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783378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管理一、 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管理制度,其中实验室管理规则应张贴在实验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分别张贴于仪器室、准备室或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2、实验室管理规则(实验室前方)3、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二、 账、册学校实验室应建立以下账册1、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 2、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明细账;3、低值易耗品明细账;4、危险化学品明细账。三、 记录学校实验室应做好以下记录,期末分类整理1、 实验通知单;2、 实验室教学日志;3、 实验开出率统计表;4、 教学

2、仪器设备器材借还登记册;5、 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赔偿登记册;6、 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报废报损登记册;7、 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维修登记册;8、 自制教具登记册;9、 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贮存定位卡。10、 易燃、易爆、危险管制药品使用情况记载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一、 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 中小学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通用技术)、实验研究和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业务岗位。2 、 具备中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实验教学理论

3、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3、 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科、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将本学期各年级实验目录张贴上墙,参与、配合并监督学科教师完成本学期实验目录及工作计划。总结反思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努力保证各个学科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简称实验“三开”)。4、 掌握各年级、班级的教学进度,按实验计划和实验通知单拟定本周实验教学课表和任务项目,准备实验仪器设备、配置药品和耗材,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本学科所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操作

4、规范。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直接从事实验课教学,参与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应参与并协助学科教师完成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操作考试、考查活动。5、 配合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及时处理实验室应急情况,确保仪器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实验室清洁卫生。6、 负责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7、 熟悉本学科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仪器设备及实验教学档案资料。8、 负责实验仪器设

5、备的保养、防护、维修,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对教学仪器进行常规保养,按不同性能与要求做好储存工作,以保持教学仪器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复,以延长使用处限。并做好“三废”、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需要。参与并组织改革创新自制教具,改进、创新实验装置。9、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实验教学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10、 加强实验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实验教学网站,阅读实验教学期刊,掌握实验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掌握数字化实验技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能力,参加有关实验教学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

6、水平和学术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11、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二、 实验室管理规则1、 中小学实验室是开展(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科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的重用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应按照中小学实验室规程、JY/T 0385-2006加强建设、规范管理,师生共同遵守管理规则,充分发挥技术环境的育人效益。2、 实验室应营造科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应张贴科学家画像、实验挂图等,体现其学科特点。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3、 学科教师应在演示实验前三日、分组实验前一周,向实验室提交实验通知单。实验室应张贴本学期相关班

7、级实验目录,师生共同监督完成情况。教师应提前预做实验,研究实验中的个性问题,以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协助、督促学科教师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备查。4、 师生实验前应仔细阅读教材,详细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步骤,清点实验仪器、熟悉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准备。5、 学生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按指定的位置就座,严禁喧哗打闹,不得带入手机。6、 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7、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勇于动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好实验记录,准确收集实验数据,据实填写实验报告,注重养成诚信、科学态度。8、 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

8、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避免腐蚀、中毒、燃烧或爆炸等伤害事故发生。防止触电,防止尖锐物品伤害。发生事故后,立即报告,及时处理。9、 学生应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药品和材料,如有损坏,立即报告。实验完毕,按要求拆卸实验装置,整理、洗涤实验用品,处理好废弃物质。做好清洁卫生,关好水电门窗。10 、 实验室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课外开放,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实验室应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三 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1、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编号顺序,分科、分类、分室、分柜存放。仪

9、器柜应规范张贴序号标签,每件仪器设备、每瓶药品应粘贴物品标签。仪器、药品应分室贮存,化学药品试剂应分类存放。精密贵重仪器应设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2、仪器室、药品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根据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特点,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禁止带电作业。禁止吸烟。回收的“三废”和电子垃圾应妥善处置。准备室应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学科教师配置实验室

10、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3、设置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明细账,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4、 学校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仪器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仪器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仪器设备器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5、学校仪器设备器材外借,应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具备借用手续,并按时收回。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按本标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精密贵重仪器应填写使用记录卡。6、师生实验教学过程中,若规范操作、正常使用,致仪器设备器材损坏,应酌情赔偿。师生丢失仪

11、器设备器材,应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仪器设备器材(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7、 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安全管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有应急处理预案。 8、仪器室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药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记录、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9、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四、 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危险化学品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管理、责任落实”的原则,校

12、长负总责,学校分管校长和相关人员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承担相关的责任。2、危险化学品应设专库(专柜)存放,应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存放,做到“双人、双锁”管理,实行用量登记。3、专管人员应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培训,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贮存、防护及发生意外和事故后的应急措施。4、设置危险化学品明细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专管人员应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物相符,卡物相符,并定期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书面报告。5、 危险化学品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和

13、专管人员应定期检查、记录,应把危险化学品室列为节假日值班重点防范区。6、 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教师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经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人批准后,由专人领取。使用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送还,登记并妥善保管。7、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实验产生或残存的废气、废液、废渣,应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内存留、释放,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内。8、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现安全问题或事故,应迅速采取妥当措施排除,并及时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

14、校长报告直至向当地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一、 图书馆馆长工作职责1 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本校图书馆的建设、开发、利用。2 负责全馆日常工作,主持馆务会议,根据学校工作意见确定本馆工作任务并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检查工作完成情况。3 负责图书馆对外事务,组织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学术交流活动。制订本馆有关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细则,随时处理、解决各种业务问题。4 负责收集、汇总全馆各部门的资料、数据,完成本馆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各种检查所需的资料、数据等。5 根据学校财务预算及办学方向,制订本馆文献采购计划(含纸质图书、报刊、

15、电子读物等)。二、 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1 学校图书管理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为学校图书文明窗口建设、学生读书习惯和能力养成、教师教研进修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重要业务岗位。2 图书管理员应不断进修提高,具备阅读课教学指导能力,学习掌握数字图书馆、图书数字化、图书管理信息化等新知识和技能。具备中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的能力和成果。图书管理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3 根据教学、教研、教改以及学生阅读需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定期购入高性价比的书刊等文献资料,组织、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文献捐赠、征集,努力提高藏书质量,保证馆藏建设的持续性。主动与各部门、各教研组联系,积极收集本校教师及学生的有关教学、教研、教改资料,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资料馆藏。4 应按本标准图书馆(室)管理规则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分类合理、著录规范、编目清楚、排架有序、查找快捷。5 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按时开放、热情服务,耐心解答读者咨询,及时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主动协助师生查找所需文献,指导师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科研课题查新。配合学科教师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工作,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