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83519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韩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引导阅读探究 促进体验感悟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及反思 硚口区实验小学 韩东 体验学习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感受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小学语文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时,我尝试着将“体验式阅读教学”这一理念融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片段一:存疑激趣,导入新课如果说“10=5”,我们相信吗?今天继续学习科利亚挖木匣,我们就明白啦!(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片段二:直奔重点,体验促读1感受挖木匣之情:(1)默读412自然段,勾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2)角色体验,感受到科利亚焦急的心情。

2、通过5个“挖”字体验、朗读。2.思考挖木匣之法:( 1 )观看课前与一年级同学开展“一步一点”跨步游戏录像,并交流我们三年级同学为什么总赢得跨步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我们比一年级同学长得高、大,跨出步子也变得大。(2)结合游戏体验,根据课文科利亚挖到木匣前后,讨论交流科利亚找到木匣的原因。各学习小组借用游戏体验,联系课文生生互学,画一画线段图,帮助自己理解科利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 (3)交流体会,朗读课文对照自己课前游戏与画出的10步与长大后的5步线段图,朗读好课文相关句子。(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画一画线段图、读一读课文句子的教学活动,体现多种形式解读文本,引导学生

3、结合数学知识帮助理解科利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片段三:融情入境,明白道理1、聚焦“两次挖木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明白道理。引出“10=5十步?五步?”让学生解答课前疑问。讲出时间和周围事物的变化。2、妈妈为什么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亚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挖到 木匣呢?寻找事物变化的因果联系,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联系表达清楚。3、指导朗读:“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从不同角度设疑,层层深入地推进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表达的能力。片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回顾全文

4、,谈收获。(1)想想,我们周围都有哪些变化?(2)上完这节课,我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小故事,却懂得了一个大道理。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用发展变化的头脑去思考!2、拓展延伸,融生活。 阅读园地七中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我想会对他说什么?教后感悟: 这节课我上得轻松洒脱,学生学得开心自在。 课堂上,我始终用赞赏、尊重、呵护的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时间过去4年,自己的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埋木匣时从家门口向前走10步,现在只需走5步。他按这样的思考做了,果然挖到了木匣。”这个重点内容,让孩子们个体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互学,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我则成为学生学习到路上的引领着,而且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全体学生。重难点我尝试着进行画一画、读一读的体验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身心愉悦,学习的积极性强,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最后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个别小组不爱发言的学生明显地爱交流了,会学习了。在平等相处,学生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另外所有学生参与的师引读、生接读的朗读检测方式效果很好,一则促使所有学生的专心聆听,二则老师的朗读给学生以必要的示范,值得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