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81104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学段:八年级 学科:历史章节名称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学时1课时课标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课标解析: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历史学习的重要线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 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 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资 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这场 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内容 与 学 情 分 析内容分析戊成变法是本单元的第三课,从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讲述 了甲午中日

2、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着民族危机 的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掀起了一场爱国 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 变等历史事实。其中,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因果相连,康有为、梁启 超等人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百日维新那么是这一运动的 高潮,戊戌政变那么是这一运动的结局。地位上,戊戌变法上承洋务运动,但又超越了学习西方的器物层 面,开启了学习制度的时代,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中华文明发 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作用上,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

3、刻影响,符合历史开展潮 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学习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教师过渡随着变法的失 败,这场寄托无数知识分子救 国希望的维新运动也就此昙花 一现,伴随着鲜血的洗礼而落 幕。于是,就有了戊戌六君子 喋血菜市口的画面。(二)戊戌精神教师活动展示表格:学生合作讨论,积 极发言,各抒己见。一学生思考回答:戊戌六君子为变法 图强,勇于牺牲,有高 尚的情操和历史责任 感。学生知道戊戌 政变以及戊戌六君 子舍身成仁的故事, 感受并学习维新人 士变法图强的斗争 意识和义无反顾的 英雄气概、舍生取义 的民族精神。人物 去世职业生涯1年龄1谭嗣同 33江苏候补知府杨锐孔I 土

4、工内阁侍读刘光第 39刑部候补主事-林旭_ 23 内阁中书秘书一杨深秀 49刑部主事康广仁 31保甲差展示材料一: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展示材料二: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 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 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感悟 从“戊戌六君子”身上学到什 么精神?进一步提问:通过第一二 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哪 些人可以成为中国的脊梁?为 什么?教师归纳列强侵略的加 剧,不断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

5、末农民 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 挽救国家存亡,探索国家出路 的努力,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民 魂。鲁迅先生曾说:“惟有民 魂是值得珍贵的,惟有他发扬 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学生回答:李鸿章、 林那么徐、左宗棠、张之 洞、关天培、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等。通过鲁迅先生 关于“民魂”的阐述, 激发学生实现中华 民族复兴、谋求中华 民族福祉的历史使 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总结维新志士们满 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波呼号, 弹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 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 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 激励和指引着一代乂一代中国 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 努力奋斗。图一

6、图二图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学习目标一达标检测(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己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 “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至 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学习目标二(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生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 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商国是。(2)指出图二中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学习目标三(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 的刑场上画上了 “休止符”(3) 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标

7、志是什么?(4) 图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 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公车上书开展组织学会;宣传维新思想创办报刊板书设计%,结果=戊戌政变失败原因f顽固派努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开始1898年明定国是s高潮。1百日螂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意义。一在当时具有思想启蒙作用启示。一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政治V经济促进资本主义开展军事文化学习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戊戌变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比 较陌生。但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己经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 上,单纯的学习西方科学技

8、术并不能救中国,故而能带着浓厚的兴趣 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 时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解读史料和识读地图的能力。但是,八年级学生因所学课程较多,查阅课外资料时间有限,大 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因此在授课中,不仅利 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还要给学生更多的背景资料、人物资料, 也反映出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稍有缺乏。学习目标1. 通过列表归纳,知道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以及百日维新 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的艰难曲折。2. 通过史料实证,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 通过解读谭嗣同诗句,感受维新派人士

9、舍生取义,以民族大 义为己任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1. 学生预习新课,查阅了解“公车”含义;2. 扩大阅读面,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的资料。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科思维导图、史料教学法 学习方法:1. 通过史料和问题探究,逐项分析百日维新举措政治、经济、文教、 军事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变法的性质和意义。2. 解读谭嗣同诗句和鲁迅先生民族的脊梁,感受维新派人士 舍生取义,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精神。学习 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 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 让学生 知道要 到哪里去教师活动讲

