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783628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施工现状34 右线隧道洞口段总体施工方案44.1 洞口YK33+752YK33770段拱部开挖44.2 洞口YK33+770YK33780段拱部开挖64.3 洞口YK33+752YK33770段下部开挖64.4 洞口YK33+770YK33780段下部开挖65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65.1 超前小导管施工65.2 径向注浆锚管施工75.3 洞口段分区开挖爆破起爆顺序85.4 初期支护工钢施工95.5 锚喷支护105.6 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125.7 左侧C25片石混凝土挡墙基础施工135.8 左侧C25片石砼挡墙墙身施工146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166.1 施工

2、测量166.2 洞口段监控量测166.2.1 监控量测项目及点位设置166.2.2 监控量测仪器和方法176.2.3 监测资料的处理与信息反馈187 主要施工项目质量标准208 质量自检程序209 安全保证措施229.1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29.2 防火安全技术措施239.3 防汛安全技术措施249.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5德胜口隧道南洞口右线偏压小净距洞口段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 #高速公路(六环路德胜口段)工程施工图设计(隧道工程)第#标段设计图纸,右线V级偏压小净距设计资料; 2007年5月15日、5月23日召开的右线隧道洞口工程专题会议纪要; 2007年5月31日设计院和专家进行的设计

3、交底;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类似工程施工经验。2. 工程概况 总体概况隧道洞口位于小虎峪沟深沟内,隧道为左右线分离式断面,左右线隧道合计长2903m。隧道分为明洞段42m,暗挖段2861m。左线隧道长1440m,起止里程ZK33+760 ZK35+200,明洞长27m,暗洞长1413m;右线隧道长1463m,起止里程YK33+737 YK35+200,明洞15m,暗洞长1448m。受山体倾斜影响,左右线隧道洞口设偏压段,左右隧道暗洞洞口开挖边线之间距离仅8.51m,属于偏压小净距段,左线隧道洞口偏压段长度135m,右线隧道洞口偏压段

4、长度63m。考虑偏压影响,右线隧道洞口YK33+752YK33780段变更为级偏压小净距隧道。 地质情况右线隧道YK33+752YK33795段围岩分级为级。经过地层为级围岩,岩层风化为块状,围岩从顶部往下为全风化泥晶白云岩、强风化泥晶白云岩、弱风化泥晶白云岩。通过开挖岩层分析,洞口段局部围岩较破碎,内部夹杂树根、黄土。 洞身设计右线隧道YK33+752YK33+780段变更设计为级偏压小净距隧道,长度28m。超前支护:拱部超前支护体系为直径42mm超前小导管,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单根长度3m,纵向排距1m;拱部范围从拱顶中线往左右侧各55度;每环超前小导管40根。拱背注浆:采用小导管注浆

5、,小导管长3米,呈梅花型布置,环纵间距1.2m1.0m,布设范围为拱部110。范围。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2a工钢、直径22mm连接钢筋、6双层钢筋网、C20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其中工钢纵向排距50cm;右侧22锚杆单根长5m,环向间距1m,纵向排距50cm,梅花型布置,布置范围为侧墙;左侧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单根长6m6.5m;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内外双层布置;纵向连接筋在工钢内外侧按1m间距梅花型布置;C20喷射混凝土厚度30cm。级偏压小净距断面见下图。偏压小净距横断面图 右线隧道左侧挡墙设计为减小偏压,在右线隧道左侧边坡设1.88m厚C25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挡墙基础

6、嵌入深度2.2m;挡墙墙身高度由10m渐变为11m;C25片石砼挡墙设5cm泄水孔,按33m间距梅花型布置,最下面一排距路面60cm。挡墙对应边坡坡面上设L=66.5m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按1m间距梅花型布置;中空锚杆端头伸入挡墙内,另一端伸入暗洞初期支护内。挡墙横断面见下图。右线隧道左侧挡墙横断面图3施工现状右线隧道从2007年4月24日破口进洞,开挖采用台阶分部法,拱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拱部110度环形开挖进洞13m。暗洞口部右侧接腿5榀工钢至起拱线标高,左侧开挖3榀工钢接腿至起拱线标高。拱部110度环形开挖横断面见下图:4 右线隧道洞口段总体施工方案右线隧道洞口28m段左侧地表覆盖层薄

