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79718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规范54201一类严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布部门蚌埠五和医院普外科发布日 期2016.6.6 护理工作规范 目 录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2.护理交接班规范3.住院患者服务规范4.患者饮食管理规范5.心理护理规范6.护理文书书写规范7.护理文书管理规范8.护理文件管理规范9.安全给药工作规范10.肠内营养护理规范11.夜间巡视服务规范 12.病区护理组交接班规范 13.巡视病房规范要点14.晨晚间护理标准 普外病区护理工作规范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 仪表仪容1 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2 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3 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4 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5 服饰:

2、(1) 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2) 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3) 佩戴胸卡于胸前左上方,姓名、照片无遮掩。(4) 穿白色软底鞋。(5) 工作期间禁戴首饰。二、 行为举止1 举止沉着稳重,动作敏捷果断,不在工作场所大声言谈、嬉笑、打闹。2 走路、开关门窗、做各种治疗要轻柔有序,应尽量减轻对患者的影响。3 回答患者询问应耐心礼貌,走路遇见患者应礼让患者先行。4 上班期间不得勾肩搭背、交头接耳,不得接打私人电话,不得吃东西及看非业务书报。5 站姿、坐姿正确,端治疗盘、拿病历、推治疗车均符合要求,下蹲姿势文雅,自然大方。(1) 站立:端正,头微抬,目光平和,

3、自信,两肩水平,上身挺直收腹,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两手交叉轻放小腹处。左右手大拇指交叉,其余四指平放,两足靠拢,足间夹角呈1520左右,重心在足弓处。(2) 坐姿:端正,头微抬,目光平和,自信,两肩水平,上身挺直收腹,单手或双手把衣裙下端持平,轻轻坐下,臀部坐位占椅面1/22/3,两手轻握拳放在小腹前,两膝轻轻靠拢,两足自然踏地。 2(3) 端治疗盘:双手持治疗盘,肘关节靠近躯干,呈90。(4) 持病历夹:左手持夹,轻放在左胸前,右手轻托病历夹右下角或自然下垂。三、 语言要求 1 工作期间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与患者沟通要通俗,避免使用医学术语。2 对患者态度诚恳,解释耐心,实施首问负责制

4、。3 听到电话是应首先向对方问好,并自报科室、姓名。4 坚持做到“四声”:来有问候声,问话有回答声,各种治疗有解释声,离开有道别声。5 恰当运用沟通交流技巧。 2.护理人员服务规范一、 着装规范,挂牌上岗。二、 准时上岗,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脱岗,做好床边交接班。三、 做到首接负责制,有问必答。四、 坚持文明服务。诚信服务,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五、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技术规范,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准确、及时执行。六、 密切观察病情,主动积极帮助患者排忧解难,按规范巡视病房。七、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八、 维护病区整洁、安静、舒适和安全的诊

5、疗环境,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九、 工作区域物品按规范有序放置,抢救器械,物品和药品定期检查呈完好备用状态。3.护理交接班工作规范一、 一般交接班1 接班准备:接班者提前到岗,清点登记药品品及各种物品。2 做到四看:查看体温本、医嘱 、护理记录、交班报告本,掌握科室患者总人数、出入院人数,特、一级,病重、手术患者人数。3 与交班者一起床边查看患者,做好“五查”、“一巡视”(参见护理交接班制度)。二、 手术后患者接班1 患者回病房前,根据手术情况备好术后用物(氧气、吸引器、监护仪、引流袋/瓶/盒、麻醉床、麻醉盘等)。2 手术患者返回病房,护士与麻醉医生一起到床边交接患者(确认身

6、份)。3 接病情:听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交班,了解患者麻醉的方式、手术方式、 3术中情况(出血、输血、特殊用药、术中抢救过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检查患者意识,测量生命体征,检查皮肤。伤口情况,接清各种管道并妥善固定,确保通畅,根据麻醉方式给予相应的体位,调节输液滴速,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吸氧等。查看术中护理记录。4 查腕带,接物品(病历、病号服、药品、医嘱),记录患者回病房时间并签名。5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术后注意事项。6 根据医嘱完成治疗,完成相关内容的护理记录。三、 转入患者接班1 由转出科护士交接病情。 2 查对患者当日治疗完成情况及带人的药物。3 查看患者腕带、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及留置管

