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80329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二六年二月- 75 -目 录序 言第一篇 规划背景第一章 发展基础- 2 -第一节 优势条件- 2 -第二节 “十五”回顾- 4 -第二章 发展展望- 8 -第一节 发展机遇- 9 -第二节 主要挑战- 11 -第二篇 发展战略第三章 指导思想- 13 -第四章 战略目标- 14 -第一节 战略定位- 15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目标- 15 -第五章 战略重点- 18 -第三篇 重点任务第六章 着力推进工业强市- 21 -第一节 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21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2 -第三节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23 -第四节 优化工业区

2、域布局- 24 -第五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6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8 -第一节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28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9 -第三节 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30 -第四节 促进农民就业转移- 34 -第五节 完善政策扶助机制- 34 -第八章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36 -第一节 建设国家级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36 -第二节 加快构建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 39 -第三节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41 -第四节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咨询服务业- 42 -第五节 大力发展其他服务业- 43 -第九章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45 -第一节 改善创

3、业投资环境- 45 -第二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6 -第三节 全面加强区域合作- 47 -第四节 发展对外贸易和技术合作- 49 -第十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51 -第一节 构筑四大综合经济区- 51 -第二节 实施点轴开发- 53 -第三节 强化功能类型分区- 56 -第四节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58 -第五节 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 58 -第十一章 加快构建特大城市- 60 -第一节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60 -第二节 逐步完善城镇体系- 65 -第十二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8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 68 -第二节 电力网络- 70 -第三节 信息基础设施- 71 -第四

4、节 水利基础设施- 72 -第十三章 坚持实施科教兴宜- 73 -第一节 优先发展公共教育- 73 -第二节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75 -第三节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76 -第十四章 扩大社会公共服务- 78 -第一节 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78 -第二节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78 -第三节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80 -第四节 发展全民体育事业- 81 -第十五章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82 -第一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82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83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83 -第四节 确保移民安置发展- 85 -第五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85 -第六节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

5、 86 -第七节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87 -第十六章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90 -第一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90 -第二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93 -第十七章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96 -第一节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96 -第二节 激发增强市场活力- 97 -第三节 改革公共服务体制- 99 -第四篇 实施保障第十八章 制订配套政策- 101 -第十九章 完善规划体系- 103 -第二十章 实施重大项目- 104 -第二十一章 加强实施管理- 105 -第二十二章 规划实施调整- 106 -序 言2006年到2020年,是宜宾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金沙江水电开发的战略机遇、实

6、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述2006-2020 年期间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发展布局,重点明确“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纲要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约束性,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市域其他规划、实施政府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纲要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国民

7、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编制。纲要由文本及说明、图件、表格等组成,其中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第一篇 规划背景第一章 发展基础第一节 优势条件相对优越的区位。宜宾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之一,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成渝经济区连结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具有建设成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图11 宜宾市区位图富集配套的资源。宜宾是国家战略资源富集区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矿

8、产资源53种,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石英砂等储量丰富,其中煤炭储量53亿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716万千瓦,具有发展大型水火核电站和高载能产业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6处,省级27处,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旅游业优先发展和可进入世界品牌的四个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向家坝水电站及筠连煤田综合开发的启动建设,矿产、水能、旅游等优势资源已进入大规模开发期。图12 宜宾市矿产、水能资源分布图(2006-2020)良好的经济基础。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66亿元,居四川省第四位、川滇黔结合部地区首位,形成了饮料食品、能源、化工为主导,轻纺、机械、建材、

9、造纸、电子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其中,饮料食品、能源、化工、轻纺等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9平方公里,规划区常住人口58万,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现代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全市。“铁公水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内水高速、内昆铁路形成了与成、渝、贵、昆等中心城市快速便捷通道,二级机场架起通往京、沪、穗等特大城市的空中走廊,1000吨级船队可直达上海。第二节 “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增长再

10、创新高。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高于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个、1.4个百分点,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7805元,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99亿元,年均增长2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8 : 41.7 : 30.3调整到2005年的22.4 :49.3 : 28.3,非农产业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44%,上升8.2个百分点。图1-3 经济增长图图1-4 产业结构图“九五”期末“十五”期末城市建设拉开新框架。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五年增加16平方公里,建成中坝大桥、戎州大桥

11、,开工建设城市环线、翠柏大道,南岸西区、中坝等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旧城改造成效显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城镇化率由2000年21.37%提高到2005年的28.3%。基础设施取得新成效。内昆铁路、内水高速、金筠铁路和宜长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通车。新改建等级公路179公里,新建铁路109公里、电气化铁路改造69公里,2005年全市公路、铁路总里程分别达到4482公里、230公里。完成城乡电网改造投资15亿元,农网改造覆盖面达到85%,新改建220KV和110KV变电站3座、14座。新增有效灌面14.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67.5万亩。电话普及率达到24.5%。城市供水能

12、力达到20万吨/日。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6.6年提高到7.7年,初、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2.3%、45%,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2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1.8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达到436个,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迅速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26元、3068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1.9%、47.2%;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3、的比例。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分别由2000年的46%、60%下降到41%、55%;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70%,启动农村居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6平方米;扶贫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图1-5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制、农村税

14、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非公经济比重由2000年42.9%提高到43.5%。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超过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8倍。设立海关、商检等口岸机构,成功引进三峡总公司、沃尔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森林覆盖率38%,比“九五”末上升3.35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74%,五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9万亩、荒山造林59.5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40.4万亩。金沙江、岷江和长江宜宾段达到国家III类水质标准。重点行业、区域的污染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分别新增垃圾、污水处理能力900吨/日、26万吨/日。总体上看,“十五”是改革

15、开放以来我市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小、均量低,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业比重和城镇化等主要发展指标,均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支撑单一,自主增长能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才技术、制度环境不适应区域大发展需求。从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特征来看,我市属于西部待开发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发展滞后、发展不足、发展不协调仍是当前我市的基本市情。加快发展,特别是实现科学、持续发展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市的首要战略任务。从“十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等部分预期指标未能实现,计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未落实到空间、要素配置缺乏统筹规划与优化整合、政策细化落实和统筹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