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80620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武平县林业局2022年5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三五”林业建设成就2一、国土绿化美化2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4三、林业产业发展6四、林业改革成效8第二章“十四五”林业发展思路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第三章“十四五”林业建设任务13一、国土绿化美化13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15三、绿色产业发展16四、深化林业改革18五、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19六、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19第四章“十四五”林业重点工程20一、国土绿化美化工程20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工程25三、绿色产业发展工程27四、深化林改工程28五、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30六、梁野

2、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32第五章保障措施33一、加强政策保障33二、强化责任落实34三、加强队伍建设34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5五、强化规划实施监督35附件:武平县“十四五”林业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表前言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十三五”期间,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众来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先行先试,总结提升了林改工作“武平经验”,继续为全国林改做示范、树标杆,成功创建多项国字号品牌,先后被评为“

3、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梁野山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十四五”时期林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更要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新时代武平林改精神,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深化林改当标杆、绿色发展做示范,深入做好“

4、机制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捷文示范”四篇文章,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上取得更大成绩。第一章“十三五”林业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是武平林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五年,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作出了重要批示、对武平万安镇捷文村群众来信作出了重要指示,同时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成功召开,这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的高度关注和对武平人民的深情厚谊。武平林业人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惠民产业,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绿化美化、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绿色产业发展、林业改革深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

5、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一、国土绿化美化(一)造林绿化质量持续提升1.植树造林重点突出。在认真执行“三个必造”工作要求,及时更新各类迹地和实施占用征收林地异地恢复森林植被造林的基础上,坚持以“二沿一环”森林景观带、生物防火林带和重点区位林分修复为实施重点,提升造林绿化质量。全县完成植树造林15.3万亩,占计划任务11.7万亩的130.7%,每年均超额完成当年度的造林绿化任务。其中“二沿一环”森林景观带0.55万亩、生物防火林带1.98万亩、重点区位林分修复3.27万亩、其他迹地更新7.6万亩。2.城乡绿化美化同步拓展。坚持城乡绿化一体化、绿化美化统筹推进,创新绿化组织方式,组织开

6、展“春节回家种棵树”等活动,持续开展村庄绿化,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村等品牌,推动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全县完成村庄绿化1335亩,创建7个国家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12个省级森林村庄,启动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县级)工作。3.森林经营量质并重。注重森林科学经营,注重培育珍贵树种用材林、国家储备林、速生丰产林和水土保持林。完成森林抚育52.6万亩、封山育林36.97万亩、珍贵用材树种造林2.1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3.28万亩、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0.7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9万亩。(二)竹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县先后实施竹业重点乡镇、竹业重点县项目,大力开展竹山

7、抚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竹农培训,全面提高竹山经营管理水平。全县完成竹山抚育4.2万亩,建设蓄水池33个1476立方米,建成竹山道路346公里,笋加工厂9家,完成竹农培训5期460人次,投资1576.2万元,获得上级项目资金补助840万元。全县竹林面积达28万亩,其中丰产竹林9万亩。2020年笋竹业年产值达6.3亿元。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一)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4%,比“十二五”末的77.0%增加了2.4个百分点,比省政府核定“十三五”目标值73.6%多5.8个百分点;全县林木蓄积量达到2487.2万立方米,比“十二五”末的2024.6万立方米增加了462.6万立

8、方米,比省政府核定“十三五”目标值2109万立方米多378.2万立方米。(二)森林生态资源保护规范有序1.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确保采伐限额制度执行到位。同时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有序采伐、合理利用。2.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对生态公益林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899257亩,年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约2040万元。3.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十三五”期间,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天然林实施停伐补助,年发放补助资金约2200万元,使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4.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县共组建专业扑火队伍21支385人,完成1座消防队营

9、房建设,有效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使森林火灾发生数和受害面积始终控制在低位。5.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县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1.7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98.6%。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任务,共清理松枯死木3739株,全县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6.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查处涉林案件1171起,其中行政处罚979起,刑事案件192起,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实施了有效打击,保障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2019年12月,中山河湿地公园提前一年通过国家

10、林草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11月,千鹭湖获评“中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2020年12月,千鹭湖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2月,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获评“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十三五”期间,湿地公园直接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9亿元,主要开展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合理利用工程等建设,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中湿地白鹭天堂”湿地生态系统。千鹭湖是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颗明珠,先后开展了千鹭湖一期、二期建设,总面积4197亩,投资1.73亿元。千鹭湖重点打造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湿地水生风箱树群落,呈现约3公里长的

11、“鸟在水上飞、林在水中生、鱼在水下游”的风箱树“淡水红树林”美景,形成融生态教育、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独特而秀丽的湿地景观。(四)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三五”期间,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林火视频检测系统1套(含9个前端、1套控制系统)、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瞭望台2座,巡护步道30公里,防火查检站、防火宣传碑牌、防火指挥车、运兵车、扑火装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备、野生植物及生境保护;植物监测点、科研监测设备、宣教中心陈列演示布展设备、停车场;所(站、卡)供电、给排水、通信设施及支道维修40km,办公设备、干道硬化8km等。保护区智能化提升项目(林

12、火视频检测系统1套4个前端,无线监控22个,卡口4个,智能办公设备1套)。建设二座生态定位监测站(林内气象站2个,林外气象站1个,径流场4个,测水堰2个,大样地1hm2,空气负离子监测设备一套,实验室设备一套),资源调查方面:调查有梁野山药用植物,并出版有梁野山对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对蕨类资源进行调查,对两栖类动物进行了调查。开展了观光木极小种群的就地保护和异地扩繁项目。三、林业产业发展(一)林业产值状况及构成2020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79.88亿元,比“十二五”末的48.28亿元增长67.46%,其中:第一产业30.26亿元,比增101.2%;第二产业37.26亿元,比增18.4%;第三

13、产业12.36亿元,比增594.3%。(二)林业产业建设1.林下经济产业。“十三五”末,全县建成各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25个,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150万亩,实现产值36.5亿元,从事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农约3万户。武平蜂蜜被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花卉苗木产业。“十三五”期间,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6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17.3亿元,分别是期初的1.4倍、2.5倍。其中,特色花卉富贵籽种植面积8720亩,年产商品苗826万株,产值3.924亿元。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7个(富贵籽6个、山樱花1个);武平富贵籽获2018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2019年度福建省著名农业名

14、牌。富贵籽、红掌获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特等奖4项。3.森林旅游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县坚持走“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森林旅游城市和全国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县培育森林人家100家,占龙岩市森林人家总数270家的37%,占全省森林人家总数的13%;新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民主乡高书村至万安镇白莲塘85公里的森林步道,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梁野山捷文段成为全省首条对外开放的国家森林步道;启动梁野山、万安捷文、中山松花寨、千鹭湖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创建多项国字号品牌,武平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 梁野山森林养生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