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83191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赛 2012 年 A 题 “ TheLeavesofaTree题目大意怎样估计一棵树的叶子的重量?叶子如何分类?建立模型,对树叶描述和分 类,回答以下问题:(1)树叶为什么有不同的形状?(2)形状是否最小化相互的遮挡而最大化暴露(在阳光下)?树叶在数当 中的分布对其形状有影响吗?(3)树叶形状的基本特征对树的轮廓、枝干结构有什么影响?(4)怎样估计一棵树的叶子的重量?树叶质量与树的尺寸特征(由轮廓而 定义的高度、质量、体积)有相关性吗?末了,给科学杂志的编辑写一页信概述你们的关键的发现。优秀论文A Close Look at Leaves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Shanghai Foreig

2、n Language School的参赛队荣获特 等奖当中的INFORMS Outstanding (运筹与管理科学学会优秀奖)摘要建立四个模型研究:树叶的分类;树叶形状和分布的关系;叶的形状与树的 轮廓的相关性;树叶的总质量。模型一:树叶的分类。首先考虑叶的形状,引入七个几何特征量化叶的形状。 选择六种常见的树叶形状作为数据库。计算参数的偏离指标,给树叶分类。以枫 叶来检验。模型二:树叶形状和分布的关系。建立树的简化理想模型,引入太阳高度角 的概念,在不同的太阳高度角下,考虑叶子长度和节间长度,分析阴影的覆盖, 发现树叶形状和分布的确优化了阳光下的暴露。以三种树叶来检验。 模型三:叶的形状与

3、树的轮廓的相关性。利用叶脉与树的枝干结构之间的相似性, 提出叶的形状是树的轮廓的二维相似物(mimic)。运用模型一的方法,引入几个 参数,反映树的一般形状,并与叶加以比较。使用统计工具,给出叶的形状与树 的轮廓的粗略的联系。模型四:树叶的总质量。二氧化碳吸收率、年龄被用来估计树叶质量与树的 尺寸的联系。由于单位质量的树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是常数,所以二氧化碳吸 收率是树龄的二次方关系,而树的尺寸经历逻辑斯蒂增长。引言与摘要类似,更简略)假设(1)只考虑生长环境开阔的树,不考虑挤在一起生长的树;(2)树叶的形状不反映树的特殊用途(抗风、耐热、耐寒、耐旱、耐涝、 食用);(3)树叶分布的类型(树

4、叶长度、节间长度)反映树的自然趋光性;(4)树的轮廓是指地面上的包括树干、枝杈和叶子的部分;(5)一片树叶的所有部分都可以平铺,叶脉的厚度或突出忽略不计;(6)只有树叶才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所以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即树 叶对二氧化碳吸收的总和;(7)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量减去呼吸作用释放量;(8)树处于健康成熟稳定的状态;(9)同一种树具有同样的特征。模型一:树叶的分类(一)决定性的指标(描述定义,配图说明,指出区别,比较有效性)(1) 矩形率(Rectangularity, R)树叶的面积与包含树叶的最小矩形的面 积之比;(2) 方向率(Aspect Ratio, AR)包含

5、树叶的最小矩形的高度与宽度之比;(3) 环形率(Circularity, C)树叶的外接圆与内切圆的直径之比;(4)形状因子(Form Factor,FF)树叶的面积与周长平方之比的4兀倍;(5)边缘规则性面积指数(Edge Regularity Area Index,ERAI)树叶的面积与包围树叶的多边形的面积之比;(6)边缘规则性周长指数(Edge Regularity Perimeter Index, ERPI)包围树叶的多边形的周长与树叶的周长之比;(7)均衡指数(PI)将包含树叶的最小矩形沿纵向等分四份,各部分树叶 的面积占树叶的总面积的比例,由叶尖开始,依次为PI,PI ,PI ,

6、PI四个数。1234(二)树叶的一般类型选择北美六种典型的树叶,由图片测量计算出以上指标,列表,作为基础数 据库。(参考文献:Automatic Plant Leaf Classification for a Mobile Field Guide : An Android Application)(三)树叶比较分类模型的建立 给定一片待分类的树叶,测量以上七类共十个指标。 (1)用方差定义待分类树叶与某种典型树叶之间的比较值:I =工 w ID i ii=1其中I = (R-R )2, I = (AR- AR )2, I = (C-C )2,1new 2new 3newI =(FF -FF )

7、2, I =(ERAI-ERAI )2, I =(ERPI-ERPI )24new 5new 6new而I =-才(PI - PI)27 4jnew , jj=1权重W应该满足工W = 1,借用层次分析法来主观的决定权重,以体现七类指标 iii =1的重要性有所区别。经检验,计算权重的 AHP 模型符合 AHP 方法的诸要求。 (2)计算出待分类树叶与六种典型树叶之间的比较值之后,可判断:待分 类树叶属于最小比较值所对应的那一类。以枫叶为例做模型检验。(四)由模型一发现的问题 既然是典型的有已知样本的聚类分析问题,可以建立聚类模型来计算吗?AHP 的缺点是主观成分大,聚类模型应该更妥善。模型二

