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82563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作文指导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丹阳六中教案年级高一学科语文主备贡留凤 钱 丽萍流水号20110302011031作文指导:10月14日第一次学情分析作文指导 印发学生优秀作文,加强审题训练和作文素材积累 统计文体不清学生人数及名单 文题分析: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把它挖掉了。到了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绽放出新芽爸爸看了看我说:“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恶劣时,作出消极的决定;也不要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做出你最重要的决定。等待,耐心地等待。暴风雨终会过去,春天也将会来临。”“等待”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待的人、事物或情况的出现。它是个中性词,因此,它就有积极和消极

2、之说。积极的等待,是冷静地思考,积蓄力量,磨练耐心,等待时机,为成功做准备;消极的等待是空等,无任何积极行动,几乎等于放弃。 那么我们在写时,写哪一种都可以。对于积极地等待,我们要“学会等待”,对于消极的等待,我们就要“别等”。提起“别等”,我想起一首小诗: 别等 别等太阳已经高挂天空 才进入今天 别等花已凋谢 才来珍惜 别等机会远去 才来痛心 别等已经失败 才来懊悔 等,只会等白我们的少年头 等,只会让我们错过 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有词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小诗的主旨,与岳飞的词句内涵是一致的。我们在构思时,若写议论文,可选择书信体、演讲稿等。书信便于拉近情感距离

3、交流思想,演讲稿容易联系自己的思考实际,写出激情。若写记叙文,可写小小说、小剧本和坦诚相见的随笔,更能胜人一筹。 从等待的主客体对象来看,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待,可以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等待,也可以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等待。作文时我们可以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友人之间的相互等待,可以写恋人、夫妻之间的等待,可以写师生之间的等待,可以写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等待,可以写贤臣对明君的等待,可以写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同时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事情可小可大,可以是身边事,也可以是天下事。作文时我们可以写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中考录取通知书,等待元旦联欢晚会,等待高考

4、,等待申奥,等待入世,等待中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待巴以双方的和平,等待阿富汗战火的平息。 从等待的时间来看,可长可短,短至几秒,长至千年。赛场上,运动员由各就各位到发令枪响,等待的时间可谓短矣;中国入世,十五年艰辛谈判,可谓征途漫漫。由嫦娥奔月到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类的历史跨越了千年,可谓“千年等一回”。 从等待的距离来看,可以是近在咫尺,虽近在咫尺,有时却也如隔着万水千山,“等你等到我心痛”;可以是远在天涯,虽远在天涯,有时却也可瞬息即至,等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从等待者所处的环境来看,可以是顺境,可以是逆境;可以是太平盛世,可以是烽火岁月。 从等待者的态度来看,可以是主动积极的,有目的的

5、,在等待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抓住机遇,大显身手,一鸣惊人;可以是被动消极的,盲目的,在等待中虚度韶光,磨平了棱角,挫失了锐气,丧失了良机,最终一事无成。 从等待时的心情来看,可以是自由的,自信的,乐观的,浪漫的,憧憬的,悠闲的,快乐的,美丽的;可以是压抑的,犹豫的,悲观的,无聊的,绝望的,焦急的,忧郁的,灰色的。 从等待的结果来看,可能是香瓜,抑或是苦果;可能是笑颜,抑或是泪水;可能是团聚,抑或是分离;可能是希望,抑或是无奈;可能是荣华富贵,锦绣前程,无限良机,抑或是“水中月,镜中花”,竹篮打水一场空。【训练学生选材】 1、启发联想: 启发从深处远处想,还可以想到什么?如: 梅斗霜雪,独立寒枝

6、,那是在等待春天。 雨声潇潇,花木入梦,那是在等待晨曦。 孤云出岫,一无所系,那是在等待彩虹。 江河奔腾,一泻千里,那是在等待入海。 虎行似病,鹰立如睡,那是在等待出击2、援引故事 再启发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等待”方面的故事呢?如: A.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待复仇。 B.诸葛亮隐居南阳等候明主。 C.姜子牙直钩垂钓等待纳贤3、反例举证: 再想一想,有没有反面的例子,如: A.拔苗助长 B.守株待兔 C.一位探险家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道:“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这位老农答道:“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7、 “您真幸运。”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暴风雨中的闪电把我准备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您现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D.一只蝴蝶在茧中苦苦挣扎,一个人好意找来一把剪子,替蝴蝶剪开了茧子。结果,蝴蝶轻而易举地出来了,可是,却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E.两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走,剩下那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这把手枪交给你,里面有5发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会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一人满怀信心地去找水,一个人满腹狐疑,卧在沙漠里等待

