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磁铁的两极4.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80916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磁铁的两极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磁铁的两极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磁铁的两极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磁铁的两极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磁铁的两极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磁铁的两极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磁铁的两极4.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19年春综合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内 容:磁铁的两极学 科: 科 学教 师: 王国彬2019年4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科版) 执教:王国彬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3课。教科书用学生熟悉的条形磁铁、小钢珠和回形针这三个物体引入,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磁铁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相同吗”,从而开展一系列“研究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活动。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学生熟悉的条形磁铁引出本课的主题“研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第二部分探索,有三个活动,

2、第一个是借助一枚回形针来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第二个是用5枚回形针来检验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第三个是观察铁粉被条形磁铁隔着玻璃吸引后的分布状态;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相关观点,从而进一步建构磁极这一概念;第四部分拓展,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极后,学生会思考怎样找到蹄形磁铁的磁极,引导学生利用小钢珠和回形针自行发现蹄形磁铁的磁极。本课是磁铁单元的第3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磁极的概念,即先让学生探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发现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磁极的概念便顺理成章被引出。同时,还要让学生在

3、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观察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学情分析学生在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会发现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有区别,但他们并没有去探索同一块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大部分学生不清楚磁铁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即使有少部分学生隐约知道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大,也不清楚中间部分的磁力是怎样的。学生对一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这种模糊认知或错误认识都将成为本课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了解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科学探究目标1、在探究活动

4、中,能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2、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3、能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4、能初步对探究的证据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知道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3、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4、当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尊重事实,逐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2、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磁力

5、的大小。难点:设计多种方法来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条形磁铁、回形针、塑料尺、铁粉盒子、蹄形磁铁、小钢珠。教师准备:小组记录表、课件、学生操作打印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1、出示条形磁铁、回形针。(预设: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板书:磁铁2、创设情景引起冲突(1)如果将回形针挂在磁铁不同部位,每个部位可以挂几颗?学生猜猜,说出理由,画出自己的猜想。(学生把自己的猜想画在下面)(2)学生小组合作将回形针放在磁铁不同的部位(方法小组自己确定),汇报情况,修改自己的猜想。(学生修改自己的猜想)(3)学生讨论小组的猜想。磁铁的各部位都有磁力吗?磁力的大小相同吗?设计意

6、图:学生根据已有磁铁吸铁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判断磁铁各部位吸回形针的情况并用示图画出来。然后小组设计办法检验自己猜想而造成“知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后面研究磁铁的磁力作好铺垫。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说法,教师适当引导(重新演示或请其他学生做演示等),最终将问题定位在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上。如果出现学生认定中间没有磁力,教师将问题放在后面解决,以此为矛盾冲突进行研究。注意学生思维反馈,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3、PPT出示示意图(以磁铁的最大面为例)。教师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猜测。依据学生情况来板书(用线条多少表示) 有 (小或没有) 没有(或很小) (小或没有) 有5、引导学生

7、思考怎样来检验自己的猜测。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已知与未知冲突”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两端有磁力,中间没或小)不同部位磁力大小可能有不同,并对哪个部位磁力大,哪个部位磁力小有了初步的猜测,进而引出接下来的探究内容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二、自主探究 交流反思1.探究一:借助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1)出示实验材料(1块条形磁铁和1个回形针)。提问:你能利用这个回形针来感觉比较磁铁哪个部位磁力大吗?(2)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借助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3)讲解操作方法,明确观察重点:四人小组合作,每人一份材料;先自己操作和观察(每人操作2次),再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束后,整

8、理材料。(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发现。预设:学生能初步感受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但他们对中间部分磁力大小有不同的意见。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来自主观感受的体验是其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细细地体会条形磁铁上的磁力变化能初步感受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较大。过渡语:人的感觉有时对很小的刺激不一定感觉到。我如果给你们提供5颗回形针,一个条形磁铁,你想用什么更好的科学办法来研究。2.探究二:移动条形磁铁吸引回形针。(1)出示实验材料(1块条形磁铁和5个回形针、一张画格的纸)。(2)师生交流回形针按怎样的位置摆放比较好。(3)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和观察重点:

9、5个回形针要排成一条直线;条形磁铁要稳定地平行推进;观察并记录5个回形针先后被吸引的顺序;再重复操作两次,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记录单一。实验结束后,整理材料。(4) 学生探究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分布情况,教师巡视指导。(5)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设:能明确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但对于中间部分是否一点磁力也没有,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设计意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反复实验和仔细观察,学生找到了证据去支撑探究一中体验活动的感受,更加明确了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认识。3.探究三:借助铁粉盒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1)出示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和铁粉盒)。讨论:怎样借助铁粉盒验证磁铁不

10、同部位磁力的大小。(2)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和观察重点:初始状态时,铁粉要均匀平铺在铁粉盒里;晃动铁粉盒子时要轻;仔细观察铁粉的分布情况并记录。(记录单二)(3)学生展示记录单。预设:学生会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力最强,向中间逐渐减弱,最中间似乎也有一点磁力。设计意图:本活动重在观察铁粉在条形磁铁的影响下的分布状态,其背后的意图是指向中学有关磁场的认识。三、质疑评价 达成共识1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用了哪些实验方法来研究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手感觉;眼睛看见;铁粉证明)2验证磁铁中间是否有磁力。(回到第一次矛盾冲突地方,教师或学生演示,要注意用大头针、订书钉,让学生理解中间磁力小,只能吸引住轻小的铁

11、。学生要亲自验证)3提问:现在,你觉得条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怎样分布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修正板书)板书:大 小 大引导学生小结:条形磁铁上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教师将学生的想法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呈现。(修正前面的猜测)4师生一起交流:条形磁铁磁力最大的地方有几个?小结:磁力最大的部位叫做磁极,条形磁铁有两个磁极。板书:两极大 小 大磁极 磁极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实验方法及结果,帮助学生体会多个证据对探究的重要作用。四、拓展应用 促进发展1提问:老师手上有一块蹄形磁铁,你们能找到磁极在哪?2追问: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到它的磁极?3出示材料:蹄形磁铁、小钢珠和回形针。4师生交流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索蹄形

12、磁铁的磁极。5学生自己验证。6根据实验结果,研讨和交流蹄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情况和磁极的位置。7讨论:环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怎样的?是否也有两个磁极?(机动,为下课准备)请学生在课外开展环形磁铁磁极的探索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寻找蹄形磁铁磁极、环形磁铁磁极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磁铁秘密的欲望。结束语:同学们,磁铁本身有许多科学秘密等你们去探究,比如:用一根线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等它静止时观察它指示的方向,把两个磁铁相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同学们:“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你们在科学的知识海洋里继续畅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会出现在你们的面前。【板书设计】磁铁的两极示意图:大 小 大 磁极 磁极记录单一:比较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通过观察,你发现条形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画一画(标出回形针被吸引的位置)。 1 12 23 34 45 56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