8、:叶子分布和叶子形状(一)构建理想模型(图 7) 树枝垂直于地面,仅有两片叶子水平横向的长在同一侧,叶面向上朝着 阳光; 树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平均太阳高度角记作a,即春分正午时分的。处于下方的叶片会有部分阴影,根据a对下方叶片的影响,分三种情况考察:(1)热带地区,a沁90热带地区的树叶子宽阔,树冠一般只有一层树叶。由图7,下方的叶片几乎 全部被遮挡,不利于光合作用。(2)寒带地区,a0寒带地区的树叶是针状的,一丛丛地密集生长,树冠有密密麻麻的多层树叶。 由图7,下方的叶片几乎没被遮挡,针状叶更利于光合作用。( 3)温带地区 温带地区的典型情况是阳光倾斜的照射树叶,恰好是理想模型的常见情形。关

9、键的因素是两片树叶在树枝上的连结点之间的距离(记作h)。假设树叶的分 布要最小化树叶之间覆盖的面积,所以要用模型考察覆盖面积与树叶形状之间的 日方数量关系。将树叶简化为菱形,记长对角线的长度为L 。设树叶的面积恒为A,使major得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固定不变。要改变叶的形状,只需改变L(图8)。major 下方树叶被遮挡部分的最小比例是AE = ngA其中, A 是树叶被遮挡部分的最小面积。tan a,overlapping最佳情况是上下两片树叶都完全被阳光照射到(图9a),设h = L0 major则当h h时,0一般情况,当h h时,考虑到上面的叶子落在下面的叶子上的射影仍是相0L tan

10、 a - hmajorLtan amajor可见,如果固定A、h和a则h x L0 major h当L 时,遮挡的面积比例E随着L的增加而增加。major tan amajor结论:当h = Ltan a时,树叶的分布达到最佳状态。major(二)模型检验选择中国三种常见植物:女贞、桂花和山茶,测量 h 和 L ,算出 majorha二arctan,及纬度90 -a,与该植物实际分布的纬度范围对照,发现纬度L。major的理论值接近实际范围,从而肯定了假设和模型。(三)由模型二发现的问题模型二简化得很厉害,仅是二维模型。实际上,树枝是倾斜的,上下两片树叶一般会向两边错开,有没有可能建立三维的简

11、化模型?模型三:树的轮廓和叶的形状(一)假设叶脉决定叶的形状,枝杈决定树的轮廓,叶脉与枝杈相似,所以假设叶的形 状就是树的轮廓的二维复制品。焦点在于比较叶的形状与树的纵向切面。(二)树的轮廓的分类 在模型一,树叶已经分为六类,因为现在只考虑轮廓,所以合并第二类和第五类(不管树叶的边缘是光滑还是锯齿状)。结果得到五类树叶,以及对应的五 类树的轮廓: 第一类:心脏形(紫荆); 第二类和第五类:椭圆形(樟树); 第三类:锥形(松树); 第四类:掌状(橡树); 第六类:倒卵形(山胡桃树)。(三)树的指标选取R、AR和C三个指标,分别测量得到刚才的五大类的树纵向切面、树叶的指标值(表 7),画散点图,计

12、算相关性,考察线性拟合的统计显著性,发 现AR和C的线性关系显著,而R不显著。(四)结论:叶的形状就是树的轮廓的二维复制品(五)由模型三发现的问题 方法值得肯定,尚未详细研究,仅仅开头而已,缺少计算细节。选取指标的理由也缺失。事实上,树叶形状和树纵向切面的相似度比较有限,想象附会的程 度比较大。总之,模型三还需要改进。模型四:树叶的质量(一)模型建立 最简单的模型是:一片树叶的质量*树叶的数量=树叶总质量。但是有谁能数 算一棵树有多少片树叶呢?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从树龄、生长率(F、M、S)、类型(H、C)三方面 估计树叶的质量。A :每克树叶减排的二氧化碳(碳磅, lbs. carbon);

13、Sm :树减排的二氧化碳(碳磅, lbs. carbon);CO2m :树叶的总质量(克)。leavemm = CO2 leave A参考文献Method for Calculat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Trees in Urban andSuburban Settings第89页表2的数据,用来拟合每年碳减排量(Annual CarbonSequestration Rates)和树龄之间的关系,得到二次函数关系,精确度极高。 树龄 A 和树的尺寸特征 P 之间可建立阻滞增长模型: P = k G 一 ek2a )3 n A = k ln G 一 k Pk)1

14、4 5 最后,论文用图 11表示树叶总质量与树的尺寸特征之间的关系。(二)由模型四发现的问题:建模思路很有道理,一般来说,树叶总质量与碳减排量关系很密切,而树逐 年生长,树龄与尺寸特征、树龄与碳减排量都有密切关系。找得到数据来支撑, 很不容易。还需补充完善,有更充足的数据来计算出经验公式,并检验。评阅人意见一)数据树叶分类的数据很容易获得; 树叶总质量的数据很难获得。二)评阅原则 有以下问题的论文不能进入最后一轮 数学错误; 含有与思路不符的数学; (胡乱)更换符号; 不说明或未定义符号; 表达式不完整。三)建模的问题 本问题需要建立两种模型: 化繁为简树叶分类模型; 由抽象到具体树叶质量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