7、,口部围岩偏压;右线隧道洞口YK33+752YK33+780段采用变通的CRD工法施工。隧道洞口总体施工安排:上部环形开挖,待上部开挖进洞45m后逐步进行洞口段左侧边坡中空锚杆和挡墙C25片石砼施工,挡墙施工后开挖下部左侧,左侧开挖6m后逐步开挖下部右侧,最后开挖下部中间部份。总体施工顺序见下图:总体施工顺序图右线隧道暗洞下部开挖至左线隧道明洞起点位置时,左线隧道明洞右侧边坡锚喷支护施工完成后,右线下部方可继续往前开挖施工。洞口段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根据监控量测反馈信息确定,分为仰拱砼、填充砼、下边墙砼、拱部砼四层浇筑,纵向分段长度初步定为6m,将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调整。4.1 洞口YK33+752

8、YK33770段拱部开挖施工方案考虑洞口围岩破碎、洞顶埋深浅,目前洞口已开挖段拱部按110度标高位置环形开挖。变更设计后洞口YK33+752YK33770段左侧边坡增设中空注浆锚杆。该段拱部开挖顺序:掌子面按拱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至拱部110度标高;开挖右侧接腿至水平横撑标高,同时进行左侧边坡上部修坡,施工左侧边坡顶部3层中空注浆锚杆,待边坡上部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后开挖左侧接腿至水平横撑标高,施作水平横撑。洞口18m拱部开挖施工顺序见下图。口部18m拱部开挖步序图 拱部110度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核心土与掌子面距离保持在3m左右,每次爆破时掌子面与3m外的核心土一起爆破;采用弱爆破,周边眼间距控

9、制在40cm。首先施作拱部110度范围内超前小导管并注1:1水泥浆(L=3m、424、环向间距40cm),之后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拱部岩体,安设I22a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拱部110度拱脚两侧各设2根L4m锁脚锚杆,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未设超前小导管对应工钢位置拱部按1.2m环向间距设径向注浆小导管(L=3m、424、纵向间距100cm),注1:1水泥浆,注浆压力不超过0.30.4MPa。 在拱部110度开挖进尺10m后逐步开挖右侧,接腿至变更设计水平横撑标高位置。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2榀钢架内,开挖后立即安设I22a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环向按1m间距

10、、纵向0.5m间距径向打设L5m的锚杆,锚杆端部设锚定板,拱脚位置施作L=4m锁脚锚杆,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逐步往前推进。 左侧上部边坡按1:0.3坡度开挖,施工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纵、环向间距1m,梅花型布置,中空注浆锚杆钻头位置伸入暗洞开挖轮廓线30cm,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钻进后灌注1:1水泥浆;上部中空注浆锚杆施工位置应低于洞内水平支撑高度后,方可进行暗洞拱部左侧开挖。 左侧上部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完成后,开挖左侧,安设I22a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拱脚位置施作两根L=4m锁脚锚杆,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逐步往前推进。 左侧开挖接腿至水平横撑标高后,开始施作

11、水平支撑。清理底部,安设I22a工钢横撑,挂6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安设22连接筋、间距1m,喷26cm厚C20混凝土封闭。上台阶竖向支撑施作时机将根据监控量测信息确定,当拱顶沉降速率连续3天超过3mm/天,或拱顶沉降累计达到30mm,立即加设竖向工钢支撑。4.2 洞口YK33+770YK33780段拱部开挖该段施工方案与洞口段基本相同,洞内拱部110度范围支护同口部18m段,两侧支护改为单根长4m的锚杆,锚杆纵向间距50cm、环向间距1m,梅花型布置。4.3 洞口YK33+752YK33770段下部开挖暗洞上部开挖进洞45m后逐步开挖下台阶,分为左右侧和中部三块开挖。 左侧边坡从

