实验动物模型;用大晒杆菌由毒素模拟营分证实验动物模型两类模型均有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便于研究观察.龚婕宁等用仙台病毒气管注人造模.建立家兔病毒性肺热的模型,家免在体温,外观表现,舌象,肺部x线影像,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血清特异’抗体含量,肺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等指标方面均符合肺热证改变翟玉祥等采用地塞米松,呋哺苯胺酸及大晒杆菌内毒素联合造模的方法.建立温病营热阴伤的家兔病理模型,为进一步探讨温病营分证病理实质和浩疗机理提供r较为理想的实验手段ld=5结语综上所述,卫气营血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卫气营血证的实质和治法的研究,以及临床扩大有效病种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也应看到.卫气营血主症客观化,标准化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对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热瘀,阴伤的病理,在宏观辨识的同时,从微观上寻找一些特异性强的指标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参考文献l谢路.试记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本质与区别中国医药学报,]995.1o门):14一l72盂澍江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医杂志.1988’29(]):10—14.3井富槊外感热病”卫前证基本表现及对策浅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i):74马健试论温病先兆症中国中医急症,1996.5(1):23—255张文选论温病学理{击辨浩杂病.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B)14—17.6陈杨荣.江晒,陈锦芳,等.清气养阴治疗温捕气分证的实验研究.山东中医药』=学学报,1999,23(2):150—1517戴春福.温病气分证血癌捕理,杨进.卫分证运用清热解毒药之我见.山东中医杂志,I995,14(1J):483—484l3张鸿彩.解表法的临床运用与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j)348—349.14陈建萍,张之支.雷载权.辛凉解丧法的再认识.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7):34—36.15周永学.叶天士气营血治法发懒.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5):j一6.16龚捷宁,王灿辉肮风阁.论温病肺热证清肺活血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C2J:8—9.17樊海.孟澍江.温捕血癀辨证的思路与方法.中医杂志,1994,35f11】-683—685中医杂志2001年8月第42卷第8期】8王乐1从现代研究论温病赢的形或厦其治法特点中医研究,1994,7(4):444619张祥福.叶天士卫气营血理论在高热急症中的运用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2426.20万海同.王灿辉.扬进.论阴伤是温病热癀证的主要病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81021焦一鸣.王放.论化瘀与致赢的般向调节药机理.辽宁中医杂志,1994,21(5):230231.22张文选,孟封江.沈凤阁,等温病邪入血丹之热寒气脱证研究中医杂志,1990.31(1):16—19.23申锦林,于为民张学文教授治疗热病急症经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