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82252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合同管理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程合同管理师 第一篇:工程合同治理师相关问题 工程合同治理师相关问题 1、我已经是工程经理了,我还需要工程合同治理师有什么用啊? 答:工程合同治理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在工程实践领域岗位运用,现在已经是工程经理的,不肯定懂工程合同。这就跟每一个施工单位工程部下面都必定有合同员一样。这个岗位越来越引起建立部和人事部的重视,所以前期是由人保部牵头做这个工程,以后会纳入企业资质升级的考察范畴里的,工程经理也必需要懂,可能会在肯定时间内,国家会出台强制性实施方案,不懂工程合同,就做不长工程经理。工程合同治理师是个工程和法律学问结合比拟严密的证书,最起码你要懂工程上的法律学问,和业主或者施工方谈的时候不

2、会什么都不懂,工程合同师是建筑业越来越标准的必定趋势。 2、公司有一两个这个岗位就行了,我去考干嘛啊? 答:这不是肯定的,看企业的大小,工程工程的多少,施工单位老总可以是一个,但下面的工程经理就不能是一个两个岗位了吧?工程合同治理师也是一样的,现在许多人没有看到这个证书在一两年后的实效性,所以有这种感觉也难怪的。像一级建筑师似的你总不能说你们公司已经有了几个证了你就不考了吧,人往高处走嘛!现在工程合同就是由单位的副总或者老板在兼的。合同员起草,法律参谋帮助,老板拍板。其对建筑师的施工合同、造价师的预算合同、安全师的安全合同、质量师的质量合同都息息相关,他的不专业性导致合同纠纷就缺乏为奇了。这个

3、状况建立部确定会进展标准。这也是将来进展的必定趋势,工程经理也必需对此了解熟识。 3、现在也不能注册,我已经有许多职业证书了,再考这个也涨不了工资,也不能挂靠,考的用途不大 答:现在是不能注册,据我们所知明年满一万人建立部要备案了,根本到14年就转注册了。合同师不是一般的职业证书,他的效力会在以后愈发的重要,假如现在能注册的话,就不会那么简洁取得证书了。04年一建当年刚开头开考时的放了多少水,当时使用教材连我们现在上课讲义厚度都没有,考得全部是书上标题的内容,也不用报班,看一看书就过了,当时没有重视,现在想想都想扇自己两巴掌。对于这样的证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笑到最终,现在的不能注册,是为

4、以后注册做预备的。这个是时机就看你怎么看了,目前可能局部工程经理还意识不到,现在我们优路的合同师的学员,大多都是单位的副总、老板或者多年从事工程经理的学员,您自己再上网了解一下相关政策吧,问问你们老板也行,就看您的眼光了。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学员同志,我好话说了那么多,假如你觉得我在忽悠您,那您可以把电话挂掉,咱啥也不说,等工程合同治理师成为强制证书以后,您再来找我们。别遗忘了,对我们来说,工程合同治理师,在上海市场我们是独家,只要您需要考这个证书,确定还会来我们这里。 其次篇:工程合同治理师的重要性 工程合同治理师的重要性 工程合同治理师职业的诞生,主要围绕施工企业合同治理中暴露出来的

5、常见问题,进展深入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治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现代社会可以讲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与合同治理有亲密关系。因此,必需非常重视合同及合同治理。合同治理必需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治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治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治理。动态性就是注意履约全过程的状况变化,特殊要把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准时对合同进展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切不行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

6、大吉,我们要防止由于合同治理不善而遭到的惩处。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1.1合同主体不当。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力量和民事行为力量的合同当事人。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虽然具有上述两种力量,但不是合同当事人,即当事人错位,也是合同主体不当;二是虽然是合同当事人,但却不具有上述两种力量,同样是合同主体不当。 1.1.2合同文字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精确,简单发生岐义和误会,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应当表达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表达只有靠精确明晰的

7、合同文字。可以说,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1.1.3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漏掉的往往是违约责任。有些合同只讲好话,不讲丑话;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的,不懂得签合同应当“先小人后君子”的诀窍,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1.1.4只有从合同而没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如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等。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依据的合同,是“无源之水”,而“无源之水”是不存的。 1.1.5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合同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8、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爱护的。目前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有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实质也是无效合同。 (征集工程合同治理师职业考前培训合作伙伴,请致电梁 经理 15321057767) 1.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1.2.1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不少负责履约的治理人员缺乏这种准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 和合同主体的变更两种情形。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肯定目的的实现。作为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更重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准时。 (征集工

