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79657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规划设计1.目的及意义目前网络上介绍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文章都是统筹考虑,而实际上管线综合是由各专业分工合作完成后再统筹考虑,而网络缺少介绍各专业在做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文章。本文就排水管道为切入口,介绍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各专业的具体需要做的事情。通读本文后,读者可以对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有感性认识,明白自己具体的工作量,确定自己的工作计划。适用于刚接触管线综合的新手、刚进设计规划院的毕业生。2.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概念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是指确定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各专业工程管线的布设位置及与道路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相协调的工作。3.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3.1设计依据(1)城市总体规划

2、(含分区规划)(2)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3)已建道路管道的施工图、竣工图(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5)排水专项规划(6)排水防涝3.2设计原则3.2.1管线综合平面设计原则1)各专业管线尽量布置在规划红线以内。2)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相平行。3)照明电缆在路灯杆附近就近布置。4)条件许可时,快车道下尽可能不布置管道;条件不允许时,可在快车道下布置雨、污水管。5)管道之间的平面距离必须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的要求。6)道路规划红线50以内(含50)雨、污水管和给水管采用单管布置,规划道路红线在50以上的雨、污水管和给水管一般

3、采取双管布置方式。7)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8)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 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确定, 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3.2.2管线综合竖向设计原则)工程管线高程自地表面向下排列的顺序为:电力管线、电讯(包括电视)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工程管线布置在机动车道下时,管线的覆土深度不小于0.7。布置在车行道以外时可适当降低,但以不妨碍工程管线安全为原则。)有条件时,过河管线尽可能随桥梁敷设

4、。)河底敷设工程管道应选择在稳定河段,埋设深度以不妨碍河道的整治,保证工程管线安全为原则,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中根据不同航道等级和河道性质所规定的安全距离。)管线综合设计时应尽量减小管道埋深,降低施工难度。3.2.3管线交叉设计原则)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非主要管线让主要管线;)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压力管让重力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拟建管线让已建管线;)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时必须进行局部特殊处理,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4.管线综合(排水管道)设计深度及成果管线

5、综合(排水管道)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排水管线在地下铺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排水管线在地下铺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后,可以达到充分利用城市地下、地上空间;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的深度。成果主要有以下几项:(1) 区位分析图(2) 土地利用现状图(3) 给水管网现状图(4) 雨水现状管网图(5) 污水现状管网图(6) 燃气管网现状图(7) 电力管线现状图(8) 通信管线现状图(9) 土地利用规划图(10) 道路竖向规划图(11) 给水工程规划图(12) 雨水工程规划图(13) 雨水管网优化调整

6、图(14) 污水工程规划图(15) 污水管网优化调整图(16) 雨污水管网高程协调图(17) 燃气工程规划图(18) 电力工程规划图(19) 通信工程规划图(20) 路网断面规划图(21) 管线横断面规划图(22) 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意向图(23) 水系图(24) 说明书(25) 文本5.主要工作的重难点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主要重难点在于:1、 资料收集不全。由于城市建设进度快,而有很多工作是同步进行的,比如城市管线普查未结束,就开始做管线综合,导致部分道路的现状管道无法定管位和埋深。2、 收集的资料杂乱。部分施工图建设年代早,当时未认真收集整理,导致收集到的资料多而杂,需要自己整理后才可以用;故

7、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主要耗时在于前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也是重难点。6.分项介绍工作的主要方法及思路6.1污水管线单项处理需要出的图有:污水现状图、污水规划图、污水优化图、雨污高程协调图。6.1.1设计总体思路污水现状图:利用整理好的已建道路管线施工图、排水专项规划和控规(以资料编写时间距现在近为准或者以甲方描述现状实际道路与资料吻合度高的为准)来绘制。污水规划图:利用整理好的上位规划(总规、控规、排水专项规划,以道路高程及路网与甲方描述一致为准)来图纸绘制。污水优化图:在做好的污水现状图和污水规划图的基础上绘制。先做主干管,再做干管,其次做支管。6.1.2设计具体步骤若不合理,结合管线综合设计规

8、范,自行修改污水现状图:排水专项规划控规已建道路施工图现状图污水规划图:排水专项规划控规总规规划图污水优化图:1、埋深:污水起点埋深最好控制在3.44m。2、管径:a.校核流量;b.范围线外要预留管线;c.接入污水处理厂的管径要留有余量。3、坡度: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沿道路坡度最好。4、考虑现状管的留与弃(尽量留)。5、若支管的埋深过深,以起点埋深3.5m,i取最小坡度,跌水进入干管。6、管道连接最好管顶平接,其次水面平接;水面平接适用于干管埋深不能动,而支管埋深不足时。7、管径变化不易过大,宜变化一、二级。8、通过管道的调整(h、i、D),不能满足要求时,调整道路高程。按照以上原则绘制污水优

9、化图。6.2雨水管线单项处理需要出的图有:雨水现状图、雨水规划图、雨水优化图、雨污高程协调图、水系图。6.1.1设计总体思路雨水现状图:利用整理好的已建道路管线施工图、排水专项规划和控规(以资料编写时间距现在近为准或者以甲方描述现状实际道路与资料吻合度高的为准)来绘制。雨水规划图:利用整理好的上位规划(总规、控规、排水专项规划,以道路高程及路网与甲方描述一致为准)来图纸绘制。雨水优化图:在做好的雨水现状图和雨水规划图的基础上绘制。先做主干管,再做干管,其次做支管。水系图:在已做好的雨水优化图和污水优化图的基础上绘制。确定河流流向、坡度、部分高程和是否设闸坝。6.1.2设计具体步骤若不合理,结合

10、管线综合设计规范,自行修改雨水现状图:排水专项规划控规已建道路施工图现状图雨水规划图:排水专项规划控规总规规划图雨水优化图:1、埋深:雨水起点埋深最好控制在(1.2+管径)m。2、管径:a.校核流量;b.管径大于1800的,最好用涵,使其埋深不大于3.5,以免与污水管道交叉。3、坡度: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沿道路坡度最好。4、考虑现状管的留与弃(尽量留)。5、雨水排出口以就近排放原则布置。6、管道连接最好管顶平接,其次水面平接;水面平接适用于干管埋深不能动,而支管埋深不足时。7、管径变化不易过大,宜变化一、二级。8、通过管道的调整(h、i、D),不能满足要求时,调整道路高程。按照以上原则绘制雨水优化图。水系图:1、河流高程要综合考虑雨水排出口和污水过河部分管道的埋深。2、河流的流向根据水系规划图。雨污高程协调图:雨水和污水管道的垂直净距需满足以上要求。7.体现管线综合的工作成果能体现工作的主要图纸为污水优化图、雨水优化图、高程协调图。文本及说明书。8.总结在管线综合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者的经验有很强的依赖性,前期资料的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反反复复的更改基础资料,是对设计者的精力的消耗,是对公司金钱的消耗。在这么多的困难下,需要设计者及时的更新自己技能,寻找计算机的辅助,解放因繁琐而又重复的步骤而浪费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