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79337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常规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为什么?分析原因,我认为一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父母家人的宠爱纵容养成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品性。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受西方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又不了解中西方教育的差别,盲目模仿西式教育,再加上瞬息万变的信息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是非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表现在课堂上便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针对此情况,我认为首先要在班级制订严明的制度,也就是教学生以规矩,上课如何听讲,如何回答问题,如何坐、如何站,如何,在开学伊始都要告诉学生。每一位老师在第一次走进新的班级时都应该讲清你对课堂常规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如何与你配合。其

2、次对课堂常规一定要常抓不懈,学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要使以后上课省劲,那么一开始就要在常规上多下功夫,强化训练。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再次,还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共识与配合,让家长明白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按中国孩子的特点,不遵守纪律就无法获取知识。另外,对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老师还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批评与教育相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转化他,这就更加不是一日之功了。每期开学初,领导在每次会议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身为师者,都会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放到最主要的议事日程。老师也就自然而然的时刻要求学生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

3、每一节课。下面就仅从课堂常规谈谈自己是如何做的,希望能得到同事们的指点。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制定班规,每人100分制,实行加分、扣分制度。如果受表扬的(纪律好、进步、积极回答.)就加分,违纪的(不听课、不完成作业)扣分,期末按得分高低写评语,高分的同学操行好、奖状多,低分的操行差。(这招对六年级的同学很灵。让同学们记住:档案留底,评语差的同学初中学校不会录取)一、上课前常规。1、学习用品放置的位置。每节课后先把下一节课要的学习用品一一取出放在桌子中间,再休息。2、听到预备铃声快速进教室,立即不再讲话,入座后静候老师到来。二、自习课的常规。1、学生从宿舍过到教室,不能到外面接水喝,规定一进教室

4、就坐在位置专心做作业。当天的值日生上讲台管纪律。如果让学生接水喝,走来走去,说话的人多,做作业的人也不能定下心来做,教室就乱轰轰,难控制。老师要处理及时,如果谁违反纪律就严厉批评谁。2、每天提前布置好自习课前的任务,让学生知道有事做,而且一定要做。在开学的前几周老师一定天天检查,不完成的要补,甚至还要多做些。学生知道老师要说到做到,就知道作业是要完成的,不敢偷懒。比如:我自习课前一般布置复习前一天的评讲思考题,要求画线段图再列式计算。到2:30我就查,开学初表扬一大批同学。(字写得好,全对)不完成的就要抄题再做,利用当天的自修前再查。有时老师一到教室就宣布等会抽查,看谁全对,就加分。并及时和家

5、长联系,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的孩子自习课如何认真复习思考题,如果天天做到这样,数学成绩会进步很快。三、上课的常规。 1、纪律性强。上课坐正,不随意讲话,不搞小动作。一周之内上课认真,不被老师点名的大礼拜作业减半,又加分,两周内纪律好的不用做大礼拜作业,双倍加分。2、专心听讲。一是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我往往在讲到重点时就先提醒学生,“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看谁坐得最端正,最认真听。”(师看全体同学,点几个最专心的同学表扬)等全班集中精神了,用最简洁的言语讲完重点。为了加深理解,再检查学

6、生听课情况,“老师刚说什么?谁能再说一次?”(适时表扬:这同学真认真听课.)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在课堂中,真正的问题出在听学生的发言这方面,经常看见一个学生在说的时候很多学生却在想自己的事情。这种情况我先教育学生,别人讲你也讲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这样做不对,再有我特别告知学生这时你们是最容易加分扣分的机会,老师就是在提问同学时最注意看谁最认真听,认真听的同学我都表扬,而且能复述那同学说的都加分。3、积极发言。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四说,即“说得完整,说得响亮,说得有序,说得明白”。(举两个例子:

7、知圆的半径,求面积;应用题的常规回答。)三、认真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有很多,如:学生边指边读,边读边想,强调多读几次,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深入研究条件和问题;接着要找准关键句,找准切入点,画线段图,弄清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方法。四、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用竖式计算,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

8、及时树立自信心。五、检验改错的习惯。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由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比如计算题要老老实实检验,判断题判断时别随便下结论,找到错在哪,对的理由,应用题用答案检验。每当作业本、测验题发下来以后,都应认真检查错的原因,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检验改错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基本上一周下来,我都会找时间和科任老师交流,特别是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老师。对做得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语言鼓励或加分,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使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另外,在学生学习行为出现异常时,及时教育,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讲”“灌”“压”。师生关系融洽了,效果也就是锦上添花了。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也希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各位同事的指点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