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例话:语言描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81750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例话:语言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例话:语言描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写作借鉴写作例话:语言描写细处落笔,有声有色魏杰 语言描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用的一种人物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 能够表现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为我们的文章增色。先看下面这个学生日记中 的片段: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XX站起来说:“班长,我要上厕所。班长说:“已经打铃上课了,不许去。”XX说:“不行,我憋不住了!”班长说:“那你刚才下课时怎么不去?”XX说:“下课时,我忙着写作业,忘记了!” 班长说:“你每次都这样! ”XX说:“这次是真的,你就让我去吧!”班长说:“那你去吧!” 这个片段的语言描写具体、真实,富有生活气息,符合人物身份,但却像是呆板

2、的录 音,起不到使文章鲜活的作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语言写好呢,下面教同学们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一、丰富“说”前的场景。人物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说出的,并带有说话人的感情。缺少必要的场景和说话 时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就像是只看电影的字幕,如何能感受到情节的生动。在写语言 时一定要将语言描写与动作、神态、环境描写结合起来。示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喧闹的教室很快安静了下来。 班长看着已经静息的同学们,满意地微笑着。这时,XX站起来大声说:“班长,我要上厕所。 这声音一下子刺破了教室的安静。班长皱了皱眉头说:“已经打铃上课了,不许去。”XX双手捂着小腹,摇晃着身子,忸怩地说

3、:“不行,我憋不住了!” 同学们听了一阵哄笑,有几个已经笑得钻到桌子底下了,还有几个大喊着:“我也憋 不住了。”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从安静到刺破再到混乱,场景的变化,加上说话时的神态描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了, 人物更形象了,也有助于读者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当然这些描写也不是每句话都需要,要 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的需要,灵活使用。二、细化“说”后的内容。生活中的对话,不会非常严谨,短句、语气词、重复的都较多。在写“说”的内容时, 要注意细节,展现生活原貌,符合口语化特点,体现出人物特点。如孔乙己中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 停顿,重复就很好地展现了孔乙己的慌张、狡辩与自

4、欺欺人,成为了“孔乙己”的名言。 如果少了中间的两个省略号与“窃书”一词的重复,这句话就失去了生命。示范: 班长说:“那你刚才下课时怎么不去?”XX说:“啊那个,哦,下课时,我,我,忙着写作业,忘记了!”三. 变换“说”的形式。如果像例文一样,对话的句子较多,都用“XX说”的形式来写,就显得呆板,需要 将“说”变形。一是,不用“说”字,换成“说”的近义词(言、语、诉、叫、喊等)或 者干脆不用。二是,“说”字的位置不是必须在说的“话”的前面,可以在中间或在后面。 这样在形式上有变化,显得更灵动些。示范:“你每次都这样! ”班长被气得大吼一声。“这次是真的,” XX愁眉苦脸道:“你就让我去吧!”班

5、长摆摆手,话都懒得说了。要将语言描写得生动,重要的是回忆清楚当时的场景,明确要表现的人物特点,再综 合运用以上的方法。语言描写其实不宜太多,挑选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加以描写即可。 同学们可以尝试将例文缩减到100字以内。材料作文写法指导一、首先要“读”: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

6、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 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 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 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 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揣摩法。主

7、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 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三、材料作文的审题过程找要素 抓关键;析原因理层次;辨关系有倾向;拟中心 明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

8、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高考满分作文精彩语句集锦:1. 苦涩的求学路还很长,但我不会寂寞;因为我满怀母亲与大山的期望,因为我的心 中有个永不会落下的太阳母亲,大山! 招招手,豆角般的月儿2. 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愿世界永 远和平!今夜星光灿烂3.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是否发现心灵已粘满尘埃?那么用友善把心注满,用爱真诚地 对待每一个人,你就会发现世界依然美丽如昔!用友善把心注满4

9、. 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机会。有的人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功,有的人却只能对机会望而 兴叹,因为机会只垂青有准备充分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对于强 者来说,是迈向级台阶的垫脚石,是驶向万里征途的加油站,是大海上乘风破浪航船的强 劲风帆。逆境造就成功5.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书之声6. 笛声清越,萧声深沉,古琴丁冬,琵琶瑟瑟,这些丝竹之音,吹之抚之,皆使人沉 醉,却都比不上书之声。书之声7. 从不怨自己没有动人的容颜,从不怨自己没有婉转的歌喉,从不怨自己没有婀娜的 舞姿从来不怨什么,而是一直对自己说,即使没有这些,我也是一颗美丽的星。 我也是一颗美丽的

