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79551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2.3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707160.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学习目标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古代西亚、非洲的文化成就。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探究汉谟拉比法典和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时空坐标知识点一古代西亚文化1.包括的地区: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2文化成果(1)楔形文字地位:苏美尔人创造的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_流行了数千年。特点: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杆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每道笔画看起来都像_,因此被称为楔形文字。微点拨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叙利亚沙漠相邻、北接托罗斯山、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

2、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2)吉尔伽美什地位:目前所知世界上_的史诗。内容: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_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3)建筑和艺术成就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_主题多样。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体现了_统治者的威严。(4)古巴比伦王国的_内容:法典前言宣扬_,炫耀国王的功德;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意义:反映了_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知识拓展

3、吉尔伽美什作品中关于主人公听其祖先叙说“大洪水”的故事,被认为是圣经旧约全书中“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但后世的传说更加丰富,说明文明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文明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随着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被相应地改造。学思之窗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提示:汉谟拉比借神之威,以己之口来“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实际上反映出其“君权神授”思想,神化汉谟拉比在古巴比伦王国臣民心中的地位,从而使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更有利于统治人民及巩固他的统治,反映了在奴隶社会中,根据神的旨意来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状况。图解历史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浮雕解读:在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

4、宝座上,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面前,沙马什正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整个画面表达了君权神授的政治观念,说明早期成文法典大都由统治者以神的名义颁布,早期成文法典在法律体系、法律规范性方面尚不完善,并存在有诸如神明裁决的原始残余。知识点二古代埃及文化1.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时间:北非的_。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古代埃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2文化成果(1)象形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_、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时间: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2)古代埃及人创作出_、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3)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埃及人把大量精力

5、和财富用在埋葬死者上,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_,准备丰厚的随葬品。法老们修建众多_,表达对神的敬畏。宣扬_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4)科技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它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在制定作为今天公历重要基础的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微点拨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得益于所处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洪水涨落带来的充沛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使这几个地区成为古代世界农耕文明极为发达的区域。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关于洪水的记载,在埃及有尼罗河颂,这说明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息息相关。微点拨古埃及法老实行专制集权统治,法老

6、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法老作为统治者,其权力也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1.兴起的时间: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2形成:8世纪,征服了从_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3文化成果(1)文学方面“悬诗”:把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用_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天方夜谭内容a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_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故事的形式串连在一起。b影响:在中国广泛流传;但丁的_、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2)在科学上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_发

7、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_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的_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_”。4地位: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_。知识拓展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全书有30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其中有些故事以中国为背景。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是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特点。这部文学名著汇集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情

8、节奇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世界各国读者的心,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思考点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提示:(1)阿拉伯处在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2)例如,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知识和宗教文化;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唤醒了沉睡中的欧洲,促使文艺复兴的早日到来;阿拉伯的哲学传到欧洲,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阿拉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对西方影响尤为突出,它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建立。微点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重视人才;组织翻译、研究、摄取

9、东西方先进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探究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内容史料一写下法律和判决,取悦马尔都克神,为人民的利益制定(它)。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史料一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注重法律和判决,颁布时受到宗教的影响,目的是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史料二如果任何一个人利用开挖沟渠以浇灌他的收成,但是不小心淹没了他邻居的田地,则他将赔偿邻居玉米作为损失。汉谟拉比法典节选史料二指出,一个人如果不小心侵犯了他人的权益,需要作出赔偿,根据所学可知法典注重维护土地私有制和个人的私有财产。(1)根据史料一,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10、?(2)根据史料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了什么?论从史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目的(1)内容土地私有制:开始确认和保护有限度的土地私有制,对私有土地和房屋的买卖、抵押、租赁、赠与和继承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社会结构:巴比伦居民分为自由民和奴隶。婚姻、家庭、继承法:巴比伦实行以契约为基础的买卖婚姻制度和家内继承原则。经济关系的调整:债权法。刑法:法典保留了同态复仇和连带责任的氏族习惯。诉讼制度:尚无明确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划分。(2)目的: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制定的;通过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维护统治。深化拓展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历史价值和局限性(1)特点:内容

11、全面: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制度等各方面。汉谟拉比法典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自由民犯抢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维护的是奴隶主群体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奴隶否认其主人,应割去该奴隶的耳朵”。同态复仇原则: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2)历史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极其重要的文物。(3)局限性: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探究点二阿拉伯文化史料

12、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满足各自所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所引起的世界性巨变与震撼,便是最具说服力的佐证。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史料叙述了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文明的代表,互相交流彼此借鉴,在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重点突出阿拉伯人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阿拉伯文化。论从史出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贡献(1)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

13、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2)阿拉伯学者通过翻译保存大量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传回欧洲,弥补欧洲文化的“断层”,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阿拉伯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历程。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深化拓展阿拉伯文化的特点、繁荣的原因(1)

14、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2)繁荣的原因:阿拉伯征服的地区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已经有深厚沉淀;统治者的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形成新文化。规范解题例“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的文学作品,B项错误。C罗摩衍那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文学作品,C项错误。D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D项错误。答案:A审题干: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表明该文学作品出现在两河流域。验结论: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A项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