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79738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21逍遥游(节选)(备课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注1.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

2、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庄子导读谢祥皓著 巴蜀书社)2.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二、课文析读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邀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

3、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本文节选部分,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

4、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庄子在本文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惟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

5、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作品正是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这种“汪洋恣肆”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而且更主要表现在整篇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树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物事、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飞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象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6、,以游无穷”的境界,除了庄子又有谁创造得出呢?庄子随心所欲地想象出这些物事、境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必须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见;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为、无己,在“无何有之乡”去作逍遥游!(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略有改动)三、类文荐读匠石之齐庄子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

7、,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其梦。弟子曰:“趣

8、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注:匠石:匠,木匠;石,其名。之:往。絜():用手臂匝量。百围:“围”指五寸或一尺,“百围”即五丈或十丈。液:流脂液。“”即松心,多脂。蠹():虫蛀。泄:散失,被抛弃。乃今:直到今日。“乃”言其得之难也。而:你。诊:通“畛”,告,诉说。诟厉:辱骂、嫌弃。翦:斩除。阅读提示:以无用为大用,是庄周处世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栎社树,商丘之大木,“支离疏者”,均以“无用”而全其天年。此段文字借栎社见梦之语,较充分地阐述了这一观点。(选自庄子导读谢祥皓著 巴蜀书社)四、

9、鉴赏方略古代散文是古代作家依照他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那么后世的读者该如何分析鉴赏呢?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其次要切实掌握作品的主题,能够中肯得当地说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成就。如果能够自觉地对一篇古代散文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则既可以加深理解,也有助于鉴赏。下面简单谈谈古代散文鉴赏的规律、方法。散文(古代)鉴赏之一:知人论世,具体分析。鉴赏一篇古代散文,必须先了解作家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他们的作品也就各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点。再进一步说,一个作家一生的创作是随着他的思想、艺术的发展而变化着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必然具有思想、艺术上的差异。因此,鉴赏一篇古代散文,应当而且必须具体了解时代背景,作家境遇,也就是知人论文。如果仅限于就事论事,那就很难正确鉴赏作品,更谈不上作出恰当合理的评价了。例如鉴赏陈情表,首先要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了解背景及作家自身遭遇后,才可真正理解李密拒不奉诏的隐情和反复陈述的苦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