10、解世界开展 现状及趋势,改革和革命成为 主流,比照近代中国遭受的侵 略战争,开展的近代化探索。教师过渡世界资本主义 不断开展,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 深,有志之士又展开了怎样探 索活动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个 疑问,在第六课戊戌变法中寻 找答案。学生复习回顾第一 单元学习的侵略战争, 体会民族危机不断加 深,为救亡图存,农民 阶级的太平夭国运动,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都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一是通过世界与 近代中国比照,学生 可以感受两者差距, 体会中国落后的处 境;二是利用时间 轴,温故知新;理清 历史开展脉络,初步 构建历史整体意识;三是通过洋务 运动的失败,为本节 课戊戌

11、变法要进行 的政治变革做铺垫。活动一学习任 务与学 习目标 相对应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一)概况(代表人物、原因、 内容、结果、影响)教师出示马关条约 图片及数据,引导学生总结戊 戌变法的背景。教师出示梁启超、谭嗣 同材料,引出公车上书。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 生阅读教材第28页第1自然段 和人物扫描局部,引导学生找 到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内容、 目的、结果、影响等基础知识。学生思考,并回答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了,同时也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开展, 进而引发了戊戌变法。通过解读史料, 巩固甲午中日战争 的知识点,夯实基 础;通过解读史料, 掌握戊戌变法

12、背景,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 史料及得出结论的 能力。教师出示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 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 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 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陈旭麓近代中国 社会的新陈代谢教师活动教师带着学 生解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 车上书影响。材,学生自主阅读教 并列表归纳。一是发挥引导 作用,培养学生自主 阅读教材;二是提升学生 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的能力。教师过渡公车上书失败 后,康有为开始和其他维新人 士一起投入到维新思想宣传工 作中去。(二)宣传维新思想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 阅读教材第29页的内容和第 30页的人物扫描。提问:(1) 维新派的主要行动代表人 物有哪些?(2)

13、这些学会和报刊宣传了什 么观点?(3) 假如你是当时的爱国青年, 这些观点会对你产生什么影 响?学生阅读教材,思 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宣传了变法图强的 维新思想,扩大了维新 派的影响力。教师强调:维新 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推 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 展,为百日维新奠定了 思想基础。将课堂自主权 交给学生,培养学生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 信息,归纳概括能 力,落实历史核心素 养。活动二 学习任 务与学 习目标 相对应二、百日维新(一)原因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德国 强占胶州湾时立的碑、1898年 谢绩泰时局图两幅图片, 提问:两幅图片反响了什么历 史事件?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康 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8年”。提

14、问:如果你是光绪帝, 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二)开始教师活动教师出示“明 定国是”诏中的内容,阐述 “明定国是”诏书的公布标志 着戊戌变法的开始。(三)内容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 教材第30页百日维新这一子目 的第1、2自然段。展示材料一: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学生观察图片,回 答:1897年德国强占胶 州湾,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学生阅读史料,分 析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 五书,了解民族危机加 深和戊戌变法的关系。学生在教材相应位 置做好笔记。学生阅读教材,归 纳总结课本中相关措 施,能找出新旧政策并 做政治、经济、军事及 文化四方面的归类。学生通过观察 地图培养时空意识; 知道地图、漫画及文

15、 字材料都是史料,能 区分其不同的史料 价值,在比拟、辨析、 综合图片及文字史 料等多重史料的基 础上形成中华民族 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的证据链,理解列强 瓜分狂潮引起了中 华民族空前的危机, 刺激了举国上下的 救亡图存的爱国热 情,让学生感受到国 家危矣,民族将亡, 变法图强己经迫在 眉睫,进而理解他们 身上的家国情怀。通过解读,学生能理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 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 将中央和地方“各衙门闲冗员 缺,何者应裁,何者应并,速即 切实筹议”,“将筹办情形具 奏”。上谕一四一条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归纳 百日维新的政治举措对资产阶 级和顽固派产生的影响。学生阅读材料并分 析,认识到百日维新的 政治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