10、星8.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不可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做了, 面对着世间万象,请你不要轻易说不可能。1+1=?9. 我为书而醉,醉在那书卷的馨香里;书如酒般让人沉醉,而我愿意一生守望。 醉在书卷飘香里10. 自然像一道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枝悠扬婉转的 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 然,我的生活边充满了情趣。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11. 交往的条件是真心,而真心却需要长时间才体现出来,但真心交往的,就是你真 正的朋友。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12. 交往能使你的心理不断完善、进步;交往能使你拥有和谐

11、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到快 乐;交往还能使你学会许多知识,弥补自己不足。交往说明书13. 雪花随着时间降落了有融化;玫瑰伴着时间绽开了又凋谢,凋谢了又绽放;而不同 时间里的人,他的思想又会怎么样呢?是否也会变换?浸在“赞”海中的树14. 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要自我设限,超越你的心理高度。每天高声对自己说“:我 是最棒的!”成功的告白15. 心平气和待人,是醉人的馨香,更是豁达的胸襟与气度,是对生活理解和感悟。 馨香醉人16. 生命,总是美好的。不是因为苦恼太多,而是我们不懂得生活;不是因为幸福太少, 而是我们不懂得把握。我需要的生命17. 小鸟为灿烂的阳光歌唱,绿叶为拂过的春风歌唱,大海为蔚蓝的天

12、空歌唱。那些 动人的音符串起了支支旋律,飞进我的心里,让我也想唱首歌。我想唱首歌18. 同一轮太阳,不同的角色,落日的余辉总是使人安静,它给人历决不仅仅是温暖 和光辉,它使人踏实,使人奋起,使人满足,新一轮初生的太阳与永远灿烂不朽的太阳总 是同一轮太阳,朋友,和不感受一下落日带给你的光辉?日暮里的歌声19. 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太多了。但我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 为能住上豪华的新房子所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的只有世 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点滴真情令我感动20. 没有的大奖的喜悦,没有当明星的荣耀,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使我读懂 了人生这本书,真正体会到人

13、间的真情,正是一次次的感动,使我走向了成熟,领悟到人 生的真谛。点滴真情另我感动21. 坚强的人值得喝彩。同时我们心里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赢得别人的喝彩!喝彩22.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 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鼓励”自传23. 海,给了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鱼儿,也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的 润土,树,也反赠给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们自由翱翔的天堂,鸟儿,也赋予天 空一片快乐。无语24. 如果你还在遥望蓝天等待着青云直上,那么就请你低下头来,为自己成功的路上铺设一条平凡的助跑线,并请记住

14、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高考模拟卷材料作文命题(一)一、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人们曾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又发现自己似乎“知道 得太多”。二、作文审题与立意这则材料现实针对性很强,现在的人们随处上网,聊QQ,发微信,我们铺天盖地的 信息重重包围。人们猎奇搜异,寻求刺激,心气浮躁,似乎无所不知,又似乎什么也不懂。 多少人陷入进退维谷无以自拔的困境。“知道”得太多。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大道至简。“道”是自然规律, “道”是不悖人性,“道”是掐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人生发展的座标。面对当今社会如此纷繁复杂,鱼目混珠

15、的海量信息,本来作为人之生存,只要择其所 需,为我所用,也许就能获取更多的人生发展机会。可现在有多少人获取的信息符合一个 “道”呢!贪多嚼不烂,滥得撑得脑涨,每天早晨起来,手机几乎要爆了,成千上万的消 息充斥开来,来不及刷屏,来不及浏览。我们的生存状态已经被强控、被霸占、被劫持、 被囚禁!因此本材料最好针对现时,有感而发,谈互联网时代“知道得太多”之弊之害之 严重之出路当然也可以就“多与少、宽与窄、得与失、繁与简、博与专”等话题进行辩证分析, 只要联系现实均可以谈出有一定思辨与深度的文章来。三、作文拟题1、真的知“道”? 2、与井底之蛙没两样 3、不做信息碎片人 4、怎一个“累” 字了得 5、拒绝 QQ 与微信? 6、守住“大道”我从容 7、贵在“精一” 8、莫在网 络中淹沉没 9、从心出发 10、守得住自己 11、任尔如海如洋,我只取一瓢饮 12、试 问阁下:人生何住? 13、网上冲浪有个度 14、得失寸心知 15、大道从简 16、留点 时间给自己 17、把握人生定准星18、多做除法与减法 20、迷失自我,回头是岸(二)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