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82778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学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名词解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原生质: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半透明的亲水胶体。原生质体:特质单个细胞内的原生质。2.初生纹孔场:细胞的初生壁上一些较薄的区域。纹孔: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的增厚3.侵填体:导管老化后,周围薄壁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纹孔侵入导管内形成的堵塞物。使导管失去疏导能力。胼胝体:筛管老化后,胼胝质沉积在筛板上形成的垫状物,将筛孔堵塞,使其失去疏导能力。4. 气孔:狭义上常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 气孔器:与两个保卫细胞合称气孔器。气孔器能调节气体的出入和水分蒸腾。 皮孔:周皮上的一个分离区

2、域,常呈透镜形,由排列疏松的栓化或非栓化细胞组成。在皮孔的部位,木栓形成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产生松散的薄壁细胞(补充组织)。皮孔常见于老茎的周皮上,是植物体内部组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气孔窝:叶片表皮上藏生若干气孔器的凹陷处。旱生性的硬叶型植物(如夹竹桃等)常具气孔窝,窝内除分布气孔器外,往往还有发达的表皮毛,可以减少水分蒸腾。5. 平周分裂: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细胞壁与器官表面平行,新形成的细胞壁为平周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 。 垂周分裂: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细胞壁与器官表面垂直,新形成的细胞壁为垂周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增粗。6. 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

3、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外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成为外起源。 内始式:一般指茎的初生木质部细胞分化成熟的顺序是从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即成熟的顺序是离心进行的。原生木质部在内,后生木质部在外,这种分化成熟的顺序由内及外的方式就是内始式。 内起源:侧根源于根内部的中柱鞘细胞,因此它的起源方式称内起源。7. 早材:也称春材,指在木材的一个生长轮内细胞较大,壁较薄,排列较疏松的部分。这部分木材在生长季的早期(即春季)形成。 晚材:在一个生长轮中较晚形成的木材,其细胞比早材中形成的要小,壁较厚,质地

4、 较致密,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 心材:指生长的乔木或灌木的内部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不包含活的细胞,并已失去了疏导和储藏功能。 边材:在生活的乔木或灌木中,具有活的木薄壁组织,有效地负担着疏导和储藏功能的那部分木材。这是今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8. 形成层: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植物侧生分生组织。 束中形成层: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束间形成层:在进行次生增粗生长的植物茎,随着束内形成层的发育,夹在各维管束间的射线组织内的一部分薄壁细胞,重新恢复了细胞分裂的

5、能力,返回为分生组织而产生的形成层,称为束间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植物的茎和根等进行次生增粗生长,在皮层内形成的侧生分生组织的一种。9.心皮:一种变态叶,是构成被子植物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边缘皱合,胚珠包被其内。 胎座:子房中胚珠着生的位置称为胎座。胎座可分为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和顶生胎座等类型。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作用,即由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产生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产生胚乳。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繁殖方式。使植物后代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同时又增加了变异性,因此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10. 雄配子体:也称为小配子体。在种子植物中,由小孢子

6、发育而来的成熟花粉粒(2-3个细胞)以及由花粉粒长出的花粉管,统称为雄配子体。 雄配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 雌配子体:也称为大配子体。在被子植物中,由大包子发育而来的成熟胚囊(一般7-8个细胞)称为雌配子体。在裸子植物中,有大孢子发育而成的胚乳(包含着颈卵器)称为雌配子体。 雌配子: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11.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的现象。其中的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指二倍体植物体的世代;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指单倍体植物体时期。 核相交替:指生活史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染色体数的单倍期和二倍期交替出现的现象。12.同配生殖:两个形态大小相似的性细胞(即同形配子)相互

7、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异配生殖:两个形态大小不同的性细胞(一般异形配子或卵和精子)相互结合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接合生殖:低等植物中两个同型配子融合成一个细胞(即合子或接合子)的有性生殖过程。如水绵和黑根霉等。 卵式生殖:卵与精子相互结合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为多细胞生物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异配生殖方式。13. 分生孢子: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产生的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接合菌亚门无性生殖产生地孢子 游动孢子:具有鞭毛可以游动的孢子。多见于某些藻类和真菌。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在某些条件下进行有性生殖。 接合孢子: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菌丝长出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地配子囊接合而成。 子囊孢子:指产生在

8、子囊菌子囊内的孢子。 担孢子:真菌界,担子菌门的有性孢子。14.果孢:欧诺个早门的雌性生殖器官,发育为卵。15.子实体:高等真菌进行有性生殖时常形成特殊的菌丝组织,其中产生有性孢子,此种组织结构称为子实体。如子囊菌纲的子囊果和担子菌纲的担子果。 子囊果:子囊菌纲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通常有子囊盘、子囊壳和闭囊壳三种类型。 担子果:担子菌纲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根据担子果发育过程中包被情况可分为裸果式、半被果式和被果式三种。16.锁状联合: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每一个细胞都有二个核,其中一个核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当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二个核之间处生一个短小弯曲的分枝,核移动,一个核进入钩,一个留

