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819349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形成的因素 你对心理学有研究吗?关于心理学,拥有太多的未知可以探索,我们常常使用的“人格尊严”一词中的“人格”也与心理学有关。那么你对人格的理解有多少呢?下面由我为你介绍关于人格的相关知识。 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生物遗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

2、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文化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文化塑造了.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文化

3、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xx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

4、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早期童年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

5、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自然物理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多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另外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例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行为。总之,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人格培养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近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必要。 一,自立意识 二,有自信心 三,保持自尊 四,有自制力 五,乐观向上 下一页是人格因素在团队绩效作用中的路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