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81462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精选可编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点2、 揣摩关键词语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能力目标1、 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并借助他们理清全文结构层次。2、 通过重要句段理解思想内容德育目标1、 学刻体会这篇悼词所蕴含的深切感情,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感受马克思崇高的人格美。教学重点全文的结构层次,通过寻找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句段,把握全文结构特点。教学难点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教学方法讨论法。以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辅之以必要的指导点拨,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教具准备打印好的

2、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马克思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为世界做出了贡献,这样一位伟人的逝世无疑是全人类的损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克思的好友思格斯是怎样来评价他的。(板书课题)二、了解文体特征,明确学习重点教师发放预先打印好的资料(演讲词、悼词,本单元学习的注意点)三、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结构1、 朗读课文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要抓住第二段内容重点分析。这段作者主要论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了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的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发现。

3、 找出本文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了解本文结构,并掌握有关指代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运用承递性词句和过渡性句段是本文的特点。如2、6段为过渡段,2、4、5、6、7、8段用了承递性语句。第2段是个总纲。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联系,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有的地方用了一些承递性语句。第2段分析略。第4段中“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第5段中“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但是马克思”。第6段是剖析全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难点。这段有过渡作用,作者意在揭示马克思的革命家的本色,第二句是本段的中心句。 “他作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样”不是指代“两个发现”,而是指代“都有独到

4、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的那种品质和精神。第7段的承递性语句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8段是“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加点字是须画出的指代类词语、关联词语)教师总结:这些概括性段落(第2段)、承递性语句及过渡性句段(包括指代词、关联词)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而且对了解本文内容起到重要作用。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全文分三部分:悼念、评价、赞颂,思路清晰。评价时围绕“革命家”“思想家”两方面来论述。同时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赞扬,对颂扬马克思、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起了重要作用。四、揣摩文中精彩语句,领悟文中深刻的思想1、 3月14日下午两

5、点三刻(详细去世时间;强调时间,让大家永远记住这一刻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如果用“去世”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去世的突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讳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2、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世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

6、到。(“空白”“不久”分别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赞扬了他的贡献之大)3、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繁芜丛杂”本义是杂草杂树生长茂盛,这里指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这些无稽之谈“掩盖”了人类历史的“简单事实”,是马克思划时代地揭示了这个真理。这个问题“历来”都被“掩盖”,而只有到了马克思手中,才变得“简单”起来,四个词语具体形象地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4、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

7、比做黑暗之后猛见光明的“豁然开朗”,而先前人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把发现这一理论的划时代意义准确而生动地告诉了人们。)5、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这些加点的词语顺序是不能随便调换的。“满腔热情”表现了马克思对革命事业的爱;“坚忍不拔”表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光辉品质,不屈服,不放弃,是爱的升华和深化;“卓有成效”表现了马克思辉煌的革命成果。这三个词语由表达热情到表达行为再到表达结果,层层递进,不可颠倒。)6、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句含蓄且发人深思,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

8、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7、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尊敬、爱戴和悼念”是层层递进的。8、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能”“未必”委婉而准确。“但”字一转,突出了马克思所有的敌人都是无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没有一个“私敌”。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许多”“一个”一多一少,强调马克思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无产阶级。六、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词篇幅短小,内容高度概括,行文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凝练准确,字斟句酌;悲痛而不形于外,颂扬而不借助于藻丽;以婉曲之意倾吐悼念之情。

9、凝重悲壮、深沉感人,处处闪耀着演讲者思想的光辉,充分显示出庄严凝重的深沉型演讲风格,不愧为悼念型演讲的典范。第二课时七、拓展延伸,深入理解演讲词内容的针对性、逻辑性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材料预先发下)思考:这篇演讲词的内容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学生阅读,思考并自由发言。师:演讲词的内容应有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较强。因祭悼的对象不同,故两篇文章内容有别。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现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生前为无产阶级作出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此文对一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作的一切贡献。八、1、完成课课练2、3、5、20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