9、程合同治理师职业考前培训合作伙伴,请致电梁 经理 15321057767) 1.2.2应当发出的书面函没有发。在履约过程中准时地发出必要的书面函,是合同动态治理的需要,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自我爱护的一种招数,惋惜这一点往往遭到无视,结果受到惩处。建立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把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局部。因此必需赐予足够的重视。 1.2.3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办理签证确认。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施工企业的现场治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1.2.4应当追究的却过了诉讼时效。建筑行业被拖工程款的状况相当严峻,有

10、些拖欠没有诉诸法律,但当起诉时才发觉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超过了诉讼时效等于放弃债权主见,等于权利人放弃了胜诉权。 1.2.5应当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合同法赋于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不会行使。发包方不按合同商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施工企业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但却没有行使,怕单方面停工要担当违约责任,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施工,发包方的欠款数额愈来愈大,问题更难解决。 1.2.6应当重视证据法律效力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不是全部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

11、是废纸一张。 2.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治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缘由(征集工程合同治理师职业考前培训合作伙伴,请致电梁 经理 15321057767) 2.1历史根源。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特殊是老的国有企业,大多数人是从规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不少企业领导和治理人员的思想方法和治理方式以及治理制度都带有规划经济的颜色。在规划经济年月,建筑施工任务是上级下达的,是按地域分工担当施工任务的。一切都在上级规划掌握之内。建筑施工企业只管生产,无须讲经营,更不讲什么效益。发包方给任务只需一纸“托付书”,双方根本不讲什么合同不合同,只要有“托付书”就行,甚至托付书也没有。同样总分包之间不讲什么合同。因此,在规划经济年

12、月里,建筑施工企业根本上没有合同这回事,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合同治理了。 随着规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消失了市场竞争,施工任务的取得是通过招标投标,中标的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筑业的广阔从业人员开头接触合同,引入合同意识和合同治理,合同治理在当时的起步阶段是很不标准的,也没有什么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过于简洁和粗糙,甚至有漏洞,并由此引出了不少教训,交了不少学费。一项工程辛辛苦苦赢得的只是一点点利润,到头来由于合同的漏洞,一场官司就输掉了,甚至赔上了老本。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治理进一步完善,可以说根本到位。但受规划经济体制的剩余影响,至今在合同与合同治理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2

13、.2熟悉根源。主要是建筑业不少从业人员对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治理两对关系缺乏熟悉。合同的成立必需以市场为前提,没有市场谈不上什么合同。合同是市场的产物,是市场可持续进展的动力。有些业内人士不了解市场与合同的必定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只顾到市场承揽任务,却不去签订合同或者草率签订,结果遇上纠纷就没有协商与调解的依据,或者依据缺乏。其次,是对合同与合同治理的关系缺乏熟悉。这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合同治理是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治理。合同产生在合同治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施工任务到手了,合同就束之高阁了,甚至遗忘了,遗忘了合

14、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而仅仅把它看成是生产过程,因此,合同治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消失的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或者对发包人的迁就。(征集工程合同治理师职业考前培训合作伙伴,请致电梁 经理 15321057767) 2.3法律根源。主要指的是合同的法律根源存在两个滞后:合同法律滞后和我们的合同法律意识滞后。从规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的合同法律是滞后的。我们所处的合同法津环境是不完善的。由于合同法律滞后,再加上上述的历史根源和熟悉根源,我们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更为滞后,最明显的表现是不熟悉合同与合同法

15、律的关系,订立和履行合同往往离开合同法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签就怎么签,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2.4制度根源。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的合同治理制度,对合同治理未能表达标准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要求。企业合同治理制度滞后,跟不上合同治理的客观要求。建筑业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只有合同而没有合同治理。由于吃亏交了学费,于是开头建立企业的合同治理制度,但很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和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合同治理制度才不断补充完善,由合同的洽谈、签订、履行、变更到中止或终止、解除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定下来。到目前为止,企业的合同治理,可以说根本上有章可循,但由于诸多缘由,加上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有章不循的现象还不时消失。在实际的合同治理工作中,制订制度很重要,执行制度更为重要。无章可循不行,有章不循也不行。而且,随着市场的标准运作和市场形势的进展变化,合同治理上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原有的合同治理制度。 3.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治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3.1提高合同治理人员素养。提高合同治理人员素养是企业合同治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