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80879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蹲点调研情况的报告 为了发挥高湖塘示范园区的示范效果,加快我县乃至我市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针对水产养殖中水中溶氧量的普遍不足,XX年月日至月25日期间,对池塘底气充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报告如:调研期间,我邀请县水产局对底气充养技术在养殖当中的应用进行座谈,组织农办、高湖塘场部和高湖塘养殖示范户去象山底气充养池塘进行考察,了解该技术在养殖当中的实际应用与安装使用,探讨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技术应用前景。经过调研,我们认识到: 一、池塘底充氧增氧原理 池塘底充氧增氧原理是利用罗茨鼓风机增氧,在池塘底部铺设vc管,利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中的氧气压缩到pvc管中,通过在pvc管上钻的小孔

2、将氧气充入到池塘底部,使池塘底层乃至整个水层氧气达到饱和的一种增氧模式。池塘使用底充氧后,池塘底部的溶解氧和上层水体的溶解氧基本一致,没有形成氧跃层,溶解氧达到g/l以上,基本满足了对虾生长蜕壳需要。采用池塘底部增氧后,不仅增加了底层溶解氧含量乃至整个水层的溶解氧含量,而且能加强水质管理,改善了水质环境,提高了对虾抗病力,有效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二、池塘底充氧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来,养殖技术有了不断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但是也存在着出现养殖相对容纳量的盲目扩大,病害的相继发生等制约着养殖高产稳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是高温期间,池塘缺氧特别是底层缺氧引起养殖产品不适应水环境产生

3、死亡现象,导致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下滑,据此,池塘缺氧已成为影响养殖高产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养殖池塘基本还没有安装增氧等设备,虽然只有少数安装水车式增氧设备的池塘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明显高于普通池塘,但是在池塘增氧设备的安装设计和配备增氧功率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养殖标准生产要求。采取池塘底部增氧方式,可以提高池塘底部乃至整个水层的溶解氧含量,打破水体氧跃层,可以基本满足养殖产品生长脱壳的需要,同时促进有机物分解,减少病害发生,从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三、调研成效经过调研,海水池塘中使用底充氧增氧技术,成为海水池塘增氧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通过池塘底部增氧,打破了水体氧跃层,使水体上下层溶氧量一致。

4、池塘内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含量,抑制了有害生物的滋生,加快有机废物的降解,改善了池塘水质环境,有利于对虾生长蜕壳,大大提高了养成成活率。因此,海水池塘中使用底充氧增氧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现高产高效是切实可行的。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实施项目安排建设,确定总体方案: 技术关键:1、池塘底充氧增氧设施的安装设计,包括充气管道的铺设、充气孔孔径大小的确定等。 2、养殖池塘底充氧增氧功率大小的确定。 、池塘底充氧增氧后对池塘水环境的影响和调控能力。 项目期限: 、XX年月中旬至3月中旬,确定技术方案及池塘改造。 2、4月中旬至5月底,完成底充氧设备的购买、安装和调试以及池塘的清整、消毒。3、月至6月中旬放养梭子蟹、蛏子苗。 4、6月中旬至1月中旬,梭子蟹养成管理,包括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底充氧技术应用。 5、X年12月,项目总结。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