9、在菌丝。两个核分裂后,钩中保留一个核,菌丝中二个核一往前一个往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与细胞壁接触溶化,分枝基部生分隔膜(分隔中间有孔道),在原分支外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保留一个桥形结构称锁状联合。 二、基本常识1.管胞除具疏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外还兼具支持的功能。2.三种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3.根瘤和菌根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根和菌的共生体。主要区别: 根瘤是根与根瘤细菌的共生体,根瘤中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它能把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变成氨,供给豆科植物利用。同时根瘤菌可以从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生活所需的水分和养料。 菌根是根与真菌的共生体,菌根有多种功能:能代替根

10、毛的作用;能分泌水解酶,分解根际的有机物;菌丝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成碳酸后,能提高土壤酸性,促进难溶性盐类的溶解;真菌还能产生生长活性物质,促进根系发育;有些真菌还有固氮作用。4.一朵完整的花中最主要的两部分是雌蕊和雄蕊。5.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带状,有性生殖类型为接合生殖。6.地衣的形态有壳状、叶状、枝状,它是藻类植物和真菌的共生体。三、问答题1.简述分生组织细胞有何结构特点。 代谢活跃,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细胞排列紧密,一般无细胞间隙。 细胞壁薄,不特化,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原生质体分化程度低,虽有较多细胞器和发达膜系统,但通常缺乏储藏物质和晶体。 质体处于前质体阶段。2.简述薄壁组织特

11、点;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特点:液泡较大,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发达,细胞壁薄,仅有初生壁。类型:吸收组织、贮藏组织、同化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3.维管束的概念、类型、各种类型有哪些组织结构特点?按有无形成层分有限维管束无束中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见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中。无限维管束有束中形成层,能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见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中。按其木质部韧皮部存在的位置分外韧维管束有限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无束中形成层,见于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无限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有束中形成层,见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茎。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各有一个并生的韧皮部,

12、多见于南瓜等葫芦科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中无限维管束周木木质部围绕韧皮部,见于菖蒲,鸢尾和一些莎草科植物的根状茎中。周韧韧皮部围绕木质部,位于蕨类植物根状茎、叶柄中,和一些被子植物的花丝中。4. 过根毛区做横断面可见那些结构?和壁比较有哪些异同?根尖:单:五面加厚、通道细胞、中央有髓、周围维管柱散生、外韧、韧皮射线双:凯氏带、木质部十字型在中央茎尖:单:内部有髓腔、表皮由长短细胞组成、维管束散生,居间分生组织双:表皮普通、维管束+髓+髓射线5.甘薯块根生长有哪些组织参与?分别形成什么?甘薯块根中的储藏组织主要为次生木质部的木薄壁组织以及由副形成层(来自次生木质部的木薄壁细胞)所产生的三生结构。副形

13、成层可衍生多次,甘薯块根的增粗过程是维管形成层和许多副形成层互相配合活动的结果,使块根不断膨大。在薄壁细胞中储藏大量的糖分和淀粉。6.禾本科植物C3、C4植物的叶的区别C3植物叶维管束鞘有两层细胞,外层细胞较大,薄壁,不含叶绿体或较少,内层为较小的厚壁细胞,不含叶绿体(小麦、大麦、水稻)低光效植物;C4植物叶维管束鞘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较大、排列整齐,胞内叶绿体大而多,组成花环型结构(玉米、甘蔗、高粱)高光效植物。7. 花药壁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8.以百合型胚囊为例简述其胚囊形成过程9.以夹竹桃和睡莲叶为例简述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适应环境。旱生植物(降低蒸腾、储藏水分)叶叶通常较小;表皮高

14、度角化,角质层发达,具复表皮,表皮无气孔,气孔下陷(夹竹桃气孔窝);栅栏组织发达,甚至下表皮一侧也有栅栏组织,叶脉较稠密;有的肉质植物(景天、落地生根)叶的储水组织发达,有的植物叶片退化成刺(仙人掌)。水生植物叶叶片通常较薄,有的沉水叶呈丝状细裂,增大表面积;表皮上没有角质膜或很薄浮水叶下表皮无气孔,沉水叶下表皮无气孔,细胞中有叶绿体;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通气系统发达;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退化。10. 以百合型胚囊为例简述其雌配子体的结构,受精后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成熟胚囊内具有个细胞个核,即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1个含有两个核的中央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卵细胞受精

15、后,画的各部分发生显著变化。花萼、花冠一般枯萎(花萼有宿存的),雄蕊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也凋零,而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花柄发育成果柄。11.什么叫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有何研究进展?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的两个精细胞,其中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另一个与极核融合成为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做双受精。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既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提供了变异的基础。 双受精中1个精细胞和2个极核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跃,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生活力也更强,适应性也更广泛。13.简述种子的来源及其结构组成 种子主要由种皮、胚乳、胚等三部分组成。a.双子叶植物胚:合子解除休眠延长横裂一次分裂为基细胞和顶细胞,基细胞横裂6-10次形成胚柄;顶细胞(两次垂直分裂)四分体(横裂一次)八分体球形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