12、上往下开挖,分层施作边坡中空注浆锚杆,之后施作C25片石砼挡墙基础、墙身。挡墙纵向分为两段浇筑,中间设沉降缝。 左侧挡墙施工完,开挖下部左侧,安设I22a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 左侧下台阶开挖6m后从口部开挖右侧下台阶,中间未开挖部份留设宽度3m;右侧开挖后,安设I22a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施作L=5m锚杆,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 右侧开挖进洞5m后逐步开挖下台阶中部预留部份岩体,安设底部初期支护工钢、挂双层6钢筋网、双层22连接筋、喷射30cm厚C20混凝土;安设竖向I22a工钢,工钢上按1m间距设22连接筋。4.4 洞口Y

13、K33+770YK33780段下部开挖左线明洞右侧边坡下部锚喷支护施工完成后方可开挖该段,施工方法同前,下部同样分为左侧、右侧、中部三部份开挖;仅洞内下台阶侧墙左右侧锚杆支护均采用L=4m锚杆。下台阶中部开挖后立即施作竖向I22a工钢支撑,竖向支撑纵向采用22连接筋焊接连接形成整体。5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1 超前小导管施工偏压小净距段拱部设超前小导管支护,小导管纵向间隔一榀工钢施工一环,环向布置范围为中线两侧各55度,环向间距40cm。超前小导管横断面布置见偏压小净距横断面图。偏压小净距段超前小导管纵断面示意图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工序包括钻孔、清孔、布管、封孔、注浆等主要工序。钻孔布管:42注

14、浆小导管长3m,环向间距40cm,人工手持风钻钻孔,孔口偏差不大于50mm,孔深偏差50mm,孔眼长度应大于设计钢管长度,钢管尾部焊箍,顶部成尖锥状,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管上按梅花型布置小孔,间隔20cm,孔眼直径8mm,尾部与工钢焊接连接。注浆:小导管安设检查后,孔口处焊接注浆套管和闸阀,之后进行注浆,闸阀控制注浆量;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浆液采用水灰比1:1的水泥浆;遇窜浆或跑浆时,则采取间隔1孔或几孔灌注浆液。5.2 径向注浆锚管施工偏压小净距段拱部未设超前小导管对应工钢侧面设径向注浆锚管,424锚管单根长3m,纵向间隔一榀工钢施工一环,锚管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m,梅

15、花型布置,布置范围为中线两侧各55度。径向注浆锚管纵断面见下图。偏压小净距段径向注浆锚管纵断面示意图径向注浆锚管端部与工钢焊接连接。径向注浆锚管施工作业工序包括钻孔、清孔、布管、封孔、注浆等主要工序。钻孔布管:42注浆小导管长度3m,环向间距120cm,人工手持风钻钻孔,孔口偏差不大于50mm,孔深偏差50mm,孔眼长度应大于设计钢管长度,钢管尾部焊箍,顶部成尖锥状,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管上按梅花型布置小孔,间隔20cm,孔眼直径8mm,尾部与工钢焊接连接。注浆:锚管安设检查后焊接注浆套管、安设闸阀,进行注浆;注浆压力0.30.4MPa,浆液采用水灰比1:1的水泥浆;遇窜浆或跑浆时,则采取间隔1孔或几孔灌注浆液。5.3 洞口段分区开挖爆破起爆顺序洞口段埋深浅、围岩相对破碎,开挖采用弱爆破。整个大断面分为五个部位开挖爆破:拱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核心土开挖、下台阶左幅开挖、下台阶右幅开挖、下台阶中部开挖。爆破采用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电雷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