8、。他看表,按时鸣枪。但他很难相信除了自己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不断加深,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或者找到水,却弃他而去。 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在我一息尚存时,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早点死去。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他们找到的是一具尸体。 还可以有其它方面的例子,通过讨论,教师让学生明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使用材料的方法,如从丰富生活中寻找材料,从经典范文中援引材料,从大量阅读中抽取材料,在纵横联想中

9、丰富材料,精心剪裁,运用到作文之中。【素材积累】(一)名言警句: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大仲马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础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巴斯德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 米丘林 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斯克利维斯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李煜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龙沙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民谚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民谚 遇到无法抵抗的时候,静静地等待机会,真是要比横冲直撞地浪费体力有用得多啊!刘墉

10、春风,是冰河的等待;收获,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阳光,是大海的等待。 汪国真 (二)事例经典: 寓言:守株待兔 韩非子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等待与行动 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两位旅客迷路了,一名是等待,另一名是行动。此时此刻,炽热的太阳似乎要把两人烤熟,死神正向他们张开血盆大口。两人向东走,在绝望之际,一棵高大的苹果树屹立在他们面前,这棵树正吮吸着沙漠的每一点水分,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可想而知,苹果是多么得甜,不过树太高了,他们够不着,于是行动马上爬上树,每爬到一半,就

11、滑了下来,筋疲力尽的他,还不放弃,终于他爬上去,吃到了苹果,而等待却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等着苹果落下来,行动扔了一个苹果给他,他却说:“用不着帮忙,你先走吧,我在这等苹果落下来。”行动走了,而苹果害怕被人吃了,死都停在枝头,直到被沙化。而等待也死了,变成化石,永远地坐在那儿他是饿死了! 等待的下场虽然悲惨但却不值得同情!他本来是可以不死的,只要他能采取行动。行动本来可以和等待一起走出沙漠的,可惜等待仍然执迷不悟,还要等下去。 我们千万不要像等待那样等下去,应该像行动那样采取行动,见机行事。有所作为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大气候,主要是他们的字典里没有“等”字,他们珍惜一分一秒,把握时机,主动出击,他们

12、认为聪明者利用时间,愚蠢者等待时间! 我们应学会分秒必争,在现实社会中,机会不是常有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不待人,不要浪费所剩无几的时间,对时间的慷慨就等于慢性自杀!我们人生太短暂,要做的事情太多,请争分夺秒。传说:姜子牙钓鱼 商朝有个大臣叫姜尚,又名姜子牙,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逃,隐居在渭水之滨。这里是诸侯姬昌的势力范围。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边“钓鱼”等待姬昌“上钩”。姜子牙钓鱼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一边自言自语:“不愿活的鱼儿,你要找死就自己上钩吧!”他这种奇怪的钓鱼方法,很快传到姬昌那里。姬昌觉得这人很古

13、怪,就派一个士兵把他叫来。姜子牙见来人只是一个小兵,根本不理,边钓鱼边说道:“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瞎胡闹。”来人看到这个情景,连忙回去报告姬昌,姬昌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非凡的人才,于是,他带上厚礼,亲自去聘请姜子牙。姜子牙终于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优秀范文: 等待 认识一个民族有时很容易。一篇文章说,在汉城,听得最多的英语是“哈利,哈利”(快,快),对韩国人来说,干什么都快是美德。毫无疑问,他们没有等待的耐心。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在他的时间地图里对中国人的描述则是:“中国人是最善于等待适当时机的大师。他们认为,等待本身就为时机的到来创造了机会。等待多久呢?需要多久就多久。如

14、果人为缩短这段酝酿的时间,那就像随随便便处理一座大厦的基础一样愚蠢。”另一位叫做海尔穆特凯里斯的美国人说得更夸张:“按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半个世纪的等待不算太长。”英国人向来恪守排队秩序,显得很有耐心;而在印度,人们都在人群中奋力向前挤,直到他自己到达最前面,好象时间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了。 时间是什么?列文的书中说:“时间是大自然用来避免事情同时发生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它提醒我们:对一些事情来说,所谓的时间观念即意味着要“争取”;对于另一些事情来说,则意味着要“等待”。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见到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总是在想方设法挤一点时间做一些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挖空心思找一些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来打发某一段时间。因此,我常常想,与其如此,还不如静静地等着,因为我相信,马上就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发生。 如果说时间是有价值的,那么等待可以做具体说明。我们愿意为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去排队;而且,看重这种东西的人越多,所排的队也就越长。同时,对于旁观者来说,排队的人越多,所卖的东西就越有吸引力;甚至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队伍中去。 在卖方市场时代,人们总是为买东西而排队;在买方市场时代,许多很好的东西总是呆在货架上等顾客来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