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假期作业.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80125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假期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假期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假期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假期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假期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假期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假期作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物理选修班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第卷(选择题 共42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题后的表格内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x/cmt/s452O31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光从空气进入某介质,当入射角是53时,折射角为37;则当入射角为0时的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分别

2、是(sin37=0.6,sin53=0.8)( )A0和0 B0和1C0和1.33 D90和0.7525mm25mma20mm20mm20mmb3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从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计算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a、b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min,则心电图仪图纸移动的速度v以及乙的心率为( )A25mm/s,48次/minB25mm/min,75次/minC25mm/s,75次/minD25mm/min,48次/min20x/my/cm-20O4如图所示,沿x

3、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增大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5虹是由阳光射人雨滴(视为球形)时,经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产生色散形成的。现有白光束L由图示方向射人雨滴,a、b是经反射和折射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b在水滴中传播时的波长较长B光线b在雨滴中的折射率较大 C若分别让a、b两色光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则b光形成

4、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较大D光线b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0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白光abc7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温度计放在c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B.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C. 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1020308x/my/cm-8OP甲51525 QA.

5、0.40.81.28t/sy/cm-8OB乙D. 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图中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 B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质点A在任意的1s内所通过的路程都是0.4m金箔ABCD放射源荧光屏0.6 A2103153V2103200mA210PBACD 图8图1显微镜D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25Hz9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a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

6、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 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A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D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10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 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AO.50 s B. O.13 s C0.10 s D. O.20 s11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

7、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入射角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上,经玻璃砖A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B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经玻璃砖A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B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C经玻璃砖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会发生全反射D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12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水泥地上易碎,落在海锦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水泥地

8、撞击过程中:( )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E/eV0-0.85-1.51-3.4-13.6n43211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14.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

9、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乙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6分,每空2分) 15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 = 945.8m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 = 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 = 40次全

10、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的示数t = s;若用给定物理量符号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g = 。23401234567890单位:cm甲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

11、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mm(2)写出计算波长的表达式,=_(用符号表示),=_nm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屏图(甲)L1L215205100202515图(丙)第1条时读数第4条时读数1520510030354045图(乙)abcdbadcabdc17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玻璃砖位置的

12、关系分别如图、和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

13、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本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6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0.5 kg、mB=0.4 kg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C=0.1 kg的木块C以初速vC0=10 m/s滑上A板左端,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