7、道情况。4 查看转出科护理记录书写完成情况,填写患者交接记录本并双方签名。四、 急诊科送住院患者接班1 接听急诊科护士电话,准备好床单位及抢救物品。2 病区(ICU、手术室)护士应及时接收患者入院,并与急诊护士到床边交接患者(确认身份)。3 接病情:听急诊医务人员交班,了解患者病情、治疗、药物过敏史等。检查患者意识,测量生命体征,检查皮肤情况,接清各种管道并妥善固定、确保通畅,调节输液滴数,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吸氧等。4 查看相关护理记录,填写患者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名。4.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规范一、 职责1 护士负责患者接待,病情观察护理、医嘱处理、健康教育。2 护士长负责督促患者住院全过程的优质

8、护理服务。二、 工作程序(一) 患者接待1 护士接住院或急诊科电话通知后,准备床单位及用品,对危重或急诊患者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2 患者持已办好的入院手续进入病房,护士立即安排床位并通知医生。急诊患者应就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进行诊治,并配合救治。3 确认患者信息正确,协助患者佩戴腕带标识。4 完成患者的护理评估、信息录入和有关护理表格。5 落实进行入院健康教育。 46 入院后及时处置好患者个人卫生,保持头发、空腔、皮肤、会阴、指(趾)甲及手足清洁。(二)当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医嘱制度的要求执行,做好有相指导(三)护士按护理分级制度要求及疾病护理常规对患者进

9、行病情观察护理,护士长检查指导。(四)患者住院期间,护士按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完成各类护理记录。(五) 健康教育相关要求(六)出院手续根据医生的出院医嘱按患者入院、转科制度办理。 5.患者饮食管理规范一、 患者入院后的饮食管理1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下达饮食医嘱,告知患者按饮食要求执行。2 病情需要更改饮食时,由主管医生下达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告知患者按更改饮食要求执行。二、 患者进食前的护理1 做好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护士应根据患者入院后医嘱确定饮食种类,对患者进行讲解和指导,说明进食此类饮食的意义。2 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为促进患者的食欲,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

10、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三、 患者进食时的护理1 对禁食或限量饮食的患者要讲解其原因,以取得配合,并在床头卡上标记,在患者进食时仔细核对,避免差错,以免影响治疗检查及护理。征求患者对饮食的意见,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2 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进食期间,护士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解答和讲解患者在饮食方面的问题,帮助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违反医疗原则的饮食行为。3 鼓励卧床患者自行进食食物,将食物。餐具等放于患者容易取放的位置,护士给予必要的帮助。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进食习惯、次序与方法等耐心喂食。4 对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的患者,除遵守上述喂食的要求外,还应告知喂食内容

11、,以增加其进食兴趣。四、 患者进食后的护理1 及时撤去餐具,清理食物残渣,整理床单。督促和协助患者饭后洗手、漱口或为患者做空腔护理。2 餐后根据需要做好护理记录。五、 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患者做好交接班。 56.心理护理规范一、 收集心理社会资料(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二) 操作要点1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名族、文化程度、信仰、婚姻状况、职业环境、 生活习惯、嗜好。2 收集患者的主观资料:患者对疾病的主观理解和态度,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状况及行为能力,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3 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患者通过查体评估患者生理

12、状况,患者的睡眠、饮食及性功能方面有无改变,与心理情绪的关系。4 记录有关资料5 (三)注意事项1 与患者交谈时确立明确的目标,获取有效信息。2 沟通时多采用开放式提问,鼓励患者主动叙述,交谈后简单小结,核对或再确认交谈的主要信息。3 交谈时与患者保持适度的目光接触。4 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与知情权。5 用通俗语言解释与疾病相关的专业名词。二、 患者情绪调节(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1 评估患者面部表情、体态姿势、语言表情等变化,判断情绪特点。2 通过语言表达方式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3 通过测量和观察心率、血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及食欲、睡眠状况等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二) 操作要点1 焦虑情

13、绪的调节(1) 应用陪伴技巧及非语言行为传达对患者的关怀(如:默默不语、触摸安抚、任其哭诉或诉说)。(2) 鼓励患者用语言来表达感受、感觉。(3) 提供能使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以降低紧张程度。(4) 协助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做出符合现在的描述。 6(5) 提供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实际信息。(6) 指导使用轻松方法减轻焦虑。(7) 帮助患者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适时鼓励家属陪伴患者。(8) 准医嘱适当地给予药物以减轻焦虑。2 抑郁情绪调节(1) 帮助患者制定能够获得快乐或树立信心的短期活动计划。(2) 鼓励患者放弃悲观和自我责备的想法。(3) 向患者保证在其痛苦是护士会随时给予支持。 (4) 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5)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6) 病情严重的患者考虑使用药物调节。(7) 评估有无自杀的可能,需要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